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3S技术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腹地城市——东营市的1984、1990、1996年和2002年的TM影像和1984-2002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和城市化过程分析。站果表明: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呈适渐增扣的趋势(Y=0.01x-25,72(R2=0.97));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以耕地的减少(平均每年减少1158.2hm^2)和居民地(平均每年增长744.4hm^2)和园地(平均每年增加286.3hm^2)的增加为主要特点。关联分析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因地、居民地、水域的关联程度极为显著(在0.01水平上)。关联系数〉0.853。各土地类型变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回归关系。其中上述4种类型与城市化过程的关系比较密切。呈线性回归关系。经相关系数检查相互之间有较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科技》2009,(2):36-36
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08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由12172.31598万hm^2减少为12170.38284万hm^2,净减少1.93314万hm^2,比2007年度净减少数量下降50%,表明我国耕地保护呈现好势头,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08年全国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和面积也分别同比下降了37%和48%。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索;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明显,但经济仍不太发达,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建设生态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海南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社会有效供给增加。2003年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84.8万hm^2,比2002年减少4.16万hm^2,预计总产439万t,比2002年增加18.23万t,增4.3%;油料播种面积8.4万hm^2,比2002年减少900hm^2,预计总产27.5万t,比2002年增加0.4s万t,增0.8%;瓜菜播种面积17.6万hm^2,比2002年增加7600hm^2,预计总产838.8万t,比2002年增加36.3万t,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5.27万hm^2,比2002年增加5300hm^2,预计总产745.9万t,比2002年增加26万t,增3.6%;  相似文献   

5.
一、破坏耕地问题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保护耕地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国务院下发了一个又一个的紧急通知,三令五申要严格保护耕地,但近1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均每年我国减少耕地面积97.13万hm^2,并因今后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增加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6.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五氧二化磷105kg/hm^2、氧化钾210kg/hm^2,以抛33.0万蔸/hm^2产量最高,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5.83%、5.13%和4.65%;抛34.5万蔸/hm^2产量与抛栽33.0万蔸/hm^2的产量相近.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4.48%、3.79%和3.32%。  相似文献   

7.
<正>问:对耕地进行保护规定了哪些法律措施?答: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统计资料预测:从1996年到2010年全国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将达到200万公顷~400万公顷;预计到2010年因自然灾害损失耕地167万公顷甚至更多;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到2010年将再占用耕地195.2万公顷。因此,必须采取治理之策,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中国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只有1.3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地区间分布不平衡,自1982年以来全国人口年均增长1500万,到1992年底全国总人口达11.717亿;而耕地却逐年减少,近几年每年减少耕地都在700万亩以上,目前这种人口剧增、耕地锐减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最近,出现了新的“圈地”运动,全国仅创办开发区所侵占的耕地就达1000多万亩;耕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部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辽宁省中部平原区未来20年内耕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2030年时,全区耕地面积将分别减少到134.52万hm2和132.82万hm2,粮食平均产量分别增加到7 238.90 kg·hm-2和7 423.30 kg·hm-2 以温饱型粮食消费水平计,该区耕地人口承载率可达到111.22%~100.10% 若以小康型粮食消费水平计,承载率为109.09%~98.18% 若以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计,承载率为91.00%~89.25%。因此,耕地的供应与...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粮食安全的消费需求与最少耕地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耕地保有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四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灰色GM模型和对数需求函数模型对2006~2015年四川省的粮食消费需求和最少耕地面积保有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耕地保有量为603.92-629.51万hm2.如按现有耕地占用速度,2010~2015年实际耕地将少于最少耕地面积保有量,危及粮食安全.因此,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快速城市化下人均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原因,指出城市化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带来了一定压力,表现为区域人均粮食安全指数的波动.[方法]运用人均粮食安全指数算法、Cobb-Douglass生产函数,以乡镇为单位,基于耕地-粮食-人口系统动态分析.[结果]2000 ~ 2009年,库尔勒市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但粮食播种面积呈降低趋势,人均粮食安全系数整体上呈基本稳定→缓慢降低→递增的变化趋势,Cobb-Douglas生产函数表明,播种面积降低、人口增加将成为未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库尔勒市在现有耕地和粮食产量条件下,要依靠高科技技术和增加投入,来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福建省近年来的粮食播种和产量数据以及化肥、农药施用量数据对福建省粮食安全情况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粮食数量安全问题比较严峻,耕地面积减小和人口增加是导致粮食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农药、化肥每公顷施用量呈现随时间推移递增的趋势,平均每年每公顷分别增加0.61 kg和0.034 t,前景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饶旭勇 《北京农业》2011,(9):222-223
使用激励手段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提供产量以及粮食的总产量,实现粮食安全,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4.
粤西南丘陵山区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与产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粤西南丘陵山地区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与产能情况进行研究,以化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农用地分等的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了近年来化州市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和产能的状况.结果显示,化州市2003-2011年耕地总体质量有所提升,平均自然质量有0.21个等别的提升,利用等质量有0.18个等别的提升,经济等质量提升了0.33个等别.耕地总面积净增了1069.86hm2,在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过程中,充分完成了耕地总面积不减少的任务,并且耕地的总产能增加了4.08万t,为保障化州乃至全省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对宠物犬养殖管理提出建议:引起政府及公众对宠物犬养殖与粮食安全的关注;对北京市通州区宠物犬(犬类)养殖和粮食消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养犬人员的性别组成、年龄结构、养犬数量、犬型结构、耗粮情况和登记与否等内容;北京市通州区养犬182204只,犬型结构城市以小型犬为主体、农村以大、中型犬为主体,全区养犬年消耗谷物类粮食42097t,需0.77万hm2土地生产的粮食来养活;全国需要636.13万hm2土地来养活宠物犬,宠物犬与人类争地争粮争水的局面严峻。建议加强对宠物犬养殖的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增长,减少大中型犬类养殖,缓解犬类与人类争地争粮争水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区域耕地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留法、粮食需求法和灰色模型3种方法对2020年广元市的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结果]预留法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政策,测算耕地保有量。相对优越于粮食需求和灰色模型法,预测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334099.98 hm2。依据各识别指标,确定权重,进行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分解。耕地保有量最大的区县是苍溪和剑阁,其耕地保有量达到72013.036、4908.60 hm2,分别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22.30%和20.10%。耕地保有量最小的区县是朝天区,其保有量24219.63 hm2,仅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7.50%。[结论]得到了2020年广元市各区县的耕地保有量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为例,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及各用地部门需求,分析并预测其耕地变化趋势,同时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对其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最终提出"生活用粮自给,工业用粮市场调剂"的耕地保护策略,并确定2010和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日益减少。日趋尖锐的人地矛盾已经影响到四川的粮食安全。维护人口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是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回归、对比、虚拟变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对四川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粮食安全的人口、耕地面积、需求、耕地保护政策等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口增长要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创新土地制度、以农业生产公共投资增强粮食的生产能力、为“经济人”实现收益最大化创造外部环境等确保四川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耕地保有量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根本.拟对甘肃省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研究和分析,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及各用地部门需求,考虑规划期间耕地减少和增加的各种可能性,估算了耕地的可供给量,最终确定了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并据此提出相关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物资.目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到加速发展期,城镇化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出现诸如耕地减少和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