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岫87-15     
品种来源:岫87-15是云南省保山市农科所用京国92与合系2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常规粳稻品种.1990年开始按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到1995年选育稳定;1996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小面积试种和种子繁殖;1997年多点鉴定及有一定面积的生产试种;1998-1999年参加保山市区域试验,2001-2002年参加云南省中部粳稻区试,同时进行生产试验.2003年通讨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滇杂32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一型不育系黎榆A与优质抗病籼粳交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粳稻杂交稻新组合。在云南省粳型杂交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生产上较大面积试种示范中 ,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好等优点。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9年在云南洱源进行优势鉴定 ,平均单产728.40kg/667m2 ,比对照合系22 -2增3.15 % ,位居15个参试组合 (或品种 )的第4名。2000~2001年参加云南粳稻杂交稻区试 ,两年平均单产650.78kg/667m2 ,比对照云光8号 (CK1)增8.26 % ,比对照…  相似文献   

3.
正云麦76(参加区试代号:易2011-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分别以自育的旱地品种云麦50为母本、云麦3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和穿梭选择育种方法,通过多年多点抗旱鉴定筛选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旱地小麦新品种,于2015-2017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17-2018年参加云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于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9001号)。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  相似文献   

4.
大丰18简介     
大丰18,原名1038,是江苏省大丰市棉花原种场选育的中熟常规棉新品种.该品种以渝棉1号为母本与泗棉3号选系303进行杂交,经过多代连续选择,于2002年育成.200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苏审棉 200707).  相似文献   

5.
赣早籼55号(原名赛晚早籼一号)是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籼稻品种 ,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选育过程母本是从湘早籼15号中选出来的早熟变异株 ,父本是从赣早籼36号中选出的优质变异株。1996年3月在海南建组杂交 ,经过萍乡春季、萍乡秋季及海南冬季加代 ,按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 ,到1999年基本稳定。2000年参加品比试验并进行小面积试种和种子繁殖 ,2001~2002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并同时进行生产试验。二、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高2000年在芦溪县源南乡南源村试种19.4hm2,平均单产47…  相似文献   

6.
<正> 一、来源及选育经过 S16是由车锦品种系选而有成的中晚熟新品种。1979年干丰锦品种中选出一株变异株,80年试种2行,表现整齐一致,没有性状分离,于81~84年进行品比试验。85、86两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和86年北方区粳稻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及试种,产量及其它性状均优于丰锦和辽粳五号。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9,(2):81-83
76两优5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不育系N95076S与恢复系保恢5号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淮稻13号(淮986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淮222变异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泸优5648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64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广泛的推广潜力和应用价值.该组合2003年参加品比试验和多点试种,同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品种(组合)招标评选中中标;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优质组区试,表现突出,2005年续试与生产试验同步进行,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15).  相似文献   

10.
豫杂0568简介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以95-5作母本,Y6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玉粳13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香型粳稻新品种,亲本为南99-8/96IRNTP94-10。201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株叶型好,高抗稻瘟病,米饭清香浓郁,食味品质优。  相似文献   

12.
秀水994(原名丙99-0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用嘉59天杂/丙954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生长清秀,米质较优,较抗稻瘟病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北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2~2003年全市试种面积4.97万hm^2,成为嘉兴市晚粳稻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福恢936配制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周宁县于2003年引进,2003—2004年参加中稻区域(周宁点)试验,2005年进行较大面积的试种。经3a试验、试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  相似文献   

14.
邯368是邯郸市农科院棉花杂优研究室以96-S.382为母本、97-4.86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连续多代定向选育而成,2002-2003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04004).  相似文献   

15.
花优14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优质超高产中熟晚粳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7年参加上海市杂交粳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寒优湘晴增产8%,200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小山9659(系号9659MO-12-0-5)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1996年以含有粗厚山草细胞质的D2型核质杂种小麦品种小山2134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中8144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二次回交、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4-2005年参加两年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17.
Ⅱ优299是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用Ⅱ-32A与恢复系R299配组而成的中籼杂交稻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福建省三明市中稻新组合区域试验;2008年进入三明市中稻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G02).该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试种中均表现出根系发达,株叶形态好,生长旺盛,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第一轮全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春作 )结果进行了总结。参加试验品种(系 )为全省各地、各单位多年选育或引进筛选而来。部分品种已通过地区级区试。试验结果分析 ,第一轮参试品种中 ,CFK6 9 1、威芋 3号、合作 88、CIP 2 4、I 10 85等品种 (系 )平均单产均超过对照品种米拉 (常规大面积主栽品种 ) ,丰产性、抗逆性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良好 ,可以推荐参加全省马铃薯品种审定或认定 ;可在全省同气候类型地区试种试验或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桂花23是利用"7705-10"作母本,"84-2117"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1995~202年分别参加品比、省区域试验、试种示范,平均荚果产量3294.75kg/hm2,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该品种高产稳产、中抗锈病和叶斑病,生育期春植121d,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杂交粳稻滇杂33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杂33(榆密15A/滇农R-3)是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杂交粳稻组合, 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在云南省各粳稻区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的特点.根据滇杂33多年制种实践,并结合双亲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