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江鳕稚鱼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的影响,采用枝角类、水丝蚓、鲤鱼苗和配合饲料等4种不同饵料进行了江鳕稚鱼的饲养试验.21 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枝角类的稚鱼成活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成活率最低.试验开始后的前2周,投喂枝角类的稚鱼生长速度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生长明显最慢;自第3周起,投喂鲤鱼苗的稚鱼生长明显加快,到试验结束时,其生长速度超过了投喂枝角类和水丝蚓两组的稚鱼,全长相对增长率最高;而投喂配合饲料的稚鱼,其全长相对增长率最低.可见江鳕稚鱼对饵料有很强的选择性,在稚鱼生长初期,枝角类是保证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最优饵料.当稚鱼生长达到一定体长后,应及时调整饵料种类(投喂鲤鱼苗),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2010,(1):71-71
基于大西洋鳕和黑线鳕在进入拖网时的行为差异,即,大西洋鳕更贴近海底而黑线鳕往上游动,设计了一张选择性拖网。将拖网的底纲抬高至距海底约60cm,允许大西洋鳕从拖网底下逃脱而黑线鳕则留在拖网内。为了收集逃逸的大西洋鳕,在抬高的底纲下附加了3个采样网袋。黑线鳕的可选择性拖网在白天可减少55%的大西洋鳕总兼捕量,在夜间可减少82%;在白天捕捞,  相似文献   

3.
对江鳕(Lotalota)出膜后仔鱼各个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从形态发育来看,江鳕发育分为仔鱼期和稚鱼期。仔鱼期又分为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根据外部形态和发育特点分为11个发育期;卵黄囊期(0~31日龄)仔鱼生长发育缓慢;后期仔鱼期(32~62日龄)生长发育较快。稚鱼期主要是鳞片形成(63~67日龄),所有器官形成历时67d。  相似文献   

4.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已被日本广泛应用在甲壳类、鱼类的人工繁殖中。首先是轮虫大小适中又是浮游性的,是稚鱼、甲壳类溞状幼体的良好开口饵料,同时轮虫体内还含有仔稚鱼、虾蟹类正常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目前日本的轮虫生产有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分期培养:即当培养池中轮虫达到一定密度时,就收获一部分,然后再让轮虫繁殖,待达到一定密度后再收获的方法。培养用的海水要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然  相似文献   

5.
对江鳕(Lotalota)出膜后仔鱼各个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从形态发育来看,江鳕发育分为仔鱼期和稚鱼期。仔鱼期又分为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根据外部形态和发育特点分为11个发育期;卵黄囊期(0~31日龄)仔鱼生长发育缓慢;后期仔鱼期(32~62日龄)生长发育较快。稚鱼期主要是鳞片形成(63~67日龄),所有器官形成历时67d。  相似文献   

6.
通过同一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轮虫投喂时间,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的比例,比较研究香鱼人工育苗的成活率、畸形率、白化率等育苗效果,以完善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试验表明,在香鱼人工育苗仔稚鱼培育早期延长轮虫的投喂时间到15日龄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及苗种规格;增加桡足类投喂量、减少颗粒配合饲料的投喂或采用研制全价的颗粒配合饲料有助于降低苗种的白化率;苗种的畸形与卵质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与饵料、水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大西洋牙鲆仔、稚、幼鱼各期发育时间及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各发育阶段进行显微摄像。大西洋牙鲆室内人工育苗水温18℃~22℃,盐度30,pH8.2,光控500Lx左右。饵料为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初孵仔鱼肠道细而直,孵化后3d~4d肛门开通并开口摄食,6d~7d卵黄囊吸收完毕,仔鱼前期阶段结束。仔鱼后期阶段,消化道弯曲,冠状幼鳍完全形成,右眼开始上升。稚鱼期右眼完全迁移至左侧,变态完成,营底栖生活。幼鱼期基本具有成鱼的外部形态和习性。  相似文献   

8.
<正>5.饵料投喂策略初孵仔鱼→3天仔鱼(投放益生菌1毫克/升、投喂小球藻30万个/毫升、S型轮虫2个/毫升)→8天仔鱼营养强化(投喂S型或L型轮虫3个/毫升)→18天仔鱼(投喂卤虫或桡足类无节幼体0.5个/毫升)→28天稚鱼(停喂藻类和轮虫、投喂小卤虫或桡足类1个/毫升)→38天稚鱼(投喂卤虫或桡足类成体2个/毫升)→40天幼鱼(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为幼鱼体重的5%~8%)。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仔、稚鱼阶段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投喂轮虫的最适密度和颗粒饲料驯化时间,文章研究了不同轮虫投喂密度下,红鳍笛鲷仔鱼的生长、存活和食物选择,并采用生长、存活、RNA/DNA比率和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饲料驯化时间[13 dph (孵化后天数,W13)、16 dph (W16)、19dph (W19)和22 dph (W22)]对红鳍笛鲷仔、稚鱼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虫投喂密度显著影响红鳍笛鲷仔鱼的摄食、饵料选择、生长和存活,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个·mL~(–1)时,仔鱼的生长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个·mL~(–1)和30个·mL~(–1)处理组。颗粒饲料驯化实验中,W19和W22处理组个体的生长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W13处理组个体的RNA/DNA比率最低。22 dph时,W13和W16处理组个体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根据研究结果,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喂养期间,轮虫密度对仔、稚鱼的食物选择性存在显著影响,建议在红鳍笛鲷初始投喂阶段使用10~20个·mL~(–1)的轮虫密度投喂仔鱼,红鳍笛鲷13 dph即可驯料,而最佳驯料期为16~22 dph。  相似文献   

10.
闫洪山 《水利渔业》2006,26(3):34-35
香鱼受精卵在淡水中的孵化率较咸水或半咸水中高出1倍多,仔稚鱼的饲养成活率咸水或半咸水比淡水中高。在饲养过程中采用轮虫、鸡蛋黄、枝角类和人工饵料交叉投喂,是保证仔稚鱼成活率的关键。对不同日龄的仔稚鱼进行淡化成活率不一样,日龄越大淡化的成活率相对越高,体质量达到0.5 g以上进行淡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信息     
<正> 日本鱼类学家通过喂养试验评价含不同含量DHA的轮虫对鳕幼鱼的营养价值。方法:将甘油三酸酯、甲基酯和含有不同DHA和EPA含量的眼虫藻和鲨鱼卵(干粉)与轮虫一起制成乳状液来饲喂鳕幼鱼。结果表明,当饵料中DHA含量为1.5%以上时,幼鱼的死亡率及眼部和鳍部浮肿的比例均最高,而含量为1%时,死亡率及畸型率最低。当DHA含量为2%时,幼鱼生长很好,经测定,其鱼体内维生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渔业生产的变化 从五十年代以来,世界渔总产量每年以6%左右速度增长,1950年为2000万吨,1970年6400万吨,到1972年秘鲁餐捕捞量暴跌为止,以后有一些小波动,但产量继续增加,到1989年达1亿吨的最高历史水平,1990年下降到9700万吨,1991和1992年停滞不前,总的年增长率下降到2.5%。 在过去20年中高值鱼品种、大量底层鱼类(如大西洋鳕、山甲无须鳕、青鳍、黑线鳕和大西洋鲈)由于不断过度捕捞,产量大幅度下降,但中上层鱼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大头鳕TNFSF6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大头鳕发育和神经坏死病毒(Pacific cod nervous necrosis virus, PCNNV)暴发时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获得TNFSF6 cDNA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相对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TNFSF6在不同组织、孵化后不同日龄仔鱼和PCNNV感染前后仔稚鱼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头鳕TNFSF6 cDNA长1 388 bp,5′UTR占315bp,3′UTR占500 bp,ORF全长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TNFSF6在各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大头鳕孵化后15、20、37和40 d TNFSF6基因的转录水平分别是其在5 d转录水平的0.28、0.15、0.12和0.13倍。在24 d和46 d PCNNV暴发时,病鱼TNFSF6基因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组;在77 d PCNNV暴发时,病鱼TNFSF6转录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TNFSF6基因在大头鳕发育早期和仔鱼暴发PCNNV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7):41-41
冰岛共和国位于挪威以西东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近年的渔业总产量为210~220万t之间,在欧洲国家中(俄罗斯除外)仅次于挪威居第2位,主要捕捞的鱼种有,鳕鱼(里线鳕、绿鳕、蓝鳕等)、毛鳞鱼、鲱鱼、鲐鱼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Genbank中大西洋鳕的7对微卫星引物,对太平洋鳕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这7对引物均可较稳定地扩增出条带,它们分别是Gmo2、Gmo3、Gmo8、Gmo19、Gmo35、Gmo36、Gmo37,并且扩增出的7个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共获得6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4~17,大小为111~227bp。在7个位点上2种鱼的等位基因的大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Gmo37在大西洋鳕和太平洋鳕中扩增出的条带的长度差异最大,基本无重合部分,分别为220~290bp和144~226bp,本研究结果以期对2种鳕科鱼类遗传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锰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铁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锰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0~25μg/L、0~5μg/L和0~12 500μg/L时,抑食金球藻的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继续升高,抑食金球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质量浓度锌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选取锰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综合效应。试验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影响程度为铁>铜>锰。对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影响最大的组合为62 500μg/L铁离子、1μg/L铜离子和5μg/L锰离子,但铜离子和锰离子所对应的细胞密度的■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抑食金球藻细胞密度、相对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与3种重金属离子吸收量的相关性得出,铁离子与上述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577和0.870;铜离子和锰离子吸收量与上述3个参数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因此,铁离子是影响抑食金球藻生长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闻明酪素被膜对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食物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将结晶氨基酸加进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的饲料中,同时加进酪素作成酪素被膜饲料,以这种食物喂食上述两种鱼共6周,观察酪素被膜对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食物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温度胁迫对太平洋鳕的影响,以太平洋鳕仔稚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胁迫对太平洋鳕仔稚鱼的成活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的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育温度8℃组(对照组)成活率最高(99%),15℃组的成活率最低(43.3±10.3)%,差异显著(P0.05)。2、5、11、15℃胁迫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24h后急剧升高,与8℃组差异显著(P0.05)。72h后各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与8℃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胁迫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48h时开始显著升高(P0.05),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较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相比具有滞后性。丙二醛活性在胁迫24h时升高(P0.05),但在48h时略有回落,72h时表现出最大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稚鱼生物饵料的DHA营养强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利民 《齐鲁渔业》1996,13(5):36-38
综述了国内外海水稚鱼生物饵的DHA营养强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状况,轮虫、卤虫的营养强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李大鹏 《水产学报》2004,28(1):54-61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 m·s-1和0.18 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 GE=46.106+142.04V (r=0.5216).特定生长率(SGR)与养殖密度(S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其关系式为SGR=4.9728-0.4914SD (r=-0.6553).3种环境因子对稚鱼的食欲未有明显影响,但饵料转化率会随养殖密度的增大和流速的降低而显著性增大.史氏鲟稚鱼在照度100~1100 lx之间的趋光率为49.55%,无显著的趋光性;当亮区照度在13 000 lx以上,稚鱼100%避光.处于全黑条件下的稚鱼的体色却普遍变浅,呈灰白色;而另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的稚鱼体色深黑,全光照条件下的稚鱼体色与自然光周期下的一样.在试验流速范围内,水流刺激还将影响稚鱼的某些行为,在流水环境中稚鱼喜聚集和逆水游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