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寒冷凉山区优质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隶属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纲,蓼科(Polygonalceae)荞麦属(Fagopyrum)。荞麦栽培种有甜荞(F.esculentum)、苦荞(F.tarfaricum)和有翅荞麦(Eemrainatum)3个。由于有翅荞的籽实较小,品质差,栽培较少。生产上主要推广栽种甜荞和苦荞2种。苦荞全身都是宝,花多具有蜜腺,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作物;茎叶厚嫩,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牲畜的饲料。荞麦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常作为避灾多种、增加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填闲复种作物。  相似文献   

2.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为双子叶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有9个品种。栽培种有甜荞(F.Esculentum)、苦荞(F.tarfaricum)和有翅荞麦(F.emrainatum)3个种。荞麦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常作为避灾多种、增加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填闲复种作物。  相似文献   

3.
<正>荞麦是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栽培的为甜荞和苦荞,南北均有种植。它既是优良的密源作物,也是良好的食用性、药用性作物,其营养价值极高。利用荞麦酿造的"苦荞酒"清热,凉血,降压,是人们喜爱的土特保健酒;利用甜荞精制的"荞面条"是南北山区农民十分喜爱的地方特色食品。荞麦因其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既可春播(苦荞)也可夏种和秋种(甜荞),因此它更是旱灾之年的救荒作物。在当前各地常规主粮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荞麦属不同种间植物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ABI)序列变异差异与亲缘关系,试验选用7个荞麦野生种,包括野甜荞、野苦荞、左贡野荞、毛野荞、大野荞、金荞麦、硬枝万年荞共30份种质材料,提取苗期幼嫩叶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获得荞麦ABI基因,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7个野生种共30份种质间ABI基因片段的多态位点数占20.28%,其中,14份野苦荞间ABI基因片段多态位点数占1.86%,5份野甜荞间多态位点数占1.81%,说明荞麦属植物种内ABI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对扩增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左贡野荞与毛野荞种间遗传距离最大,硬枝万年荞与金荞麦种间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苦荞与大野荞、金荞麦和硬枝万年荞亲缘关系较近,与毛野荞亲缘关系次之;左贡野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不同地区野苦荞和左贡野荞分别被单独聚为一类,说明生长环境对荞麦ABI基因序列变异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植物MAPK级联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分子。为了研究荞麦属MAPK基因序列变异以及种间进化关系,对荞麦属8个野生种共25份材料的MAPK基因进行特征引物PCR扩增、测序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荞麦属植物种间MAPK基因PCR扩增片段序列较为保守,8个野生种共25份材料中多态位点为125个,不变位点为680个。其中,12份野生苦荞MAPK基因片段序列多态位点S仅为32个,说明荞麦属植物种内MAPK基因序列高度保守。聚类分析发现野生甜荞与左贡野荞被聚为一类。野生苦荞、毛野荞、大野荞、金荞麦、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被聚为一大类;其中,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被聚在一起,其次与金荞麦聚在一起;毛野荞与大野荞被聚在一起。研究结果可为荞麦属植物MAPK基因功能以及种间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野荞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栽培荞麦的关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甜荞(Fagopyrumesculetun)和苦荞(F.tataricum)为对照,对大野荞(F.megaspartanium)不同收集系合计24份栽培和野生荞麦种子的谷草转氨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草转氨酶同工酶酶带共8条。不同物种的酶带数为3~6条,甜荞和苦荞分别有3条和4~5条,其特征谱带分别为GOT-2和GOT-1。而大野荞有3~6条,18个大野荞收集系可分为3类:类I,含甜荞特征谱5GOT-2,不含苦荞特征谱5GOT-1,绝大多数大野荞收集系(W1~W8、W10~W13、W15、W17、W18)是这种类型;类Ⅱ,含苦荞特征谱5GOT-1,但不含甜荞特征谱5GOT-2,仅包含原产湖北和湖南的收集系W9和W14;类Ⅲ为既含苦荞特征谱5GOT-1,也含甜荞特征谱5GOT-2,包含的大野荞收集系为原产湖南的W16。试验所用的3个荞麦种类(甜荞、苦荞、大野荞)几乎都含有谱带GOT-4和GOT-5。结果显示,大野荞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7.
不同供氮水平对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的表现型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中国荞麦属1个种及1变种对氮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梯度处理对其生理、农艺性状等的综合影响。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 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对植株体不同层次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对3个材料盆栽试验,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分底肥(2/3)、追肥(1/3)2次施用,1个对照,共48个处理。盆栽试验处理中,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对氮素吸收利用表现型差异明显。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的需求能力强于西荞1号;耐低氮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齿翅野荞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荞麦良种“凤凰苦荞”的生育特性,提出了高寒山区秋荞栽培的技术措施,对发展秋荞生产,提高种荞效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苦荞育种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荞也称鞑靼荞麦,属蓼科荞麦属,是荞麦属中两大栽培种之一。中国苦荞种植范围较广,分布于北纬23°30′的云南文山到北纬43°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经86°的西藏扎达到东经116°的江西九江这一区域。从垂直分布看,苦荞主要分布在400~4400m的海拔高度。主产区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  相似文献   

10.
正荞麦属蓼科荞麦属,常见的栽培种有普通荞麦(甜麦)和鞑靼荞麦(苦荞)两种,是一年生直立、短日照、天然异花授粉、双子叶植物,具有生育期短、喜冷、耐瘠等特性,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为8度,在15~20℃发芽迅速,幼苗生长快,现蕾至开花结实期间要求凉爽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以利于积累营养。我县山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应苦荞的生长。苦荞是凉山人民的主粮,全县苦荞种植面积8.5万亩,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最高亩产225公斤,各乡镇均有种植。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1.
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荞属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冷凉山区,是一个生长周期短、种植效益较好的作物。苦荞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及治疗作用,对糖尿病、高血脂病人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也是一种较好的保健食品,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认识提高,苦荞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目前栽培管理粗放,亩产多在100~120kg。在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情况下,苦荞亩产量可达150~170kg,最高可达250kg。现结合昭阳区目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丰产栽培角度提出昭阳区苦荞栽培的技术,供昭阳苦荞种植区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又名鞑靼荞 ,最早起源于中国 ,具有很好的食用、营养价值 ,又有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食物资源。全国栽培面积约17.6万hm2,总产22万t,云南是荞麦栽培的主要省份之一 ,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在很多山区 ,苦荞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 ,认为高产栽培中主要搞好种子、种植、除草、施肥、防虫、收获六大技术环节。一、种子方法 :株(塘)选留种→晒种→泥水选种→浸种。1.选种留种。苦荞品种较多 ,根据各地区情况在选择较好品种的前提下 ,针对荞麦在一块地里的生长情况不…  相似文献   

13.
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筛选适应大同地区生态条件的高产苦荞麦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同地区分别对‘黑丰1号’、‘六荞2号’、‘威宁3号’、‘湖南3-1’、‘西农9909’、‘六荞1号’、‘湖南1-2’、‘晋荞麦2号’、‘湖南3-2’、‘黑粒苦荞’、‘白苦荞’、‘黑苦荞’、‘苦荞’、‘黑绿荞’和‘额洛乌起’15个苦荞麦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晋荞麦2号’和‘黑苦荞’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较适宜在大同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分甜荞和苦荞两大类,人们生活中用的为甜荞。甜荞是西北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耐瘠薄,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荞麦随着用途的扩展,社会需求量增加。为了提高荞麦的种植产量效益,经试验、示范种植,调查大田种植高产典型,现总结出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新的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苦荞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荞属蓼科植物,又称鞑靼荞,因产量比甜荞高,且耐寒耐瘠,适应性强,适宜山地栽培,故在环县不同地区均有种植.其子实味苦,具有杀肠道病菌、消积化瘀、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之功效,荞米粥能治烧心和便秘,具有防治糖尿病之功效.随着苦荞产品的开发,在环县原来作为饲料的苦荞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 hm2,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1 330 hm2.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规范苦荞种植,笔者总结提出了环县苦荞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泰兴市荞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泰兴市荞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荞GZ-JS、川荞2号可分别作为甜荞或苦荞生产用种在泰兴地区种植,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可作为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绿色无公害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小杂粮有了新的需求.荞麦就是人们喜食的一种粮食作物,同时又是优良的蜜源作物和良好的食物性药用植物,其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等功效已得到普遍认可.我区种植荞麦历史悠久,由于其生育期短、耐瘠、投入少、易管理,过去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常因春旱不能适时播种其他作物而种植荞麦,或在毁种后补种荞麦,有复种条件的地区常复种荞麦,因而历史上是很好的抗灾备荒作物.现在随着人们对其食疗保健作用的认识,以及对绿色无公害食物的重视,荞麦的栽培和利用也受到关注.种植荞麦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丰富粮食市场,又能制作加工食品,同时还可以生产荞麦花蜂蜜,其茎叶还能作绿肥及饲料,荞麦皮可做枕芯,农民种植养麦,风险小、效益高.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薄壳高产苦荞品种,探究苦荞果壳率和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变异,筛选低果壳率高产苦荞株系,利用“翅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CJ-RILs)群体,开展株高、主茎分枝数、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果壳率及产量等7个性状变异、相关性、方差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千粒重、果壳重和果壳率均极显著高于“翅米荞”。CJ-RILs群体各调查性状均表现为连续变异,存在明显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其中产量变异系数最大(41.98%),其次是果壳重(33.82%),再者是果壳率(22.95%),株高变异系数最小(11.18%)。产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壳率、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4个性状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非米荞型株系果壳率、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均显著高于米荞型株系;米荞带翅型株系果仁重显著高于米荞无翅型株系。在欧氏距离为16.43~18.84处,185个株系和亲本被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C4类群包含50个米荞型株系,果壳率均值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产量也较高,可作为高产且低果壳率苦荞品种选育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荞麦品种间在不同种类盐胁迫下耐盐性的差异,以16个荞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NaCl、Na2SO4和NaHCO3 3种单盐处理,研究了其对荞麦发芽率、发芽势、相对伤害率等的影响,最后对荞麦的耐盐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荞麦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以NaHCO3处理时16个荞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均相对较低,对荞麦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明显;NaCl对荞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小,其中荞杂1号、平荞2号和川荞1号的萌发率和对照处理一致。荞麦种类间以甜荞的耐盐性高于苦荞。耐盐性综合性评价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苦荞品种为九江苦荞和云荞1号,甜荞品种为宁荞1号和贵红甜1号。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荞麦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栽培表现,扩大选择更适合谊区荞麦的栽培品种.通过研究16个引进荞麦品种及2个当地品种在赤峰地区的栽培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表明赤峰1号和北早生可以作为甜荞优良品种引进,西荞1号、苦荞04-46和黔苦3号可作为苦荞推广品种在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