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从比较三种氮肥而设计的三个大田试验采集叶样,分析叶片氮、磷、钾、钙、镁和锰的含量,试验用硫酸铵的茶叶产量比施尿素的和硝酸铵钙的高。使用硫酸铵,叶片的氮、磷、锰含量较高,而镁的含量较低。低镁高锰归因于硫酸铵具有酸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的效果较差,可能是氮的挥发作用损失较大,而硝酸铵钙的肥效差,可能与土壤pH值有关,这比营养元素间的拮抗直接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钙对金丝小枣矿质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金丝小枣需钙规律,从而为金丝小枣合理施用钙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金丝小枣为试材,分别对其叶面喷施有机钙(0.2%柠檬酸钙)和无机钙(0.2%硝酸钙),并于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测定叶片、果实中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金丝小枣发育过程中,叶片中钙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果实中钙含量随生育期变化不断降低。喷施钙素显著提高了叶片中氮、磷、钙、硼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叶片中锰、锌含量。喷施硝酸钙显著提高了叶片镁含量。喷施钙素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磷、钙、硼含量,喷施柠檬酸钙显著降低了果实中镁、硼、锌含量。综上所述,喷施钙素能显著提高叶片及果实中大多数矿质养分含量,故钙素对于维持树体养分比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林下栽培的2年生於术为试材,研究分析了於术现蕾期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分布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为於术的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於术叶片中的氮含量最高,达17.74g/kg,各器官中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细根>花蕾>根茎>茎枝;於术细根中的磷含量最高,达2.46g/kg,各器官中的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细根>根茎>叶片>花蕾>茎枝;於术叶片中的钾含量最高,达22.60g/kg,各器官中的钾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细根>茎枝>花蕾>根茎;於术叶片中的钙含量和镁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9.57g/kg、3.61g/kg,各器官中的钙含量和镁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细根>花蕾>根茎>茎枝;於术同一器官中,均以钾元素含量为最高,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钾>氮>钙>磷>镁;於术叶片中的氮:磷、氮:钾、钾:磷平均分别为9.69、0.83、12.54;於术叶片、茎枝、根茎和细根器官中的氮含量、钾含量和镁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较为紧密,具有显著(P<...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施肥对紫穗槐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影响,并筛选出单独施肥对其影响的最佳浓度,为紫穗槐人工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试验采用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单独施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穗槐幼苗光合色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紫穗槐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施K2,钾的含量为0.75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a最高;施P2,磷的含量为0.10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最高;施N3,氮的含量为0.93 g/株,紫穗槐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给香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香榧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叶片中的氮、磷、钾、钙、镁、锰、铜、锌这8种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季节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香榧叶片中的8种矿质元素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在果实膨大初期,叶片中氮元素含量的下降幅度较大,为26.5%,而后保持平稳状态,并在次年1月有所回升;在整个采样过程中,磷、钾元素含量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下降幅度分别为54.0%和42.9%;在果实膨大初期,叶片中的氮、磷、钾、镁、锌这5种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叶片中的钙、锰、铜这3种元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香榧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一直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香榧叶片中磷元素与钾、镁两种元素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几个元素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而磷元素与钙、锰两种元素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这几个元素间存在着一定的拮抗作用;钙元素与锌元素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播种育苗4个月的圆齿野鸦椿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氮、磷和钾肥施肥量及配比,通过测定移栽幼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并得出最适合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的氮、磷、钾肥配比。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配方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影响显著;在施肥处理中,除了处理8可溶性糖的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大于对照,说明适量的施肥促进了圆齿野鸦椿生物量的积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处理1即每株施尿素0. 1 g、钙镁磷0. 1 g、氯化钾0. 1 g是最优的施肥配方,其N元素、P元素、K元素含量分别为0. 046 g、0. 012 g、0. 06 g。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方式对桃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盛果期桃为试验材料,将控释肥、硝基复合肥、普通复合肥一次性施入土壤,对土壤、叶片、枝条和果实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控释肥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降低了pH值;不同施肥方式均提高了土壤中钙、硫、铜、锌、硼含量,降低了镁、铁、锰含量;控释肥促进了叶片生长和枝条充实;不同施肥方式均提高了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控释肥处理最高,分别为199.17 g、12.5%、37.5 mg·kg~(-1)。由此可见,控释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桃树生长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双季红树莓果实成熟盛期树体早衰对其叶片营养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为红树莓关键发育时期的合理施肥及延缓叶片早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为试验材料,对该时期发生不同程度早衰的初生茎不同部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揭示影响红树莓叶片早衰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同一时期不同发育阶段(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实成熟初期、果实成熟盛期)初生茎的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营养生长期至果实成熟盛期,氮元素含量下降明显,果实成熟盛期早衰叶片氮含量显著低于营养生长期正常叶片;果实成熟盛期上、下部早衰叶片磷元素含量稳定;正常叶片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早衰叶片,而钙、镁、锰、锌含量显著低于早衰叶片。果实成熟初期上、下部叶片SOD活性均为最高,分别为1.75和0.50 U/(g·min),MDA含量最低,分别为5.24和3.64 U/(g·min),上部叶片POD活性最高,为29.48 U/(g·min);营养生长期上、下部叶片CAT活性最高,分别为61.83和31.99 U/(g·min)。【结论】营养生长期至果实成熟盛期,正常叶片中大量元素氮、钾含量显著高于早衰叶片,这是由于红树莓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期,营养消耗加快,因此在初花期之前应及时补充肥料。正常叶片中钙、镁和铁含量显著低于早衰叶片,且钙与镁、钙与铁、镁与铁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4、0.90,为避免叶片发生早衰现象,降低早衰程度,应减少钙、镁、铁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9.
氮磷配比对水曲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曲柳2年生苗木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用霍格兰水培营养液修改配方(四种氮、磷的不同配比,清水作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绿素含量等,以期从光合作用角度探讨不同配比的氮、磷对水曲柳幼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配比对水曲柳的多个光合指标差异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磷量的逐渐增加净光合速率(Pn)升高;施磷肥对提高水曲柳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有积极作用;磷胁迫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对水曲柳叶片的碳同化和光能利用产生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叶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的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生物量(叶量)及其养分含量将直接影响树体对光能的接收与利用,而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元素。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毛竹的叶量、叶片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叶量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增大。(2)5块样地中,样地1和3的毛竹叶量明显高于其他3块样地,样地4的毛竹叶量最小。(3)毛竹叶片中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氮、总磷、有机磷、钾、钙含量在1度毛竹叶片与其他年龄毛竹叶片含量差异显著(p<0.05);2度以上各年龄毛竹叶间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毛竹叶无机磷含量仅1度竹叶与4度竹叶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的氮磷比值(N/P)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年龄不同径阶毛竹的叶片养分含量虽有变化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竹叶中氮含量与有机磷、全磷、钾、钙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含量与钙、钾含量显著相关(p<0.05);钾与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5)毛竹林土壤pH值与叶片镁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镁含量与叶片中钙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全氮、总磷、有机磷、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林下微生境对草坪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林下微生境和全光照下的5个草坪草品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微生境使得草坪草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均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叶绿素含量林下的明显高于全光照下的,而叶绿素a/b值则相反.根据这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普通、欧宝和优异对林下微生境的适应性较强,派尼和高羊茅猎狗5适应性中等,午夜较差.  相似文献   

12.
遮光对牡丹光合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程度遮光对牡丹光合、荧光日变化及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10:00—14:00,牡丹Pn出现光合午休现象,Fv/Fm、ΦPSⅡ中午时也会降到日变化的最低值,MDA和O2—.含量和POD活性较高,SOD、叶绿素总量、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总酚、类黄酮、谷胱甘肽的含量都较遮光30%条件下低。遮光30%和50%条件下,Pn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Fv/Fm、ΦPSⅡ在中午时下降都较小,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较高。尤其是遮光30%条件下,平均Pn在一天中保持较高,总酚、类黄酮、谷胱甘肽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遮光80%条件下,Pn在一天中始终处于最低水平,SOD,POD的活性和总酚、类黄酮、谷胱甘肽的含量最低,MDA含量最高,综合比较各参数发现,遮光30%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一代种子园母树营养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一代种子园母树的针叶和球果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子园母树对氮、钾、钙、磷养分的需求量较大,针叶中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KCaPMgBMo,球果的养分含量为KNCaPMgBMo;种子园母树的针叶、球果中各营养元素含量波动较大;初步得到种子园母树针叶各营养元素含量适宜范围为:N(10.994~13.414 g/kg),P(1.026~1.430 g/kg),K(6.025~15.842 g/kg),Ca(1.784~5.483 g/kg),Mg(0.845~1.233 g/kg),B(28.417~38.854 mg/kg),Mo(1.743~3.012 mg/kg),可作为推测种子园母树营养元素是否分布正常以及种子园施肥和开展配方施肥试验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叶片性状(比叶重、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r)/Fm)等5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9个楸树无性系树高、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6.12 m、6.48 cm;叶片比叶重为92.6 g/m2,含水量为0.7%;F(r)/Fm平均值为0.81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指标在...  相似文献   

15.
苦竹属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竹属苦竹、宜兴苦竹、川竹、斑苦竹、杭州苦竹、高舌苦竹、垂枝苦竹、衢县苦竹、丽水苦竹及实心苦竹等10种竹种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0种竹叶中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丰富,竹叶多糖含量均在600 mg/kg以上,竹叶蛋白质含量在127.55~182.24 g/kg之间,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均在1 600 mg/kg以上,叶绿素a的含量大于叶绿素b的含量。苦竹竹叶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43.29 mg/kg及182.24 g/kg;川竹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分别为3 339.24 mg/kg和2 390.97 mg/kg,实心苦竹竹叶叶绿素b含量最高,为949.54 mg/kg。研究结果为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苦竹属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垂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干旱对垂柳2年生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垂柳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所降低,6月9日,干旱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45、0.30、1.45mg·g^-1;干旱胁迫提高了保护酶活性,其中POD、S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30、17.42、9.67U·g^-1;渗透物质含量在干旱持续时间超过25d后显著升高,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10%、25.33%、69.46%;电导率在干旱持续15d后显著升高,MDA含量在干旱持续10d后显著升高,试验结束时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47%、35.62%。综合分析认为,浇水25d后垂柳生理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辽宁地区日本栗养分用量与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地指导栗树施肥,该文研究了嫁接6~8年生大峰和辽栗10号各器官的年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测定了2个品种各器官的养分含量,计算单株所需养分用量及其相应施肥量。结果表明:嫁接6~8年生栗树的单株平均生物量为:10.64、19.97、29.75 kg,生物量年均递增率达76.59%,同立地、年龄,不同品种间生物量差异很大;在干枝、根、叶、果肉、刺苞、1年生枝、果壳、雄花中的分配依次降低。嫁接7~8年生栗树单株年间养分(N、P2O5、K2O、Ca、Mg)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75.87、34.55、68.21、170.88、31.13 g。盛果初期,栗树分配于生殖生长的养分量逐年加大,各器官中,N、P2O5用量最多的是叶片,K2O用量最多的是果肉;树体内各营养元素吸收量占总量的排序NCaKPMg。根据试验分析:每生产100 kg鲜栗果,树体需要施N 3.06 kg、P5O21.50 kg、K2O 1.48 kg,N:P5O2:K2O=2:1:1。这一指标可作为辽宁地区日本栗的科学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检测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板栗1年生嫁接苗生长发育动态、生理指标以及光能利用效率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板栗1年生嫁接苗地径和树高生长趋势均呈单"S"曲线变化,其中邵阳城步和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幼苗生长量,叶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现突出;邵阳城步板栗品种地径递增量为1.57cm,树高递增量为144.87cm,叶片蛋白质含量保持在6.42%,叶绿素含量为17.68g·L^-1;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地径递增量为1.46cm,树高递增量为142.07cm,叶片蛋白质含量维持在4.64%,叶绿素含量为21.92g·L^-1,说明邵阳城步和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幼苗生命活动较为旺盛。依据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小变化,岳阳临湘晚熟,岳阳临湘早熟和常德石门品种抗逆性较强,而邵阳城步品种抗逆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年中龄林、26年近成熟林、43年成熟林)生物量及N、 P、 K、 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乔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分的91.594%、94.760%、93.838%,乔木层的净生产力分别为10.391 t/( hm2· a)、10.375 t/( hm2· a)和6.444 t/( hm2· a);3种林龄群落各层生物量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各营养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是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或树皮>树根)>树干;3种林龄华山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含量最高,其他元素含量依次为K>Mg>Ca>P,其中树叶中的N含量最高,达到16.733 g/kg~21.368 g/kg;3种林龄群落营养物质总积累量分别为1497.993 kg/hm2、2257.161 kg/hm2和2810.246 kg/hm2,乔木层营养物质年积累量分别为77.532 kg/( hm2· a )、76.679 kg/( hm2· a)、58.759 kg/( hm2· a)。  相似文献   

20.
Artocarpus lakoocha Roxb. of the Moraceae family is cultivated in Nepal as a fodder tree. The crude protein, crude fibre and mineral contents of the fodder tree leave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lopping season from November 1980 to March 1982 at 800 m, 1200 m and 1550 m in eastern Nepal.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varied from 122 to 131 g/kg DM and the crude fibre content, which seemed to remain generally low during the lopping season, varied from 171 to 202 g/kg DM. P, K, Mg, S, Mn, Fe, Cu, Zn and B concentrations in the leaves were found to be at levels which would meet the dietary requirements of cattle performing better than those found in Nep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