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繁育供种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病危害十分严重,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根据河南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和生产应用的实践,提出了甘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生产程序和脱毒种薯(苗)分级的质量标准,同时介绍了脱毒甘薯的繁育供种体系及各级种薯(苗)的生产规模和数量。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洛阳市重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1 2 0万亩以上 ,对于稳定和提高我市粮食产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甘薯是异源多倍体 ,种子繁殖后代分离现象严重 ,在生产中一般利用块根作种子 ,进行无性繁殖 ,生产种薯、种苗 ;但由于用种量大 ,薯种、薯苗调运困难 ,所以甘薯生产中品种更新换代十分缓慢。如胜利百号 ,华北 553在生产上已种植半个世纪之久 ,徐薯 1 8在生产上已应用 2 0多年。鉴此 ,甘薯新品种选育出来后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繁种 ,加速其推广应用 ,就显得意义重大。1 甘薯良种繁育现状目前我国甘薯良种繁育主要采用原种场…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推广应用的实践,提出了脱毒甘薯试管苗,原原种,原种 良种四级繁育程序,技术操作规程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仙游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栽种甘薯6.45万亩,因苗农长期使用老蔓育苗,造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单产下降。为了改变不利的甘薯生产现状,农技部门采取了建立薯苗生产基地、引进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纯复壮当家品种等措施,每年繁育良种壮苗3亿多株,实现良种薯苗自给有余,每亩增产鲜薯600-1000kg,农民可增收600—800元。介绍了甘薯提纯复壮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淮流域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分级标准及繁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选择优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生产性能鉴定及高级脱毒甘薯的繁育→脱毒原原种繁育→脱毒原种繁育→生产用种。将脱毒种薯分为4级:高级脱毒薯(苗)→脱毒原原种薯(苗)→脱毒原种薯(苗)→一代生产种薯(苗)。繁育体系为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生产者紧密结合,协同进行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甘薯病毒病是造成甘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经种薯繁育代代累积,最终会导致绝收.以优质食用型紫薯品种南紫薯008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甘薯组培脱毒苗繁育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茎尖脱毒后的茎尖分生组织在含2mg/L 2,4-D的MS培养基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经分化和再生,以提高扩繁率.将胚型细胞悬浮培养系建立的脱毒方式与水培快繁技术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脱毒种薯种苗繁育体系,为四川丘陵地区脱毒种薯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87-90
近年来我国甘薯病毒病爆发,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种薯繁育模式,为生产提供充足的健康种苗。本研究首次将"东种西繁"种薯繁育模式应用于甘薯,研究比较3个甘薯品种在西部高海拔冷凉地区和内陆地区两种生态环境下繁育脱毒种薯的质量差异,发现种薯带毒率与烟粉虱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相同基础苗繁育的种薯,内陆地区繁育的带毒率为17.41%~42.50%,西部冷凉地区繁育的带毒率为1.43%~8.72%,表明繁种环境是影响种薯质量的关键因素。"东种西繁"种薯繁育模式可显著提高种薯质量,推动我国甘薯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甘薯新品种商薯19近几年示范推广的综合效益,由此提出了建立良种繁育—高产栽培模式—综合加工利用—销售一体化体系和实现商薯19生产规模化、加工现代化、销售社会化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京作为甘薯的主要集散地,其市场供给及科研导向对我国甘薯市场有重要影响。从种植规模、区域布局、生产效益、科技支撑、市场需求及产业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北京甘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甘薯种苗繁育体系、贮藏技术、机械化程度、产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脱毒种薯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加强甘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推广,提升甘薯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功能,提出了建立良种繁育→高产栽培模式→综合加工利用→销售的一体化体系和实现岩薯5号生产规模化、加工现代化、销售社会化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和生产繁育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山东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和生产应用的实践,总结提出了甘薯脱毒试管苗、脱毒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四级繁育制度和脱毒种薯分级依据、分级质量标准,同时介绍了适宜黄淮春夏薯区应用的省、市、县、乡相结合的脱毒甘薯生产繁育供应体系,提出了目前甘薯脱毒种薯生产繁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甘薯是福建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种苗的繁育对甘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概述福建省不同阶段甘薯种苗繁育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经验,分析当前福建省甘薯种苗产业的规模与特点,从新品种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保障粮食安全、建立甘薯种植预警机制、病虫防治与良种供应、甘薯产业向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总结了建立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的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甘薯脱毒苗的制备、试管苗的快繁、温室高倍快繁以及生产种的制备技术进行优化,建立起一年制甘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与传统甘薯脱毒繁育技术相比,应用本技术鲜薯产量、出苗量显著提高,病毒感染率降低,同时可以缩短两年的繁育周期,可以在甘薯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生产上采用的甘薯繁殖方法通常有二种。一为薯块育苗,一为莖蔓育苗。在晋江专区的惠安、南安、仙遊、莆田、晋江、安溪等县以及泉州市,群众有采用甘薯莖蔓培育过冬苗的习慣。一般認为薯块育苗薯苗质量較好,而莖蔓育苗則繁殖系数較高。为了探討莖蔓育苗在甘薯良种繁育中的作用及其能否引起品种退化現象和防止退化的办法,特据試驗調查材料初步获得的結果整理报导如下。 一 茎蔓育苗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甘薯育苗中,适时育足壮苗,是取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一、精选和处理好薯种当前推广的甘薯良种有:新农1号、新农4号、新引1号、苏署8号、西农431、秦薯2号等主栽甘薯新品种。不同地区可因地制宜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夏薯的生活力强,感病较短,皮薄,出苗较快,应选用夏薯做种。在育苗时必须严格选择无病虫,无破伤,不受冷害和渍害,并具有本品种特性的菜种。为防止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北京市密云县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种植效益、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均有较大幅度增加的发展态势,分析制约今后甘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如甘薯品种淀粉含量低、与加工企业回收产品不匹配、品种老化病害发生重、种薯保存和薯秧繁育技术落后等。提出加强新型高淀粉品种推广、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建立规模薯秧繁育基地、加强相关产业化技术配套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薯苗繁育、选地整地、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等方面介绍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以期能够指导甘薯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8.
双万一号(又名-19),是中科院甘薯所最新育成的红薯新品种,该品种遗传基因稳定,连年繁育不退化。薯叶茎绿色,心脏形带齿,蔓长1米~1.5米,结薯早而集中,薯块长筒形,好看好吃,薯皮深紫红色,皮光滑美观,薯肉洁白漂亮,萌芽性特强,结薯力特强,大薯率特高,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甘薯良种徐薯22、徐薯18、渝I2-8、苏薯8号和板栗香甘薯5个品种的薯块放置于水泥地上进行耐贮藏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徐薯22在自然条件下耐贮藏,且产量和品质均较好,玉溪市引种甘薯优良品种徐薯22,薯农能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结合脱毒甘薯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介绍了脱毒甘薯种薯繁育、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及种薯安全贮藏保鲜技术,对贵州省脱毒甘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