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就听说柳州市的林下经济搞得风生水起,颇具特色。国庆节前夕,记者与柳州市林业局林改办的同志一起,翻过一座座大山,穿越茫茫的林海,在密林深处,寻觅林区百姓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倾听一个又一个发展林下特色经济的动人故事……喧嚣的“野猪林” 汽车一驶出融水县城,即刻驶上了弯弯曲曲的山道。道路很窄,路面也没有铺沥青,一路坑坑洼洼的,令人颇感行路艰难。  相似文献   

2.
10年前,犯罪嫌疑人熊某为偷运木材致使执行公务的森林公安民警李胡贵重伤后潜逃;10年后,他因故意伤害罪被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在这起判决的背后,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为了扬善惩恶,自治区森林公安局局长罗卫东与“植物人”民警李胡贵相约:“一个月内破案,你也要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3.
孙阁 《中国林业》2013,(11):32-35
南阳堡提起刘志芹,更多人愿意叫她“葡萄妈妈”,不光因为她是当地有名的葡萄大户,更因为她靠种植葡萄支撑起一个家、养育了一个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残疾孩子。家住在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乡张庄村的刘志芹在家庭连遭不幸,自己身体伤残的情况下,不但抚养侄女长大成人.还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残疾婴儿。用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平凡的人生,为我们讲述了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鲜花与奶酪     
自去年起,书摊上就流行着一本美国畅销书作家、医学博士斯宾塞·约翰逊的新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讲的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迷宫中,有四个可爱的小生灵在迷宫找到了堆积如山的美味奶酪并尽情享受,当终于有一天奶酪全部消失时,这四个小家伙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立即行动,去别的地方寻找奶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则怨天尤人,忿忿不平,不愿意采取新的行动。但哼哼与唧唧也有所不同,当唧唧看到奶酪确实不会再出现时,它还是行动起来,———尽管内心里有些不情愿,而哼哼则始终拒绝承认现…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棵树□程伯承这是北方的一个山坡。这是发生在北方山坡上一个平常的故事。这里是一片荒草(也许早些时候这里也曾繁茂过)。或是某一个黄昏,或是某一个清晨,有一粒种子,有一粒大树的种子,落在了这片荒草丛中。后来它发出芽来。后来它长出叶来。发出芽来长出叶...  相似文献   

6.
尽管中国有着上千年优秀的园林文化和辉煌的园林传统,但是现代景观设计在中国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在中国,长期以来人们并不知道景观设计师这个职业,中国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注册景观设计师制度,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景观设计事务所体制,没有隶属于工科的本科专业,甚至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为认可的行业术语。  相似文献   

7.
珏珏  惠林 《内蒙古林业》2008,(10):54-54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由于这一天恰是三秋之半.所以也叫中秋节。 不过。汉代的秋节定在立秋之日。这天,王者出猎,以所获祭宗庙,叫做驱媵之祭。到了唐时,各种类书中备载四时十二节令,单单没有中秋故事,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今年初的一天早上,气温很低。在华盛顿一个地铁站的入口处,一个英俊的小提琴手连续演奏了45分钟,他一曲曲地拉,从巴赫、舒伯特、邦德、马斯奈特,最后又拉回巴赫,在优美悦耳的曲调中,人们脚步匆匆,与演奏者擦肩而过……偶有几位善者往琴盒里扔些碎银。当演奏完毕,没有一个人理他,没有一个掌声,他清点琴盒,里面有32美元。  相似文献   

9.
寻找尼雅河1994年秋天,中国第一支女子探险队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她们来到了尼雅河。无水无树无石的沙海之上,一切与生命相关之物都无法驻足,不管是动植物、人、文明。这里没有未来,只有被黄沙掩埋的历史。她们解开了尼雅故城湮灭的谜底。塔克拉玛干———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大沙漠,这个广袤无垠的文明的墓地,它的北面,是越来越窄并最终消失于漫漫黄沙之中的尼雅河———一个即将完成的故事;南面,则是一个完成了的故事———著名的古精绝国都城尼雅遗址。当年,这座繁华的沙漠城市,养活着三千多口人。同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众多…  相似文献   

10.
沈好 《中国林业》2014,(7):42-45
有一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地方。为了茶,他们曾开启最危险的航程,也曾发动最残酷的战争。他们掌握着一流的茶叶拼配技术,并创造了风靡世界的下午茶文化。然而,这个国家却根本不产茶叶。这是英国茶的故事,一个矛盾重重,又与我们内心息息相关的故事。在英国文化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可见英国人对于传统英式下午茶的钟爱。无论什么国家大事来临,也绝对不会影响英国人的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11.
周晓红 《森林与人类》2003,23(11):40-43
这是一个关于“导盲犬”的故事,故事的主题与责任、忠诚和爱相关。一只普通的狗,以其短暂的一生感动了无数的人。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经久不衰的关于动物和人紧密结合的深深呼唤。  相似文献   

12.
乡村的理想 曾在一个朋友的一篇博客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天晚上男孩都要陪母亲出门给牲口添草,乡村寂静黝黑的夜让他感到恐惧,因为家里穷,连一条看门狗都养不起。当老师布置了作文《我的理想》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我想要变成一条狗,为母亲守家护院,永远陪伴在母亲的身边!老师没有给这篇作文打高分,但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让人心疼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稳中求进的一年。整个林业系统的形势是比较好的,我区已在1994年消灭了宜林荒山,今年又基本实现了绿化达标。林业这几年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好的环境,是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历届厅长、厅党组及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到厅工作后,我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广西灭荒、绿化达标后,林业怎么发展,怎么走?这是一个大事。林业的步子要迈大一点,如果仅仅看到消灭了宜林荒山,仅仅看到绿化达标,林业就没有希望。我们要在这个起…  相似文献   

14.
莽莽苍苍的巫山山脉,千山万岭,森林密布。在这奇特的地理环境中有着古森林般奇特的故事。我总被其中一个故事所困扰,且常常从恶梦中骇然惊醒。于是我决心去解译这个故事的密码。起点就是大宁盐厂的卤泉出水处……大宁厂的沉寂我震惊于大宁厂的沉寂。从高空俯视,这是一...  相似文献   

15.
竹笛飞出古朴的曲调一声声催起润圆的月亮月光多情地吻着育林工树叶沙沙为幽静的月夜歌唱。幼树在月下曲调声中睡了嫩叶儿挂着甜甜的杨怒月下育林工,有属于自己的木刻画面上有山峰、幼树和柔的月光是他们用双手染绿这一片山梁如而的汗水写下春天的诗行此刻,他们铃起酒壶杨饮面对陪伴的月亮倾诉衷肠三年前来到这荒凉的山肉他们没有提惑和忧伤脚上被石硅划破了伤口带血的脚印在山问延长 绿色的追逐我喜欢听大森林的故事还是刚会走路的时侠外婆眨漪眼晴娓视讲述妈妈又用它将我养育两代人的语言一个此起彼伏的童复在一个朔风怒号的涂孟我走进奇…  相似文献   

16.
守望绿色     
题记:这是敖汉旗大黑山防火瞭望台瞭望员林树春坚守工作岗位18年,孤独、寂寞而执著地守望绿色的感人故事。林树春今年47岁,是敖汉旗大黑山林场一名普普通通的林业职工。1995年12月,当时已是林场木工厂"二木匠"的林树春,被林场领导派往人迹罕至的大黑山瞭望台当了一名瞭望员,这一去就是18年。18年,他忍受了6350多个艰苦、孤独与寂寞的昼夜,与山林为伴,与鸟兽为邻,没有星期天,也没有休过一个节  相似文献   

17.
<正>警魂是我的血液,信念是我的生命。2005年5月27日是我难忘的日子,我从警校学员成为一名光荣的森林公安民警。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木兰林业大家庭已经养育我12个年头,这12年也是人生最精彩的12年,也是我在木兰林业大家庭这个平台上茁壮成长的12年。"时间都去哪了",每当思考起这个问题时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感动,时间去哪了,时间都镌刻在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画面里,时间都融进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里,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森林公安,许家兴的故事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每一个森林派出所里,而他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森林公安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迎着风慢慢地走故园。黄沙。轻轻地打开曾被尘封的记忆,便自然而然地将这两种画面有机地切入一个完整的镜头里去了。这是10年前谁也不曾月睹的蘸着泪水的故事,足以使我终生难忘,刻骨铭心。午后,当我和年老的父亲将最后一捆旧报纸装上平板车,觉得可以直起腰来喘上一...  相似文献   

20.
一初识“橄榄坝”  儿时就听说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有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奔腾而下的澜沧江以及勤劳智慧的苗家少女、冬暧夏凉的傣家竹楼……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第一个景点是橄榄坝。导游是一个说话极富音乐感的当地女孩,姓罗,我们都管她叫“罗导”。“罗导”告诉我们,橄榄坝是一个特别值得看的景点,那里面有规模很大的傣家村落,还有非常多的经营玉器、银器及云南少数民族服装的店铺。“罗导”还眉飞色舞地让我们猜橄榄坝这个名字是谁起的,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我们一通胡猜也没有猜对。最后“罗导”亮出了谜底:是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