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发育的红黄泥为供试土壤,以烤烟品种G80为供试材料,探讨了生多素不同施用水平对烟草的增产效果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多素能明显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生多素1200倍稀释液,于茉莉花花期每7-l0天叶面喷施一次,产量、百蕾重分别比对照提高15.46%和l0.25%,鲜花质量保持原有花色和香味。生多素是生物型植物生长促进剂,无毒、无污染,适用于茉莉花生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和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花生不同类型品种的N素吸收效率、N素生理利用效率和N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花生的N素吸收效率、N素生理利用效率、N素利用效率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3项指标均以龙生型品种西洋生为最高 ,以多粒型品种四粒红最低。前者是后者的 4倍以上。所吸收的N向各器官的分配 ,不同类型品种差异显著。向生殖器官分配最多的中间型品种鲁花 3号比最少的四粒红多73 92 %。荚果产量西洋生是四粒红的 4倍多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素是由芽孢杆菌属微生物次级代谢所产生的一类脂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日化、采油和生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天然菌株产表面活性素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严重限制了表面活性素的实际应用。对微生物表面活性素的结构性质、应用效果、合成途径调控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综述了提升其产量的多种策略,并对其高效生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果 树 在 正 常 生 长 过 程 中 ,对 硼 、锌 、钼 、锰 、铁 、铜 等 微 量 营 养 元 素 的 需 要 量很 少 ,但 它 们 的作 用 却 很 重 要 ,土 壤 中 任何 一 种微 量 元 素 的缺 乏 或 过 多 , 都 会 导致 果 树生 长 发 育 和果 实 产 量 、 品 质 的 严重 下 降。在 生 产上 ,微量 元 素 常 以 喷 雾 的方 法 施于 叶 面 ,这 种 方 法 简 单 有 效 。下 面根 据 我多 年 的 生 产实 践 , 将 一 些 常 用 的微 量元 素肥 料 施用 技巧 介 绍一 下。 1.硫酸铜 用 于 治疗 缺 铜 症 。果 树 缺铜 时 ,叶 片 失 绿 ,夏 季顶 梢 枯 死 ,果 …  相似文献   

6.
花 生 乳 中 含 有 丰 富 的 蛋 白 质 、脂肪 、钙 、磷 、铁 、锌 、锰 等 微 量 元 素 ,维 生素 E 和 人 体 所 需 的 多 种 氨 基 酸 ,以 及不 饱 和 脂 肪 酸 等 ,对 维 持 人 体 健 康 ,减少 组 织 衰 老 ,防 止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均 有很 好 的 作 用 。 现 将 生 产  相似文献   

7.
采用叶面喷施方法,对5%氨基寡糖素等6种叶面肥在茶树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爱多收具有明显的促早生和增产增效作用,利果美具有一定的促早生和增产增效作用,中茶早促早生作用明显,但没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临床调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合生素是由功能性低聚糖、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方剂与益生菌,通过复合添加、共同发酵或微胶囊制备而成;合生素可同时发挥益生菌与益生元的作用,在禽、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作者分析了水貂专用合生素开发的意义及可能遇到的困境,旨在为进一步水貂专用合生素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祁白芷氮、磷、钾积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蕾  彭元  李存东 《特产研究》2009,31(2):34-36
研究表明,祁白芷积累的大量矿质元素中氮、钾最多,磷最少。祁白芷对氮素的主要积累期是在生长140d以后,吸收的氮素主要积累在地上部;磷素含量在生长90d时最高,此时磷素分配以地上部为主,在生长140—190d时磷素积累量最大,主要积累在地下部;钾素含量在生长165d时最高,在生长140—190d时积累量最大。因此,在祁白芷生产上,前期宜少施氮肥、多施磷肥。在生长140d以后追施氮、磷、钾肥。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07,(12)
新建果园施用未经腐熟的生畜禽粪肥,是造成幼树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未经腐熟的畜禽粪肥含氮素多,以尿酸盐形态存在,尿酸盐不但不易被果树根系吸收,还会使根系  相似文献   

11.
整形素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广泛的影响。在果树、蔬菜方面应用较多。为了探索整形素在人参上的应用前景,我们研究了整形素对人参的生理效应。现将初步研究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6年在吉林省辉南县爱林参场进行。试验用五年生人参。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基本一致。整形素 B、整形素 C、整形素 D、整形素 G 均由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研制。整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探讨合生素对肉鸡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1日龄罗斯308肉鸡108只,随机分配为3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合生素0.1%和0.2%,进行6周试验。在试验的第8、22、32、42天,每处理组随机挑选12只肉鸡采集血液样本。抗体反应通过血凝抑制技术进行测定。试验第22和42天,每处理组随机挑选12只鸡屠宰并将其解剖,采集3段肠道评价肠道形态。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合生素可显著增加肉鸡的抗体效价(P<0.05)。与8日龄肉鸡相比,添加合生素可增加22、32和42日龄肉鸡的抗体水平。合生素0.2%处理组肉鸡在32日龄时体内的抗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肉鸡体内的抗体含量(P<0.05)。对照组肉鸡抗体水平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处理组肉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生素0.1%处理组肉鸡在22、32、42日龄时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生素0.2%处理组肉鸡在22和42日龄时的空肠绒毛宽度和表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生素0.2%处理组肉鸡在42日龄时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合生素0.1%处理组肉鸡的回肠绒毛宽度和表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合生素0.1%处理组肉鸡在42日龄时的3个肠段绒毛总表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处理组肉鸡在第22和42天的绒毛类型从叶状和舌状转变成复杂的脊状(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合生素可促进肉鸡抗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添加合生素0.1%对肉鸡肠道形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开放组培条件下获得葡萄高效外植体系,对抑生素的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培养浓度进行了大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抑生素浸泡浓度为4%,浸泡时间为6h,培养浓度为0.2%时,葡萄外植体的成功率能够达到95%以上,所获外植体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14.
以生酸枣仁为原料,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为指标确定生酸枣仁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生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超声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 g∶50 m L,超声时间为60 min,超声功率为270 W,乙醇浓度为50%。在此条件下,生酸枣仁中总黄酮的提取量为6.37 mg/g。测定的色谱条件为:COS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梯度洗脱,流速为0.80 m 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5 nm。斯皮诺素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在50~500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r2=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96%和100.11%,最低检出限为2.07μg/m L和1.54μg/m L。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生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葡萄三高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制的葡萄专用制剂,目前,有许多关于“葡萄三高素”在巨峰、藤稔、早生高墨等葡萄品种上应用的报道,但在红提上尚未见应用报道。为探讨“葡萄三高素”在红提生产栽培中的作用及影响,笔者就“葡萄三高素”影响红提品质作了试验研究,为“葡萄三高素”在红提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上提供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20,(7)
正最近,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龙江教授团队联合日本科学家努力攻关,首次揭示了相关基因在基因组上成簇排列是防御性化感化合物稻壳素合成的关键,同时证实这样的基因成簇进化事件,通过趋同进化在植物界已至少独立发生了多次。稻壳素是水稻在"适者生  相似文献   

17.
正项目简介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是著名的食(药)用真菌。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选育了优质菌种-苏科蛹1号,解决了目前生产上菌种品质不优、产量不高、生物转化率低等难题,使其产量提高20%,虫草素等主要活性成分提高10%以上,建立了蛹虫草标准化人工栽培技术体系。虫革素、虫草多糖、虫草酸的提取纯化已建立工业化生产标准并投入生  相似文献   

18.
薛勇 《农技服务》2001,(7):13-13
<正>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瓜内含有苦瓜素的缘故。一般存在部位以近果梗的肩部为多,先端较少。苦味有品种遗传性,所以苦味的有无和轻重因品种而不同。同时生态条件、植株的营养状况,生活力的强弱均影响苦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菌素。它是一类重要细菌素,具有种类多、抑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因植物乳杆菌素产量低而影响了其在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本文从植物乳杆菌素种类、群体感应系统及植物乳杆菌素基因簇等方面介绍植物乳杆菌素诱导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的最佳提取和萃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发酵液不同pH(6,7,8,9,10,11)、放置时间(2,4,8,16,24,32,48,72 h)和温度(20,30,40,50,60,70℃)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提取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从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醚中筛选最适萃取试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萃取次数(1,2,3次)和萃取试剂体积对多杀菌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发酵液pH为10时,多杀菌素提取效果较好;放置2~72 h,多杀菌素质量浓度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20~70℃多杀菌素能稳定存在;乙酸乙酯为最适萃取试剂,最佳萃取次数为3次,其与多杀菌素提取液的最适体积比为1∶1。【结论】得到了多杀菌素提取和萃取的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多杀菌素的质量浓度和萃取率分别为74.50μg/mL和9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