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抗氧化剂BHA,BHT与TBHQ含量的方法,重点考察了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重复性、回收率等。针对测量数学模型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TBHQ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考察了测定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卫花  徐幸  赵浩军  彭飞进 《粮食储藏》2013,42(1):41-44,56
利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技术,对植物油中抗氧化剂BHA、BHT和TBHQ检测进行了方法建立及实际样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食用植物油中BHA、BHT和TBHQ三种抗氧化剂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μg/L~5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1μg/L、0.04μg/L和0.2μg/L,样品中的检出限为0.1μg/L、0.04μg/L和0.2mg/kg。三种组份三个浓度梯度(0.5μg/L、5μg/L和50mg/kg)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3%~8.37%之间。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无毒等特点,可应用于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菜子油等样品检测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食品抗氧化剂在焙烤葵花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HA,BHT,TBHQ三种抗氧化剂的单独和两两复配实验,同时考虑柠檬酸的协同增效作用,寻求最佳的抗氧化方案,从达到延长葵花子货架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是单加TBHQ,随着TBHQ添加量的不断增大,抗氧化的效果差异不明显,添加量为0.04%(按水质量计)较适宜;其次是TBHQ与BHT的复配组合,随着TBHQ添加比例的增加,抗氧化效果增强;在葵花子中,柠檬酸对TBHQ抗氧化效果的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即食辣椒萝卜中的油脂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氧化,而使产品品质下降,往辣椒萝卜中加入适量的BHA,BHT,TBHQ,PG和VC,在室温下贮存60d后,对其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进行测试和分析,并比较它们在即食辣椒萝卜中的抗氧化效果。从过氧化值和酸价指标综合看来,同时添加BHT0.075g/kg,BHA0.06g/kg和TBHQ0.04g/kg,对辣椒萝卜中油脂的抗氧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TBHQ)在葵花籽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优化茶多酚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比例,制备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发现当茶多酚棕榈酸酯0. 45 g/kg、迷迭香提取物0. 15 g/kg时,其协同抗氧化性最强。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在减缓酸值、过氧化值方面优于BHT、BHA,与TBHQ相近。但在减缓丙二醛含量上升速率的能力优于TBHQ。因此复配抗氧化剂有其明显的优势,可为葵花籽油储存过程中添加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猪油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常用的抗氧化食品添加剂TBHQ、BHA和BHT的作用机理。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MCR-ALS方法,证明随着ctDNA逐渐加入TBHQ中,会改变TBHQ位于260 nm和287 nm的紫外吸收光谱。而TBHQ加入到ctDNA中,同样会使得ctDNA的紫外吸收光谱出现位于262 nm和282 nm的吸收峰,侧面证明食品添加剂是可以与DNA发生反应,进而影响人体健康,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纸制品中双酚A,丁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2,4,6-三异丁基苯酚(TTBP)、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酚)(AO425)共6种抗氧化剂的分析方法。纸制品加水浸泡,然后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匀浆提取,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对抗氧化剂提取效率的影响。提取液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柱DM-5(30 m×0.25 mm×0.25μm)分离,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添加量为10.0~50.0 mg/kg范围内,双酚A,BHA,TBHQ,BHT,TTBP和AO425在纸制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04%,82%~103%,83%~102%,85%~104%,85%~104%,84%~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5.3%~6.8%,4.9%~6.7%,4.6%~6.6%,53%~6.9%,4.7%~6.6%,4.5%~6.9%,BHA,BHT,TBHQ,TTBP,双酚A,AO425测定低限(信噪比>10)为10.0mg/kg,线性范围1.0~100.0 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纸制品中6种抗氧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纸制品中双酚A,丁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2,4,6-三异丁基苯酚(TTBP)、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酚)(AO425)共6种抗氧化剂的分析方法.纸制品加水浸泡,然后用乙酸乙酯一正己烷混合溶剂匀浆提取,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对抗氧化剂提取效率的影响.提取液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柱DM-5 (30 m×0.25 mm×0.25 μm)分离,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添加量为10.0~50.0 mg/kg范围内,双酚A,BHA,TBHQ,BHT,TTBP和A0425在纸制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 104%,82%~ 103%,83%~ 102%,85%~ 104%,85%~104%,84%~ 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5.3%~6.8%,4.9%~6.7%,4.6%~6.6%,53%~6.9%,4.7%~6.6%,4.5%~6.9%,BHA,BHT,TBHQ,TTBP,双酚A,AO425测定低限(信噪比>10)为10.0 mg/kg,线性范围1.0~100.0 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  相似文献   

9.
前言食品中常常加入抗氧化剂,以减少油脂的氧化作用。据报导,1967年美国食品制造业使用了一千五百万磅以上的抗氧化剂。许多学者都曾经研究过BHA(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和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安全性。有人曾全面评述了BHA和BHT的毒理学和生物化学,涉及所观察到的病理效应、致癌潜力、BHA和BHT与酶和脂类的相互作用,BHA和BHT对再生的影响和它们的代谢。学者们对长期使用这些抗氧化剂的安全性是有争论的。法定抗氧化剂的最大使用量为食品中含油量的200ppm。据报导,此剂量乃是由各种动物进行急性和慢性临床毒性实验结果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残留量的2种前处理分析方法。一种是提油脂法,样品先用石油醚浸泡过夜,减压蒸发溶剂后,油脂用甲醇反复提取,最后氮吹浓缩;另一种是直接处理法,样品直接用正己烷溶解,甲醇反复提取,氮吹浓缩。3种抗氧化剂在5~20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9。提油脂法的检出限、定量限较低,回收率也大于直接处理法。因此,提油脂法可作为这3种抗氧化剂检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选取当年产玉米油作为标准物质的试验样品,对研制的玉米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做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和定值工作。选用的标准物质试验样品用BHA、BHT、TBHQ复配后添加,混匀后充氮封装于2 mL安瓿中,室温条件下储存。玉米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6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玉米油脂肪酸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棕榈酸(C16∶0)是12.4±0.8;硬脂酸(C18∶0)是1.8±0.3;油酸(C18∶1)是29.1±1.3;亚油酸(C18∶2)是55.1±1.5;亚麻酸(C18∶3)是0.9±0.6;花生酸(C20∶0)是0.4±0.2。  相似文献   

12.
苹果多酚抑制油脂氧化与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ncimat法和滤纸片法分别研究了AP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肠杆菌活性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AP、BHT、TBHQ和VC4种抗氧化剂的花生油样品。AP的诱导时间最长,表明AP的抑制油脂氧化能力最强;0.1%以上浓度的AP溶液具有明显的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而且在0.1%-0.5%浓度范围内,抑菌效果与苹果多酚溶液浓度呈正相关。说明AP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相似文献   

13.
以食用菜籽油为对象,研究了大豆天然VE对植物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抗氧化剂,大豆天然VE比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叔丁基甲苯(BHT)更适合于添加至食用油脂中;在添加量为0~95mg/L时,随着大豆天然VE添加量的增加,食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指数(OS)I值也增高,其抗氧化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对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延长储备花生油储存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花生油氧化稳定性测定条件为:进气流量5.5psi,样品质量5.00g,加热温度130℃。选择迷迭香提取物为主抗氧化剂,复合抗氧化剂配方为0.03%迷迭香提取物+0.01%抗坏血酸+0.005%柠檬酸+0.005%TBHQ。此配方抗氧化效果接近于TBHQ。  相似文献   

15.
夏枯草生殖生长期总黄酮积累规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淼  白月梅  苗芳  周乐 《华北农学报》2012,27(2):170-174
通过测定夏枯草生殖生长期各阶段不同器官的总黄酮含量,揭示夏枯草各器官总黄酮的积累规律。采用70%乙醇超声波提取,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以BHT为对照,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夏枯草根、茎、叶中的黄酮含量随着生长进程而升高,至终花期达到最高;花穗中的黄酮含量在花盛期最高;各器官相比,叶中黄酮含量最高。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对照BHT清除DPP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BHT>水提物,清除.O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BHT>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并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含量呈较显著的相关性。夏枯草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在夏枯草花终期或果穗干枯期采集叶或全草提炼加工。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ion,GSE)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分别协同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冷藏鸡肉糜氧化稳定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在肉糜中添加5 g/kg L-Arg,再分别加入0.2 g/kg的Ap、GSE、Tp,以添加0.2 g/kg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作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冷藏1、3、5、7 d时测定各组鸡肉糜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pH、蒸煮损失率和色度值。结果表明,与空白(不添加多酚类物质、L-精氨酸及BHA)和BHA相比,L-Arg+Tp可以更好地抑制鸡肉糜的TBARS、羰基含量、pH和表面疏水性的升高,减缓总巯基含量和红度值的降低。L-Arg+Ap和L-Arg+GSE与BHA的抗氧化作用相近。综上所述,在冷藏过程中L-Arg协同3种多酚类物质均可以抑制鸡肉糜的脂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