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采用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区域范围广。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相似文献   

2.
赵贤花 《水产养殖》2016,(12):16-18
正养鱼池塘实际上是一个水生生态系统,一般来讲,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上是在不换水或少换水的情况下运行。其水质管理主要是以少量补水和水质调控处理为主,而调控的主要内容就是增加水中溶解氧。因为水中充足的溶解氧,不但是水中养殖的水生动植物所必需的,同时水中各种生化反应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以说,水中溶解氧状况的好坏是影响水质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水产工作者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增加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常用的增氧设备主要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流射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和曝气增式氧机等。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主要是设置在水体上层,单独使用很难满足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而且能耗相对较高。曝气增氧又可细分为气石曝气增氧和微孔管曝气增氧两种,其区别在于气体的扩散器,  相似文献   

4.
<正>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用罗茨风机通过微孔管道使养殖水域底部及周围水体快速增氧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生长的特点。多年实践证明:该技术能使池塘养殖鱼类、鳗类、鳖类等发病率降低15%,鱼产量每亩提高10%,综合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水车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增氧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增氧快,单位时间内增氧效果为水车式增氧机的2.6倍,养殖综合效益比水车式增氧机提高20%~60%。  相似文献   

6.
试验比较了无油滑片式微孔曝气增氧机与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的溶解氧、对虾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经过4个月养殖试验,结果发现,上午10:00时测得的池塘溶解氧都高于5.9 mg/L,但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试验塘溶解氧在养殖过程中高于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对照塘;微孔曝气增氧的池塘,7月份和8月份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的全长分别为6.68 cm和8.98cm,体质量分别为3.19g和9.21 g,显著高于叶轮式增氧的池塘(P<0.05),但9月份收获时终末体长、体质量与对照塘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塘的饲料系数(1.05)低于对照塘的饲料系数(1.16);微孔曝气增氧提高了亩产量,销售利润(3454.1元/亩)是叶轮式增氧机增氧(2308.1元/亩)的1.5倍.微孔曝气增氧是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较好的增氧方式.  相似文献   

7.
海参是底栖动物,而池底是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处所,加之海参行动缓慢,不能迅速逃离不良环境,使得海参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之中,严重影响了海参的健康及品质。  相似文献   

8.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方式相比,不仅能增加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量,尤其是中、下层水体均匀增氧,还能改善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介绍微孔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及与其他增氧设备配套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7年-2008年通过底层微孔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池底增氧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示范区、推广区河蟹的平均规格、单产、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的一般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1.37%~36.26%、7.07%~28.49%;50.29%~71.67%、49.11%;177.51%.187.31%、122.2%;养蟹池塘水体DO、NH3-N、NO2—N、TN、TP、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并实现了养殖期内零排放,是一项节水、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微孔曝气增氧机对氧气的传递效果,从研究增氧能力出发,依据SC/T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的标准检测程序,以直径为10m的标准室内水池作为试验平台,试验水温为20℃、气压为101.325kPa、初始溶氧浓度为0mg/L;试验用水为清水,将微孔曝气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增氧机能有效增加水体底部溶解氧,与1.5kW射流式增氧机相比,射流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平均值为2.4kg/h,微孔曝气增氧机布管长度为20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0.25kg/h,布管长度为42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0.40kg/h,布管长度为98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1.12kg/h,布管长度为200m时,增氧能力平均值为1.55kg/h,所以在目前试验布管密度条件下,增氧能力可以超过射流式增氧机。在进气口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微孔曝气增氧机增氧速度随着布管长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从增氧原理、主要优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对池塘水底微孔增氧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技术,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于集镇示范户刘景光,安装2台底部增氧机,2.1hm2(32亩)对虾池全部实现底部增氧。谈及底部增氧的优点,他有亲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养殖池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溶解氧是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变化是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学过程的综合反映,也是养殖池塘生产性能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水体ρ(溶解氧)<2 mg/L时,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1],直接影响鱼虾贝类等水生经济动植物的发育、发病乃至死亡。因此,掌握虾蟹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管理,对提高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溶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水体溶氧的多少,对水质的保持和水产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有人测算,草鱼在溶氧含量为5.5mg/L的水体中生长比在2.7mg/L的水体中生长增肉率提高9.88倍,饲料系数降低5.5倍。为了提高养殖水体溶氧含量,许多地方正在推广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本文就此进行粗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监测池塘养殖草鱼的生长指标、池塘水质指标和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比较微孔增氧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效果.结果表明底部微孔增氧的增氧能力显著强于叶轮式增氧机,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6.
邹明慧 《水产养殖》2014,35(11):7-8
<正>安徽黄湖水产良种场属省级水产良种场,也是农业部第四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场址在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二姑畈境内,全场占地4 350×667m2,已建成不同规格的标准化池塘1 800×667 m2。近两年来,在安庆市农委和宿松县水产局的指导下,利用本场西区8号、9号池塘60×667 m2,推广微孔增氧技术培育鱼种,并与同排5号、6号、7号池塘90×667 m2,在增氧方式上进行了对比试验,收到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局在玉法养殖场采用池塘微孔增氧养殖鲤鱼,这项高产精养技术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新技术,微孔增氧有效提高了池塘溶氧,且溶氧分布均匀,范围广,可以在有限的养殖空间加大鲤鱼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冯毅 《水产养殖》2014,(9):27-29
<正>安徽省六安市精养池塘25万多亩,中华鳖养殖是当地农民一条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池塘中华鳖生态养殖在当地逐步兴起。自2010年以来,作者一直从事利用微孔增氧、生物技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探索。现将池塘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养殖条件与方法1.1时间与地点养殖时间为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地点为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公司的1—6号池塘,1—3号为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试验塘,4—6号为中华鳖传统养殖对照塘。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刺参养殖池塘中微孔增氧的效果以及增氧管的布设间距、增氧时间对水体溶氧的影响,研究测定了在夏季刺参养殖池塘一个增氧周期内(每天23:00—7:00增氧8 h,7 d一个周期)水体中溶氧(DO)、亚硝酸盐氮(NO_2~--N)、COD的变化。结果显示:连续充气增氧的8 h内DO持续增加,增氧2 h上升速率缓慢,增氧2~6 h上升速率迅速提高,增氧6~8 h上升速率下降,连续充气8 h能够显著改变夜间溶氧降低现象;增氧7 d时间内,NO_2~--N和COD持续下降,分别由0.025 mg/L下降到0.014 mg/L、18.46 mg/L下降到14.15 mg/L。对充氧管道不同距离处DO的测定结果表明,距离增氧管1~2 m处DO较高,3~4 m处缓慢下降,与1~2 m处差异不显著(P0.05),DO保持在5.22 mg/L左右,距离5 m以上时DO下降速度较快,与1~2 m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微孔增氧可以明显增加水体DO,减少COD、NO_2~--N;微孔增氧机充氧时间6~8 h效果较好;微孔增氧管之间的布设距离在6~8 m可以实现高效增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不同进气量和进气压力对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增氧性能的影响,参照SC/T 6051—2011《溶氧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标准测试方法,在3个进气压力条件下开展不同进气量的室内清水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进气量条件下,降低进气压力可取得较好的增氧性能;在相同进气压力条件下,装置的氧质量转移系数和增氧能力随着进气量增大而增大,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则呈下降趋势,但在进气压力为0.2 MPa时,其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下降幅度较缓。综合考虑增氧能力和运行能耗等因素,装置的进气参数可设置为进气压力0.2 MPa、进气量0.064~0.081m3/h,在该条件下增氧能力达到29.79~34.36 g/h,氧利用率达到29.83%~32.32%,动力效率达到7.67~8.31 kg/(kW·h)。研究表明,进气量对装置的增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合理控制进气量对于提高增氧性能、降低增氧装置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