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亚热带的南京丘陵和紫金山风景区引种测定表明,从杭州富阳、建德引种的乐昌含笑能适应栽植地条件,正常生长。山洼圃地4年生平均树高3.82m、胸径5.3cm,达绿化幼树标准。14年生平均树高达10.00~11.00m、胸径16.2~19.7cm;21年生树高、胸径分别达16.50~18.00m、27.1~28.2cm。中山陵景区侧方混交栽植,14年生平均树高达16.2m、胸径29.1cm。缓坡平地,树高8.80m、胸径20.5cm。在较差坡地立地,采用异龄复层混交方式,在郁闭度0.75的松阔混交林下栽植,5~6a也能形成树高3.26~3.93m、胸径3.0~3.6m、冠幅2~2.36m的复层林冠,显著改善风景林景观。  相似文献   

2.
北移引种原产中亚热带中心地区的阔瓣含笑,能适应北亚热带南京地区的自然条件,正常生长。圃地栽植3年平均树高1.79m,胸径1.3cm。在中山陵景区郁闭度0.50的松阔混交林内异龄复层混交,6年生时(苗龄2a),平均树高6.99m,胸径7.3cm,成活保存率95%,开花株率95%。6年生的幼树移植10a,树高胸径生长分别达18m、26.0cm。阔瓣含笑幼苗抗猝倒病、抗寒性、抗高温日灼、抗持续伏秋旱等适应性,均优于同龄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  相似文献   

3.
美国山核桃在如东沿海地区生长良好。32年生平均胸径达32.7 cm,平均树高18 m,平均冠幅10 m;13年生平均胸径7.9~8.1 cm,平均树高5.3~5.9 m,平均冠幅4.4~4.8 m,显示出较高的引种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广西望天树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现有望天树林分状况基础上,分析望天树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实测了5个县150株望天树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望天树天然次生林年均生长量标准线分别为:3135龄级:树高≥0.81m,胸径≥0.82cm;3635龄级:树高≥0.81m,胸径≥0.82cm;3640龄级:树高≥0.79m,胸径≥0.85cm;4140龄级:树高≥0.79m,胸径≥0.85cm;4145龄级:树高≥0.74m,胸径≥0.89cm;4645龄级:树高≥0.74m,胸径≥0.89cm;4650龄级:树高≥0.73m,胸径≥0.90cm。(2)人工林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其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3%、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4%、材积≥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1%。(3)共选出优树18株,其中,天然次生林10株,人工林8株。旨在为望天树的遗传改良和创新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该峨眉冷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98 hm2,共保留63个无性系,无性系内分株的变幅为3株~101株;种子园内63个无性系20 a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的变幅分别为8.04 m~12.27 m、15.32 cm~26.45cm和4.05 m~7.02 m,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种子园内无性系分株在30株以上无性系共19个,19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10.26 m±2.54(变幅5.69 m~14.35 m)、18.62 cm±5.21(变幅11.20 cm~32.57 cm)和4.95 m±0.82(变幅2.76 m~6.39 m)。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无性系间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不显著,对19个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排序,为下一步研究无性系营养和生殖生长相关性奠定基础;无性系的胸径和树高两主要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内的生长性状平均数的变异较无性系间小得多,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该种子园至今未结实,对不结实的原因和下一步经营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6年和1999年2次在海南省儋市雅里林场进行柚木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柚木很适合在该地区栽培,首次引种林木5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7.60m和8.54cm,年平均生长量为1.52m和1.171cm,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曲线趋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次引种林木2年生,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53m和4.33cm,年平均生长量在2.0m和2.0m以上。目前两个林分子长势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7.
2016年在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采用从泰国等引进的交趾黄檀26个家系的营养袋苗,进行引种造林试验,2019年对其胸径、树高、冠幅和保存率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年生交趾黄檀不同家系间幼林生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胸径4.3 cm、树高4.89 m、冠幅2.62 m、保存率95.82%;表现最优的家系为13号,平均胸径5.3 cm、树高5.44 m、冠幅3.02 m,分别比林分平均值增加23.3%、11.2%、15.3%。根据胸径、树高生长量2个指标,用隶属函数法初步选出5个幼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家系(13、22、2、18、15号),可为交趾黄檀的引种与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择沉积岩褐土、河滩潮土的砂石山棕壤土进行火炬松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火炬松在3种立地上造林均生长良好,6年生幼树的胸径和树高分别为8.38cm和3.72m、8.60cm和4.20m、6.84cm和3.78m。火炬松的生长表现明显优于黑松,砂石山棕壤土6年生的火炬松单株材积0.00869m3,6年生的黑松只有0.00042m3。在山地栽植火炬松,应用水平阶或条带状整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36年生福建柏林下套种闽楠生长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楠适合在福建柏成熟林林下套种,在套种前,需对福建柏进行择伐并修枝;福建柏择伐后保留密度对套种的闽楠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保留密度300株/hm2的闽楠生长最好,平均胸径4.3cm,平均树高5.4m,胸径、树高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300株/hm2﹥600株/hm2﹥900株/hm2;在相同保留密度下福建柏修枝对林下套种闽楠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修枝高度6米的林下套种闽楠生长效果最好,平均胸径4.2cm,平均树高5.5m;闽楠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依次是福建柏修枝高度6m﹥4m﹥不修枝。  相似文献   

10.
引进广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良种营造的示范林生长结果表明,8~9 a生示范林平均胸径8.8~15.0 cm,平均树高8.4~12.4 m,林分蓄积量90.0~141.0 m3/hm2;蓄积年生长量10.5~18.0 m3/hm2,超过重庆马尾松人工林1倍以上;6 a生扦插苗和实生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8~9 a生林分的胸径和树高呈偏正态分布;平均胸径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明显下降,林分密度为900~1 050株/hm2时平均胸径最大,1 200~1 350株/hm2时平均树高最大,2 044~2 850株/hm2时林分蓄积生长量最大;培育纸浆材,8~9 a生林分的最佳保留密度为2 400株/hm2;营造速丰林的海拔以300~700 m为宜。广西马尾松良种在重庆引种成功,可进行规模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尾巨桉萌芽林定株高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尾巨桉4种萌芽高度(0.5 m、1.0m、1.5 m和2.0 m)进行定株除萌,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树高、胸径生长差异均显著;以萌芽高度为1.5~2.0 m时定株除萌林木生长较好,8个月生2m定株除萌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达5.30m、4.12 cm。考虑生产成本,定株除萌高度以1.5 m为佳。  相似文献   

12.
对叠叠沟小流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30株样木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1.11 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74 m);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生长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它们的生长曲线相关关系密切。(3)华北落叶松胸径年内生长表现出前快后慢的规律,5月份生长积累值最大,为0.608厘米;树高生长表现出慢-快-慢的规律,6月生长积累值最大,达到36厘米。  相似文献   

13.
26年引种研究表明,原产云贵高原的珍贵树种秃杉能适应江苏宁镇丘陵句容茅山低丘立地条件和北亚热带气候,正常生长。除苗期会因冬季极端低温出现冻害,幼龄(5a以下)遭遇持续高温干旱日灼危害,影响成活保存率外,一般5a后适应性逐渐增强,已无寒害、旱害、日灼危害发生。在1.1m×2m初植密度粗放管抚下,20~26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0.30~12.20m;胸径17.6~19.9cm;年均生长量分别达0.52~0.49m和0.9~0.8cm。最优单株树高15.10m,胸径30.1cm,平均生长量树高0.60m,胸径1.2cm,显示出栽培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在部西南进行水松和池杉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34年生水松平均树高20.8m,平均胸径22.2cm池杉平均树高14.6m,平均胸径21.9cm。水松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高于池杉,其抗性强,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种,适宜于在部西南低海拔地区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永春湖洋镇六八林场2005年引种光皮桦、西南桦造林,对4年生幼林进行调查分析,光皮桦平均树高4.7m,平均胸径3.7cm,树高、胸径生长均显著大于西南桦,也大于杉木萌芽,生长表现良好,是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和推广造林的优良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6.
<正> 八十年代以来,意大利杨树在我省沿江两岸的滨湖平原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东起黄梅,西至宜都,北到老河口市,遍及30多个县市。到1985年底止,已成片造林75万亩,营造农田林网100多万亩。从引种推广的几个杨树品种生产情况看,长势均好。据调查,按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的不同,一般3年生胸径12~18cm,树高10m以上;5年生胸径20~28cm,树高15m以上;8年生胸径36~44cm,树高20m以上。这样的生长速度,是大面积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7.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18.
铁坚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6年铁坚杉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是17.5m、43.93cm、1.4325m^3,生长迅速;形质指标高,适应性较强,且已开花结实,树干基部能萌生枝条。  相似文献   

19.
中山陵景区秃杉优良种源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中山陵景区风景林内引种秃杉表明,贵州雷山种源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好,在极端干旱气候下较耐旱,是适宜引种的优良种源.用2 a生容器苗在遭受病虫害危害的疏林内采用阔叶林+秃杉、松林+秃杉配置异龄复层混交,在上层林冠庇护下,能正常生长发育.幼树树高年生长呈"M"双峰型,5~7月速生,6月、9月呈现峰值.全年生长集中在5~7月.7 a生可形成平均树高3.14~4.99 m,胸径3.7~5.0 cm的复层林.下层秃杉11 a生林冠高5.68~6.83 m,胸径达6.5~9.3 cm;14 a生林分平均树高达7.4 m,胸径9.1 cm;15 a生林分平均树高达9.45 m,胸径11.6 cm,保存率一般在95%以上,达到了风景林增绿、增层的林相改造效果.引种雷山秃杉优良种源,需选山洼、山谷、土厚深厚、质地疏松的优良立地,采用杂阔+秃杉,阔叶树+秃杉配置异龄复层混交栽培.  相似文献   

20.
湖北太子山兰考泡桐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太子山树种林种结构,进行了兰考泡桐引种栽培试验。苗木截干后栽植,设置了株行距为3 m×3 m和2 m×3 m的初植密度试验。经当年平茬及第3年间伐强度为40%和第5年隔行间伐的透光伐,对不同密度的兰考泡桐6年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考泡桐在试验区引种栽培初步成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2.09 m、3.28 cm和0.024 0 m3,明显优于当地杉木二代林的生长量,表现出速生丰产的特点;栽植密度对兰考泡桐的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以3 m×3 m或密度更大的林分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