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Dot-ELISA对不同日龄仔猪的猪曾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在15,25,35和45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5%,78.50%,70.41%和22.22%,根据母源抗体检测结果,对各日龄仔猪免疫不同头剂猪瘟疫苗,免疫持续至150和210日龄时,对其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仔猪在4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4头剂,35和25日龄接种疫苗4或6头剂,新生仔猪乳前注苗2头剂,70日龄注  相似文献   

2.
对某养猪场16窝157头初生仔猪,分成哺乳前90分钟免疫,哺乳前45分钟免疫,哺乳后30分钟免疫及非免疫(母源抗体被动免疫)对照四个组。20日龄时随机抽取试验仔猪11窝67头前腔静脉采血,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猪瘟兔化弱毒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LLV-MAB-ELISA)两种方法检测仔猪血清猪瘟免疫抗体水平。IHA法各组IHA平均效价为19.6、21.1、9.7、11,保护率为70.6%、80%、35.7%、46.2%;HCLV──MA6──ELESA法各组OD值平均为0.22、0.32、0.11、0.08,阳性率为58.8%、75%、0%、0%。试验结果表明:超前免疫其免疫效果显著优于哺乳后免疫及母源抗体被动免疫,且哺乳前45分钟免疫优于哺乳前90分钟免疫。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规模猪场猪瘟的免疫效果,选取北京市3个规模猪场,每场随机抽取10头仔猪分别在25、60日龄和9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A、B、C3个猪场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50%,0%;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0%,90%.由于猪场A猪瘟免疫失败,对其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将首免时间推迟至50日龄.优化免疫程序后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达到70%.结果表明,母源抗体阳性率直接影响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母源抗体降至50%左右进行猪瘟免疫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本研究为规模猪场结合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猪瘟免疫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瘟乳前免疫及其抗体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对新生仔猪哺乳前初次进行猪瘟疫苗免疫,至7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持续至70日龄和150日龄时两次应用Dot-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92.3%和91.25%,说明此免疫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预防猪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新生仔猪哺乳前初次进行猪瘟疫苗免疫,至7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持续至70日龄和150日龄时两次应用Dot-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92.3%和91.25%,说明此免疫方法是一较好的预防猪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应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的猪瘟弱毒和强毒单抗酶联试剂,对猪瘟免疫抗体和猪瘟疫情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一月龄一次接种两头剂和一月龄,二月龄时各接种一头剂猪瘟疫苗的猪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未吸初乳仔猪的抗体水平较低,而一旦吸初乳后,其OD值可达0.20以上。对20日龄和60日龄进各接种4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猪,检测其免疫水平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大剂量接种疫苗有一定的必要性。用猪瘟弱毒单抗酶联试剂对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猪瘟疫苗在仔猪免疫日龄界定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我们对新生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持续时间和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检测。通过对20日龄、30日龄、40日龄的仔猪母源抗体检测,掌握其消退规律,并对相应日龄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仔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接种(正常剂量),接种后在14d和28d分别检测抗体效价,从而分析出仔猪初免日龄的最佳时间和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疫苗的注射成为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很多生物制品厂家根据市场的要求,开发出了用户乐于接受的联苗,如猪三联苗(猪瘟、丹毒、肺疫),猪二联苗(猪瘟、丹毒或肺疫、丹毒)。针对联苗的正确使用,笔者结合几年的生产和诊疗实践,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表1 仔猪免疫参考程序  疫苗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猪瘟20日龄4倍量猪肺疫28日龄2倍量仔猪副伤寒30~35日龄2倍量猪丹毒40~45日龄2倍量猪瘟、丹毒、肺疫60~65日龄2倍量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15日龄按说明书使用口蹄疫断奶后35日…  相似文献   

9.
33头、62头20日龄哺乳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OD均值分别为0.29、0.21,在分别注射1头剂、2头剂“猪三联”苗后25天,猪瘟免疫抗体OD值达到0.41、0.28,群体保护率分别由免疫前的59.84%、45.56%提高到93.94%、85.08%。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们在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免疫接种,猪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在高密度免疫接种情况下,免疫猪发生猪瘟的现象时有发生。接种了猪瘟疫苗的猪,为何还会发生猪瘟?为此,我们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加以研究总结并论述如下,供同仁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1.1免疫程序不合理接种猪瘟疫苗的母猪产仔后,通过母乳将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随着日龄的增长,母源抗体逐渐下降。若过早免疫,由于仔猪体内尚残留部分母源抗体,能干扰疫苗产生抗体,从而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抵抗不…  相似文献   

11.
猪瘟的首免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前防制猪瘟最有效的武器,仍是接种猪瘟活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搞好猪瘟免疫接种的关键是合理的免疫程序,猪瘟免疫程序的核心是仔猪的首免日龄。确定首免日龄的根据是仔猪的母源抗体是否己消失。对猪瘟抗体检测的结果表明,仔猪的母源抗体于断奶后1周才能完全消失。我国大多猪场的仔猪为25日龄前后断奶。因此。  相似文献   

12.
农六师垦区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科学的仔猪猪瘟免疫程序,以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中经猪瘟疫苗免疫后母猪所产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正向问接血凝试验对其猪瘟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在7日龄母源抗体达到高峰;规模场仔猪7-28日龄保护率在70%以上,35日龄保护率下降到63.2%,42日龄时仍然有7头仔猪有保护力;散养户仔猪7~21日龄保护率在70%以上,到28日龄下降至60%,42日龄时基本无保护。因此,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28~35日龄,散养户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为2l~25日龄。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长期以来,接种猪瘟疫苗是综合控制猪瘟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各猪场的母猪群、仔猪间母源抗体的分布参差不齐,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更是千差万别,导致许多猪场出现“经过猪瘟免疫但还是发生猪瘟”的现象,尤其是各猪场仔猪群免疫时,由于母源抗体滴度对猪瘟兔化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影响,导致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确定某场仔猪猪瘟首免日龄与疫苗剂量,特进行了仔猪群猪瘟母源抗体滴度测定和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状态时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效力的小样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猪瘟的首免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前防制猪瘟最有效的武器,仍是接种猪瘟活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搞好猪瘟免疫接种的关键是合理的免疫程序,猪瘟免疫程序的核心是仔猪的首免日龄。确定首免日龄的根据是仔猪的母源抗体是否己消失。对猪瘟抗体检测的结果表明,仔猪的母源抗体于断奶后1周才能完全消失。我国大多猪场的仔猪为25日龄前后断奶。因此。  相似文献   

15.
1畜禽动物机体因素 母源抗体水平。新生动物可以从母体、初乳、或卵黄(禽类)中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这些母源抗体对于防止疫病早期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过早疫苗免疫接种,进入体内的疫苗就可被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中和,可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有条件的,通过抗体监测手段获得畜禽群中总体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当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时再进行免疫接种,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如一些无条件检测的猪场,猪瘟免疫可采用20-25日龄(4头份)和60-65日龄(3-4头份)两次免疫的方法。母猪的免疫应选在哺乳后期或断奶时,不要在配种期或怀孕期注苗,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或仔猪免疫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后备公、母猪应配种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次免疫,经产母猪可于断奶时免疫一次,剂量均为4~6头份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16.
2.2如果新生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未降至适当水平就给仔猪接种猪瘟疫苗,就可能造成母源抗体被中和而发生猪瘟。给21~25日龄仔猪接种猪瘟疫苗后未加强免疫,也可导致猪瘟发生,这是因为仔猪体内残留的部分抗体干扰了免疫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猪口蹄疫灭活苗、猪三联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试验依次分组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不同剂量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在35日龄时接近70%临界值,35日龄后母源抗体合格率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不足以抵御外界病毒侵袭;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有效保护期(均为16周)相同,而不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不同,适当加大猪瘟疫苗注射剂量(2 mL/头)可增强免疫效果,但过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不能持续增强免疫效果,且会造成疫苗浪费;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有效保护期(均为18周)相同。说明仔猪在28~35日龄时用1 mL/头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2 mL/头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苗)同时左右颈部肌肉注射接种进行初免,然后每隔4个月采用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免疫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苗)与猪三联活疫苗应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仔猪的免疫效果取决于免疫期间的生理状况、免疫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因素.我们检测了28—58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并分四个月龄组作了注苗的免疫效果比较,认为注苗的适宜时期为48—56日龄。哺乳仔猪个体小,易保定,即使在山区农村,其饲养也较为集中。在此阶段进行猪瘟免疫,不仅可以减少防疫工作量和疫苗反应损失,还可避免在流通环节的感染发病。但免疫效果受当时的生理状态、外界环境,尤其是母源抗体的影响较大。为此,特作本试验。  相似文献   

19.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初生仔猪对猪瘟的防制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使仔猪在一定时间内被动地得到保护,但接种猪瘟疫苗的疫苗抗原会被母源抗体所中和,使仔猪免疫效果打折,免疫保护期缩短。文章摸索出在母源抗体水平降低到合适临界点的时候,使用合适免疫剂量使得猪瘟疫苗1次免疫对生长猪群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保护,商品肥猪可以保护至出栏。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湖北洪湖某猪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采用猪瘟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猪场种猪及不同日龄商品猪的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种猪的抗体阳性率均达到97%以上,猪瘟疫苗首免前哺乳仔猪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67%,疫苗首免后21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4%,二免后21 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3%。表明该猪场哺乳仔猪在猪瘟疫苗首免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导致首免后猪瘟抗体水平提高缓慢,免疫抗体效价较低,整齐度较差,应及时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