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田间实验中,研究分析了每丛植物上稻水象甲一代成虫的取食斑数量与长度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每丛稗草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总量显著高于水稻、异型莎草和李氏禾上的;两种寄主植物的两种移栽期的组合、4种不同寄主植物各2次观察得到的共16组每丛植物上的稻水象甲取食斑数量和总长度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均显著;植物种类对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以稗草上的最大。这些回归方程对稗草和水稻的不同移栽期总体而言是稳健的,但对不同观察期则不稳健。本试验建立的取食斑数量与总长度的直线回归法可用于稻水象甲控制阈值的确定、稻水象甲入侵早期的取食量及成虫密度初步推断、抗稻水象甲的水稻种质资源评估以及应用一些象甲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时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相似文献   

2.
鞍山地区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直播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浙江省象山县山谷小平原直播稻区的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田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稻水象甲成虫在山坡地和直播稻田埂等越冬场所出蛰后取食杂草,并于5月初同期出现成虫高峰。这些成虫约7 d后直接迁入直播稻田,形成直播稻田稻水象甲的迁入高峰。稻水象甲在直播稻田的取食、产卵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喜水习性。在同一丘直播稻田内,离田边越近,越冬代成虫和一代卵、幼虫、茧蛹的数量越大;在同一畦内,畦边多于畦中。稻水象甲在直播稻田完成一个世代约需50 d,增殖倍数(一代成虫峰值/越冬代成虫峰值)为7.23,明显低于移栽稻田,主要原因是稻水象甲在直播稻上的产卵量较低。7月底一代成虫向山坡地和直播稻田埂等越夏越冬场所回迁。根据直播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分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虫情调查和测报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福水象甲RiceWaterWeevil(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重点检疫性害虫,属鞘翅目象虫科水象亚科。原产美国东部,密西西比河流域种植水稻后成为重要稻作害虫。1976年传入日本,10a后蔓延至全日本,减产10%~20%,严重地块达50%。1988年传入韩国,1989年可能?..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在境外的发生与危害黄可辉(福州动植物检疫局)稻水象甲(Lissor》optr。scry。oph;l。skvschel)是稻作的重要危险性害虫,列为对外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原产美国,目前在境外相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为引起广泛关注,防止稻水...  相似文献   

6.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两代,主要以一代幼虫为害早稻,越冬代成虫迁入早稻田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对稻水象甲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斯本乳油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有较好的效果。每667m^2施用48%乐斯本乳油75ml防效达90.6%,持效期7d以上。  相似文献   

8.
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稻水象甲(Lissorhortrus oryzophilus Kusche)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各龄历期。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在长沙地区1年发生1~2代,以成虫越冬,幼虫在25士1℃温度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的历期为48.2d,卵期7d,幼虫期30d,蛹期10d,成虫期30d左右。试验证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发育最适温度在22℃~25℃之间,卵的孵化率为84.2%,幼虫成活率为87.5%。但在高温条件下(〈32℃时),卵的孵化率和幼虫成活率相当低,并随着发育龄期增加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对稻水象甲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有较好的效果。每667m2施用48%乐斯本乳油75ml防效达90.6%,持效期7d以上。  相似文献   

10.
稻水象甲自1997年传入抚顺地区后迅速扩散,现已在该地区49个乡镇约2.5万hm2水田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在稻水象甲的防治上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稻水象甲在抚顺地区的发生危害特点,确定了"带药移栽,重点防治越冬代成虫,减少幼虫危害,控制新一代成虫"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稻水象甲形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水象甲是半水生昆虫,其幼虫和蛹具有拒水的外表皮及发达的气管系统,能直接从体表包裹的空气中获得所需要的氧,在水稻根部营外寄生生活。幼虫第 2 至 7 腹节背面各有一对脊状突起和稍向前倾的羊角状的呼吸管,形成特化气门,可伸出体外或缩入体内。这 6 对可以伸缩的脊状突起和前倾的羊角状呼吸管是稻水象甲幼虫重要的形态特征。稻水象甲的蛹期是在膨大的、充满空气的土茧中度过的。这些土茧总是附着在稻根上,与稻的输气组织相通。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稻水象甲发生状况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一种毁灭性的检疫害虫,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对湖南省稻水象甲的发生实况、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的防控稻水象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我国病虫测报工作中害虫卵巢分级的实践及基层站点的可操作性,提出一套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标准,即分为发育前期(0级)、卵黄沉积前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产卵末期(Ⅳ级)和产后衰老期(Ⅴ级)六个级别。据此结合飞行肌和脂肪体的发育程度,可作为常规监测中确定稻水象甲种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插秧时间对产量及米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晚插秧时对于水稻的株高生长、分蘖发育、叶龄增长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平均每穗粒数。早插秧时每穴有效穗数有所减少。晚插秧时虽然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但不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一般在5月25日前后5d开始和结束插秧,可以兼顾产量和米质。  相似文献   

16.
以津川1号和津原E28为材料,采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通过米饭感官评价和质地测定,明确水质对其食味的影响,同时研究这种影响是否与煮饭时的加水量和浸泡时间有关。结果表明,随加水量的增加,米饭外观、饭香、味道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大后减小,米水质量比为1:1.50时上述指标得分最高,食味最好;米水质量比在1:1.25~1.50范围内,用纯净水蒸煮的米饭的味道和粘度感官得分要高于用自来水蒸煮的米饭。随煮饭加水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下降、粘度增加,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随大米浸泡时间延长,米饭外观、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加后减小,浸泡1.0 h,上述指标得分最高,食味最好。浸泡时间延长会降低米饭的饭香。在浸泡时间15.0 h内,与用自来水浸泡后蒸煮相比,用纯净水浸泡后蒸煮的米饭食味感官综合评价更高。综上,对津川1号和津原E28而言,米水质量比为1:1.50,浸泡1.0 h,使用纯净水煮饭可以获得更好的食味。  相似文献   

17.
李超  候祖平  刘洋 《中国稻米》2019,(3):135-136,139
为探讨适宜湖南澧县当地的晚稻机械化育插秧模式,以盛泰优9712为材料,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模式表现成熟稳定,为平原区首选推广模式,抛秧在晚稻生产中可作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