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高产奶牛泌乳后期乳腺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2头胎次、体重和产奶量相近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头.4个组中,D为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A、B和C组在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和30 mg/kg大豆异黄酮.为进一步探索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乳腺免疫细胞的作用,分离采自试...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素对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8头泌乳早期的初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4组中,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30和40 mg/d生物素.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组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其中B、C和D组奶牛的产奶量比分别比A组高1.69、2.19和1.56 kg/d(P<0.05);2)日粮中生物素的添加提高了乳的乳蛋白率,A、B、C和D组乳蛋白率分别为2.77%、2.96%、2.89%和2.86%,其中,B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综合分析得出,本试验条件下,奶牛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提高生产性能和乳品质,以30 mg/d的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配对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Ⅰ、Ⅱ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饲粮外,分别饲喂5、15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每5 d测定平均日产奶量,每10 d测定乳成分。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60天,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0.7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60%和11.34%(P0.01);试验Ⅲ组的乳中乳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1);对照组乳中体细胞数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大豆异黄酮可以提升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和抑制体细胞数的增加,且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过瘤胃葡萄糖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体况及产奶量随机分成A、B两组(n=10)。A组牛为对照组,饲喂奶牛场原有基础日粮+2%脂肪粉;B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2%过瘤胃葡萄糖。结果表明,与A对照组相比较,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后显著增加了奶牛产奶量(P<0.01),平均提高8.71kg/d;过瘤胃葡萄糖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干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过瘤胃葡萄糖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组成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采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29头)与娟姗牛(23头)乳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组成,同时收集其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姗牛乳中的月桂酸(C12:0)、中链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荷斯坦牛乳中油酸(C18:1,cis-9)、长链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荷斯坦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乳蛋白率则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泌乳中期乳中油酸(C18: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期及泌乳后期(P0.05),泌乳后期乳中肉豆蔻油酸(C14: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中期(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及测定日泌乳性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使细胞同步化后分组试验。试验分空白对照组(0 mg/L大豆异黄酮)和添加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1、10、100、1000 mg/L)组,培养48 h后,采用CASY 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检测β-酪蛋白和乳糖,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甘油三酯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100、1000 mg/L大豆异黄酮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活力显著增强(P<0.05);细胞分泌β-酪蛋白、乳糖和甘油三酯的能力也显著提高(P<0.05)。因此,添加10、100、1000 mg/L大豆异黄酮均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提高其泌乳性能,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奶牛泌乳期系列饲料配方,试验选用30头泌乳后期奶牛,参考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膘情、体型等因素,采用随机区组对比设计,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奶牛场使用的精料补充料,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饲喂专门设计的奶牛饲料精料补充料A、B和C系列。结果表明:泌乳前期试验2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中期试验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后期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试验2组,即B饲料配方效果最为显著,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泌乳前期试验组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试验组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3组(P<0.05)。乳糖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试验2组,即B系列饲料配方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乳干物质含量及日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过瘤胃葡萄糖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过瘤胃葡萄糖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体况及产奶量随机分成A、B两组(n=10).A组牛为对照组,饲喂奶牛场 原有基础日粮+2%脂肪粉;B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2%过瘤胃葡萄糖.结果表明,与A对照组相比较,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后显著增加了奶牛产奶量(P<0.01),平均提高8.71kg/d;过瘤胃葡萄糖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干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过瘤胃葡萄糖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水平日粮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设计,选取18头胎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奶牛,分别饲喂NFC/NDF比为1.38(A)、1.19(B)、1.08(C)的3种日粮,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试验28 d,分别于第14、21、28天记录采食量和产奶量并采集奶样(50mL),第28天采集血样(10 mL)。结果显示:和A组相比,B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泌乳后期适当降低日粮NFC/NDF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NFC/NDF为1.19时可显著增强奶牛血清中抗氧化能力,减少丙二醛的产生,有利于维持奶牛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活力素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30头荷斯坦牛(泌乳阶段100d左右、产奶量24kg左右、胎次1~2胎)随机分为三组进行饲养试验,预试期15d,正试期56d,在试验开始后的第4、8周各测定一次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添加活力素对奶牛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密度、体细胞数、菌落总数等指标未见显著影响(P0.05)。高活力素添加组血清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奶牛免疫性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母猪较10~15年前的母猪体型更大、生产率更高和食欲更小,且在较低的年龄就开始繁殖。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导致许多母猪不能从日粮中摄取充足的能量或养分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因此它们会分解瘦肉组织以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泌乳牛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次试验对17头荷斯坦泌乳牛的行为表现逐头进行24小时观察,并按不同胎次分三组Ⅰ(第二胎)、Ⅱ(第三胎)、Ⅲ(第四胎)进行分析,表明,不同胎次泌乳牛间白昼反刍时间、白昼反刍时间占白昼时间(除去采食青贮、精料所耗时间)、夜反刍周期数、每周期反刍食团数、日排粪次数差异显著(P<0.05),日反刍周期数、每周期反刍平均持续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胎次不同年龄泌乳牛日反刍时间、日反刍周期数、反刍食团咀嚼速度、粗饲料采食次数差异显著(P<0.05),粗饲料采食时间极显著(P<0.01).相同年龄不同胎次泌乳牛日反刍时间、每周期反刍平均时间、日采食粗饲料的时间、日排粪次数差异显著(P<0.05).这些行为与泌乳牛的消化代谢及生长情况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14.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amikacin (AMK)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intravenous (i.v.) and intramuscular (i.m.) administration of 7.5 mg/kg bw in 6 healthy lactating sheep. After i.v. AMK injection (as a bolus),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t1/2beta), the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area), the total body clearance (ClB)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were 1.64 +/- 0.06 h, 0.19 +/- 0.02 L/kg, 1.36 +/- 0.1 ml/min per kg and 94.09 +/- 6.95 (microg.h)/ml,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milk concentration of AMK (Cmax), the area under the milk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milk) and the ratio AUCmilk/AUCserum were 1.18 +/- 0.22 microg/ml, 22.45 +/- 3.21 (micro.h)/ml and 0.24 +/- 0.02, respectively. After i.m. administration of AMK the t1/2beta, Cmax, time of Cmax (tmax) and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 were 1.29 +/- 0.1 h, 16.97 +/- 1.54 microg/ml, 1.0 +/- 0 h and 64.88% +/- 6.16%, respectively. The Cmax, AUCmilk and the ratio AUCmilk/AUCserum were 0.33 microg/ml, 1.67 (microg.h)/ml and 0.03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16.
羟基蛋氨酸、益生素和双乙酸钠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羟基蛋氨酸、益生素和双乙酸钠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克/天·头益生素和30克/天·头双乙酸钠显著提高奶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7.4%和9.4%(p<0.05),同时提高饲料报酬,不影响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固形物含量。添加20克/天·头羟基蛋氨酸提高乳脂率6.5%。不影响奶产量、乳蛋白率和乳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7.
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夹层内热风循环式保温箱和 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进行了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控制试验研究。通过两种采暖保温系统的石英灯管、炕式保温和红外线灯的采暖保温效果相比较 ,结果证明两种系统均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打堆频率 ( P<0 .0 1 )和腹泻发生率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 P<0 .0 5 ) ,减少采暖保温的能源成本。其中热风循环式采暖保温系统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最高 ,达到了 98.4% ,比炕式保温组高 1 1 .2 % ,比红外线灯组高 1 2 .8%。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组取得了最好的节能效果 ,日耗电量为 3.5 8°,比红外线灯组低 0 .6°,比石英灯管组低 1 .0 4°,月能量费用相对降低 1 2 .4元和 2 1 .8元 (按每度 0 .70元计算 )。但是这两种保温系统对仔猪 0~ 2 0日龄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给产奶牛补加过瘤胃蛋白质如鱼粉和保护的大豆饼粕对提高乳蛋白含量和乳产量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奶牛在乳蛋白合成上也需要多肽或短肽,它们在乳腺中可能作为前体直接参与乳蛋白合成。奶牛通过注射补充混合氨基酸(必需AA+ 非必需AA)或只注射必需AA 都可提高奶产量并明显提高乳蛋白含量和产量,但乳糖含量有所下降。进而,向奶牛日粮中添加经保护处理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也能明显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9.
离子载体在奶牛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离子载体(IOP)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奶牛生产.IOP能抑制瘤胃中的革兰氏阳性菌,改变瘤胃发酵,从而调节饲料中的氮和能量的利用率.由于能量物质的供给增大,因而提高了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了产奶量.本文简述了IOP对奶牛瘤胃发酵、泌乳量、奶牛健康的影响及其IOP的生糖抗酮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夹层内热风循环式保温箱和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进行了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控制试验研究.通过两种采暖保温系统的石英灯管、炕式保温和红外线灯的采暖保温效果相比较,结果证明两种系统均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打堆频率(P<0.01)和腹泻发生率,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P<0.05),减少采暖保温的能源成本.其中热风循环式采暖保温系统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8.4%,比炕式保温组高11.2%,比红外线灯组高12.8%.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组取得了最好的节能效果,日耗电量为3.58°,比红外线灯组低0.6°,比石英灯管组低1.04°,月能量费用相对降低12.4元和21.8元(按每度0.70元计算).但是这两种保温系统对仔猪0~20日龄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