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张军  宫震  周睿  林清 《畜牧兽医杂志》2022,(4):91-92+94
海原县主打的肉牛品种为西门达尔牛,除了政府倡导以外,养牛户也普遍喜欢饲养这一品种,主要是原因在于:西门达尔牛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发病率较低、耐粗饲且生长速度快。目前,海原县境内约有85%以上的母牛品种都是西门达尔及其各代杂交牛。所以,在选择配种时均采取西门达尔公牛冻精人工授精或采用比较纯的西门达尔公牛进行本交。但是,西门达尔牛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犊牛初生重较大,若第一胎母牛配种月龄过早(14月龄以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母牛体格的正常生长发育。胎儿过大、产道狭窄这两个原因导致初产母牛难产率较高,常常出现母子双亡,损失惨重的结局。而在海原,母牛难产几乎天天都有发生,在适宜条件下采取剖腹产是挽救这一损失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在海原县境内技术人员缺乏,真正能够实施剖腹产手术的技术人员更少。因此,以典型病例做现场技术培训十分必要,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一例典型难产母牛的剖腹产手术,梳理了牛剖腹产临床处理方法、要点,开展了技术示范与技术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育肥效果较好的湘西黄牛杂交组合。[方法]随机选择3个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黑安格斯牛X湘西黄牛、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德国黄牛X湘西黄牛)的F1代6月龄犊牛,每个组合10头,组成试验组;随机选择6月龄湘西黄牛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6、12、18、24月龄时的体重、平均日增重以及24月龄屠宰时的净肉率、肉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犊牛各阶段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净肉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P<0.01),试验组内以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组合为佳( P<0.01),试验牛以12~18月龄增重较快( P<0.01);对照组犊牛肉质优于试验组( P<0.01)。[结论]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是湘西黄牛育肥较好的杂交组合,杂交牛18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71头4岁杂交母牛分8组进行试验,每年4—9月每月进行一次产乳量和乳成分变化的测定。8组杂交母牛的组合为:①海福特牛×安格斯牛,②安格斯牛×海福特牛,③西门达尔牛×安格斯牛,④西门达尔牛×海福特牛,⑤瑞士褐牛×安格斯牛,⑥瑞士褐牛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对早胜牛(对照组)和红早F1代(试验组)强度育肥,研究早胜牛与红安格斯杂交肉牛早起强度育肥肉用性能。[方法]选择了早胜牛50头,红早F1代96头,阉牛52头,母牛44头,经过112d育肥。[结果]表明红早F1代平均日增重897.95g,当地早胜牛平均日增重686.55g,提高30.79%,,增重效果明显,差异显著(P0.05),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分别为52.10%和56.03%,净肉率为41.17%和45.21%,差异显著(P0.05),高档肉占净肉分别为7.72%和10.11%,差异显著(P0.05)。[结论]试验证明,利用红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早胜牛,可显著提高早胜牛肉用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印度摩拉水牛对贵州白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观察其生长和屠宰性能。[方法]随机选择摩拉水牛与贵州白水牛杂交F1一代(摩×贵)公母各40头,作试验组,贵州白水牛20头(公牛12头,母牛8头),作对照组,在相同饲养管理水平及年龄下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摩贵杂交F1一代牛初生重、体尺及成年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与贵州白水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后代成年体重增100kg以上(公牛增加109.9kg、母牛增加103.4kg),增幅达20%以上(公牛达21.2%、母牛达20.79%)。对5头36月龄的摩贵杂交F1一代公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为62.70%,净肉率为53.91%,与同龄的贵州白水牛(5头)相比,屠宰率提高了8.89%,净肉率提高了11.04%,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摩拉水牛杂交改良贵州白水牛,其杂种优势明显,能显著改善贵州白水牛体形不足的缺陷,后代的体尺、体重和屠宰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改良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皮黄杂交改良牛育肥及屠宰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015月龄的皮黄F1代和青海黄牛各3头进行3个月的育肥,对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皮黄F1代与本地黄牛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胸围与本地黄牛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差异不显著。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相对提高6%、7%、5.5%。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兼用型短角牛改良湘西黄牛的效果,本试验随机选择湘西黄牛和短本F1、F2、F3代各3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外貌特征和适应性。结果表明,短本杂牛体重随代次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F1与湘西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F2与F1相比差异显著(P<0.05),F3与F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短本杂F1的育肥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湘西黄牛提高69.23%、21.67%和8.41%,骨肉比下降9.82%,差异极显著(P<0.01);短本杂母牛10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20日龄的泌乳量分别比湘西黄牛提高150.70%、106.10%、162.12%和209.94%,差异极显著(P<0.01);短本杂牛随改良代次的增加,体型外貌逐渐趋于短角牛;短本杂牛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饲养环境下,利用辽育白牛、西门达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对辽杂牛、西杂牛和本地杂牛进行比较,并对3种不同群体牛的发育情况和肉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来确定最优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以西门达尔牛为父本、本地杂牛为母本的西杂牛在辽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现有条件下,产肉性能相对最好,西门达尔牛与本地杂牛改良效果明显优于辽育白牛与本地杂牛的改良效果,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西门达尔牛的繁殖和育肥优势,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大理州引进先马士的性控冻精对牛场的母牛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奶牛单产和原料奶质量,最终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选取牧场原母牛(澳牛)与先马士性控冻精配种后产下的F1代牛各15头,收集记录第一胎产奶量、投产月龄和乳成分,利用SPSS19.0进行t检验差异性分析,从统计和经济效益层面纵向分析先马士性控冻精改良效果。F1代牛一胎单产比澳牛增加了1 259.41kg,投产月龄缩短了4.6月,折合成经济效益改良后的F1代牛比澳牛多增收9 927.94元/头;F1的平均乳脂率为4.05%,澳牛为3.21%,F1的乳脂率比澳牛高出0.84%,差异极显著(P0.01);F1的乳蛋白3.01%比澳牛的3.18%减少0.17%,差异显著(P0.05),F1代牛的脂蛋比为1.38,澳牛的为1.01。通过改良后F1代牛的生产性能得到了提升,对建设大理州优秀奶牛核心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场自1965年6月开始饲养西门达尔滨洲牛杂交的兼用牛,目前在三队共有杂交牛231头,其中成母牛107头、种公牛1头、育成牛88头、犊牛35头。在成牛和育成牛中,西门达尔牛血缘情况是:50%血缘的占40%,75%的占30%、82.5%以上和50%以下的各占15%,毛色以黄白花为主,占牛群的56%,红白花占42%,杂色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与本地母牛杂交F_1代育成母牛生长发育性状和生长发育规律,为培育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品种,开展选育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各批次测定体重校正到统一月龄,测定了其初生、4月龄(断奶)、12月龄及18月龄4个阶段的体重、体尺,并对各阶段表型值比较分析。[结果]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与本地母牛杂交F_1代母牛平均日增重、胸围和体斜长性状,在初生至4月龄断奶阶段生长发育最快;从4月龄断奶至18月龄,与纯种德国弗莱维赫种公牛与澳系(澳大利亚)西门塔尔母牛杂交后代相比,在体重和体尺上有一定差异。[结论]需要不断地改良,以提高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掌握德系西门塔牛导入张掖牛的产奶情况。[方法]采用级进杂交模式,开展选种选配和群体选育,通过对西弗F1头胎产奶母牛产奶量的测定。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西门塔尔杂交牛305d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600kg以上。[结论]引进德系西门塔尔开展杂交改良达到提高了我市西杂牛泌乳性能的目标,适合在我市引进开展杂交改良,提高母牛的产乳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究繁殖营养素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33头390kg左右妊娠8-9月的初配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繁殖营养,对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饲喂10g/(头·d)繁殖营养素母牛人工助产率较对照组大幅降低,且犊牛成活率提高,犊牛发病率减少。第一次发情时间提前7.42d,且受胎率也有所提高;饲喂10g/(头·d)繁殖营养素大幅度降低了母牛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疾病的发病率;添加了10g/(头·d)繁殖营养素组的犊牛从出生到产后3月龄,其体重和体尺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母牛日粮中添加10g/(头·d)繁殖营养素能提高母牛繁殖性能、降低母牛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Cow size, reproductive traits and calf performance through weaning were evaluated in a range environment for Simmental (S) x Hereford (H) and Angus (A) x H crosses in two-breed rotations and straightbred H. Data were grouped into seven dam breed categories: straightbred Hereford (H), crossbred F1 S x H cows (SH), S x H cows of low percentage H (SHS), S x H cows of high percentage H (HSH), F1 A x H cows (AH), A x H cows of low percentage H (AHA) and A x H cows of high percentage H (HAH). Straightbred H, SH, AH, SHS and AHA cows were mated to H bulls, HSH cows were mated to S bulls and HAH cows were mated to A bulls. Cows in the SHS and AHA groups ranged from 1/4 to 3/8 H and their calves from 5/8 to 11/16 H. Cows within the HSH and HAH groups ranged from 5/8 to 3/4 H and their calves from 5/16 to 3/8 H. Cow age ranged from 3 to 10 yr. Simmental-cross cows were heavier and taller and produced heavier calves at birth and weaning than A-cross. Pregnancy rate, calf birth date and percentage of difficult births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among dam breed groups. Within the A x H and S x H rotations, dam breed group rankings for calf birth weight were inverse to rankings for proportion of H in the breed makeup of the calf.(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凉州区肉牛繁殖的新模式。[方法]选择夏洛莱(XL)、利木辛(LM)、安格斯(AG)成年种公牛生产冻精,在西门塔尔和本地黄牛杂交一代(西本F1)成年母牛上实施人工授精,对杂交犊牛分月龄进行外貌体尺测定。[结果]XL冻精与西本F1代的后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均高于LM和AG后代指标。试验2方法是选择XL、LM、AG成年母牛生产冻胚,在成年母牛上实施胚胎移植,犊牛出生后进行外貌体尺测定。结果是:夏洛莱胚胎移植后代牛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均高于利木辛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P〈0.01)。试验3方法是选择西杂F1和F2代母牛,用引进的XM(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实施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是:三组共授配母牛138头,情期妊娠75头,情期平均受胎率为54.1%,平均母犊率为90.3%。[结论]夏洛莱品种改良西杂一代牛后代生长发育比其余品种好;实施胚胎移植后,夏洛莱品种胚胎移植后代牛比其余品种在凉州区生长适应性强,适宜在该环境条件下生长;西门塔尔牛性控冻精的配种试验是成功的,是生产母犊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东佛里生羊、湖羊及东湖杂交羊的泌乳性能。【方法】选取同一养殖场健康东佛里生羊(DF)、湖羊(H)、东湖杂交一代(F1)、级杂二代(F2)各197、313、346、364只。收集其在2020—2021年间的日泌乳量数据,使用六次多项式拟合泌乳曲线,估计泌乳曲线参数;采集奶样,用乳品分析仪测定乳脂、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尿素氮;对奶绵羊乳房拍照进行形态学描述,测量乳头形态数据,包括乳头长度、乳头间距和乳头直径;麻醉后采集空怀期乳腺组织,制作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检。【结果】东佛里生羊泌乳量显著高于杂交一代(P<0.05),东佛里生羊与级杂二代泌乳量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一代与级杂二代泌乳量均显著高于湖羊(P<0.05)。使用六次多项式模型拟合不同杂交代奶绵羊泌乳曲线,拟合度均高于0.90。东佛里生羊、湖羊、杂交一代、级杂二代泌乳高峰日分别为58、18、45与47 d,泌乳高峰日泌乳量分别为2.31、1.27、2.24和1.97 kg。湖羊乳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杂交代奶绵羊(P<0.05),东佛里生羊与杂交一代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影响新疆地区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的因素,本试验采用SAS 8.1对影响情期受胎率的配种季节、与配公牛和母牛年龄3个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各水平间进行Duncan多重比较并分析不同水平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种季节对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影响极显著(P<0.01),春季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极显著低于夏季、秋季、冬季(P<0.01),冬季情期受胎率最高(64.7%),而春季情期受胎率最低(40.0%);与配公牛对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影响(P>0.05);母牛年龄对西门塔尔母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母牛年龄的逐渐增加情期受胎率有降低的趋势。依据本研究结果,可针对各影响因素合理有效的调控,从而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最终提高牛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在农户型和全舍饲两种饲养条件下,对比夏西黄F2、皮西黄F2和利西黄F2三元杂交牛产肉性能指标高低.[方法]通过三元杂交改良的方法引进优秀肉牛品种夏洛莱、皮埃蒙特和利木赞冻精,对西黄F1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农户型和全舍饲两种饲养条件下,夏西黄F2、皮西黄F2和利西黄F2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屠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