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长治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实施以来的成效、做法进行总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讨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互相联系、相互促进,以达到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解决城乡"二元"矛盾,促进"三农"发展,尽快建设好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伟大创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受到多方资源和多个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支持缺乏、服务供需不匹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从资金、服务供需和管理机制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思考,以进一步激发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活力,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3.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实践。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坚持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着重在组织领导、完善机制、精准选派、精准对接、项目推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做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然而,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仍面临服务乡村产业的工作能力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长效机制以及农村创新创业基础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巩固推广“院地合作”模式,加强运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服务“三农”技能培训、提升农村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加强农业农村适用技术集成创新等对策建议,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有关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之举。然而目前在乡村人才使用过程中,存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方面的困境。科技特派员作为一支服务“三农”的人才队伍,能够提升乡村人才的反哺导向力、激发乡村人才的本土培育力、增强乡村人才平台的服务力以及提升乡村人才环境的吸引力。针对乡村人才振兴困境,可以从优化选聘机制、改进育人机制、健全服务机制、强化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其实施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好突破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做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实现从农业到农村再到农民的全面改造升级,为农业优化升级工作的全面推广创造条件。科技特派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实施者,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科技特派员在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技术指导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和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要提升服务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科技供给能力。本文以近3年滨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为例,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建议,谨供各位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技特派员在乡村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贴合农村发展开展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和推广,农村建设规划、网络销售等技术服务,及其他服务“三农”的科技活动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主要发挥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是政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创新,是推动三农发展的成功探索。学院科技特派员在驻镇进村入户的科技服务过程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形成了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户等5种农技推广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创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涉农高职院校的科技和社会服务水平,为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迫切而且重要.文章通过解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和改革方向,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机构建设、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新举措,以期为涉农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科技和社...  相似文献   

9.
刘应科 《新农业》2022,(20):71-73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时,总是倾向于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并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但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依然存在不足。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理清工作目标和思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点,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提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科技扶贫作为政府开发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培养相应支撑产业、消除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上发挥着显著作用。虽然陕西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政策与机制有待完善、科技扶贫人才不足、科技扶贫资金短缺、技术推广效果不佳等问题,由此提出相应对策:一是要健全运行机制,二是加强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三是加强多渠道资金支持,四是要注重引进高素质人才,五是完善农村培训机制,以科技发展助力陕西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及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做法和亮点,交流了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启示和体会,并提出了推进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对策建议,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粒红”花生是吉林省知名的农业品牌,为创建这个品牌立下汗马功劳的“四粒红”花生研究所的所在地——扶余县增盛镇,也成为吉林省内外闻名的花生市场。去年,这里的花生种植户,人均收入达到五、六千元,花生最高公顷产量达到5000多公斤。干部群众纷纷夸耀:多亏邢文志的带动,使这里的花生不仅成为全镇的主导农产品,而且围绕花生生产所进行的加工、销售、服务等各类产业也得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媛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71-273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我国重大战略部署,其关键是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涉农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农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应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通过对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为促进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旨在破解乡村人才和科技瓶颈的重大举措,连续10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当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20年以来系统谋划、创新实践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打通科技进村入户、助农增富新通道,打造出“科技帮、合伙干、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蹚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新路子,持续推动山东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初步形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农科模式”,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十堰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用SPSS 20.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情况。结果表明,十堰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主要以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的科技人才为主,形成了以技术帮扶和政策宣传为主、项目合作为辅的科技服务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特派员的信任情况和服务满意度是影响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十堰市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优化管理模式,构建长效机制;抓好人才培育,提升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强化精准服务,提升对科技特派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科技特派员制度新的要求:产业振兴要求体系更完整,且有产业化更强的科技供给能力;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对科技特派员的人文和规划设计素养提出新需求;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赋予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新使命。从政府和高校2个维度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出创新建议:拓宽振兴领域,打造科技特派员制度升级版;强化多方联动,激发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动能;发挥高校优势,建设双师型科技特派员新队伍;推进劳动教育,挖掘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和农村科技特派员进行比较分析,借鉴浙江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先进经验,对构建浙江省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机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泾川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切实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积极探索总结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契合点,促进二者相互融合,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了在乡村振兴中如何继续发挥组织、人才、产业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置任务,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并就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了思考与探讨,从统筹规划、产业升级、科技支撑和人才振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自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在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现状、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