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晒红烟香气浓、劲头大,开发一种具有晒红烟风格特征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的产品,通过造纸法再造烟叶实现卷烟低焦油、高香气的设计需求和卷烟产品的风格特征差异化。分析泸州白毛3种等级的晒红烟烟叶提取前后及浓缩液的常规化学成分,表现为高氮、高烟碱和低糖的特点。在涂布液中添加不同比例晒红烟烟叶的提取浓缩液,制备一系列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并进行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泸州白毛晒红烟烟叶提取浓缩液的掺配比例1∶7~1∶3为宜;高比例晒红烟涂布液制备的再造烟叶成品能凸显晒红烟风格特征,香气量和烟气浓度较高;而低比例晒红烟涂布液制备的再造烟叶成品,能够保障原烤烟风格特征的同时提高香气量和烟气浓度,改善香气质。其中,泸州白毛晒红烟末级烟叶有较好的谐调性和平衡性。对实现卷烟低焦油、高香气的设计需求和卷烟产品的风格特征差异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卷烟品牌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为了进一步明晰低焦油卷烟产品的特点、保障产品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对卷烟产品进行定位。从剖析低焦油卷烟的烟气品质和感官品质特征入手,通过分析10种低焦油卷烟的抽吸品质和主流烟气总粒相物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索低焦油卷烟增香保润需要进行烟气修饰的方向和物质,从而探索弥补卷烟降焦之后产生的香气损失、杂气显露和刺激性偏大等不足的原因,为最终探索低焦油卷烟增香保润需要进行烟气修饰的方向和物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不同移栽期和覆盖方式对晒红烟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和有效积温关系的影响,以吉林蛟河晒红烟品种漂河1号为材料,研究3个移栽期(5月24日、5月29日、6月4日)和2种覆盖方式(不覆盖、地膜覆盖)对晒红烟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干物质积累特征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移栽期可延长晒红烟伸根期天数;提前移栽期和地膜覆盖可延长晒红烟成熟期天数,提高了晒红烟成熟期有效积温和采收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积温和快增期开始积温、结束积温均提前,降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提高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移栽期提前,各处理产量下降,产值先升后降,地膜覆盖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积温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蛟河晒红烟在5月24日-5月29日移栽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以麦麸为膳食纤维来源研制具有保健功能的戚风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麦麸添加比例和麦麸粒度对戚风蛋糕品质的影响,确定配方中最佳麦麸添加比例和最佳麦麸粒度。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蛋白糊调制时间、蛋黄糊调制时间、烘焙温度、烘焙时间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以戚风蛋糕感官评价评分为指标,确定麦麸膳食纤维戚风蛋糕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戚风蛋糕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麦麸添加比例20%,麦麸粒度60~80目,蛋白糊调制时间8min,蛋黄糊调制时间4min,烘焙温度180℃,烘焙时间22min。  相似文献   

5.
粒状梗丝膨胀技术在卷烟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粒状梗丝膨胀(Expanded Sheredded Stems)梗丝的加工工艺和特点。对原梗丝成品烟、ESS梗丝成品烟以及添加不同含量比例的ESS梗丝的成品烟进行烟气指标(烟碱、焦油、CO等)和化学指标(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钾、总氮等)测定分析,得出用ESS梗丝替代原梗丝后,对卷烟烟气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找出在成品叶组配方中添加ESS梗丝的合适比例;对掺配不同比例的ESS梗丝成品卷烟的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添加ESS梗丝可以有效降低焦油、CO及烟碱等烟气指标含量;对化学成分指标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掺配适量的ESS梗丝对卷烟的风格和感官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药食同源食材主要原料,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面粉(低筋小麦粉、玉米淀粉)添加量、烘焙温度、烘焙时间、麦芽糖醇添加量、低筋小麦粉与玉米淀粉质量比及小苏打添加量对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天麻饼干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天麻饼干的最佳配方及烘焙条件为:面粉(低筋小麦粉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7∶3)63 g,麦芽糖醇40 g,药食同源食材(天麻∶茯苓∶薏苡仁∶黑芝麻∶核桃∶大枣=3∶10∶10∶10∶10∶10)53 g,小苏打1.2 g,烘焙上火/下火温度为180 ℃/160 ℃,烘焙时间13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天麻饼干感官评分为88.3,外形完整,色泽均匀,口感酥脆,甜度适中,伴有黑芝麻香气,掩盖了天麻不佳的气味,组织结构有层次,孔洞细密,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CO_2膨胀梗丝在卷烟中的适用性,以掺配高温高湿(STS)膨胀梗丝的成品卷烟为对照,分析不同CO_2膨胀梗丝掺配比例卷烟的烟气常规成分及香味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与STS梗丝掺配比例为3%的对照卷烟相比较,掺配CO_2膨胀梗丝的卷烟烟气焦油与CO的释放量略有下降,且随着掺配比例的增加,释放量的降低水平也有所增加;当CO_2膨胀梗丝掺配比例为5%时,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释放情况与对照卷烟较为接近,而随着掺配比例的增加,香味成分释放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田间光照强度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晒红烟种植密度对烟田群体内光照强度、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大叶黄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加大、种植密度的降低,晒红烟群体内光照强度增加,中、下部烟叶光照强度增加明显,T3处理较对照增幅分别达6.77%~36.22%,23.14%~81.49%;随密度降低,晒红烟叶面积系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T3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12.38%,4.44%;个体产量显著升高(21.43%~35.71%),1,2级烟叶比例增加(16.17%~23.57%,16.56%~22.92%);烟叶产值以密度为20 510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密度降低,晒红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烟碱以及钾氯比值升高,其中,中、上两部位钾氯比值增加幅度分别为53.20%~132.51%,7.23%~19.68%;中、上部位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增加(13.03%~65.53%,44.41%~54.05%),感官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种植密度为16 660株/hm2时,烟叶群体结构矛盾有效缓解,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优,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辛夷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辛夷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将辛夷滤嘴卷烟与空白样进行对比分析;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用超声波萃取方法对收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分析烟气中的常规成分(烟碱、焦油、水分),并用GC/MS联用仪定量、定性分析烟气化学成分;与空白样对比,辛夷滤嘴卷烟对烟碱、总粒相物、焦油量有降低作用,降低率分别为8.14% 、12.62%和14.54%;对烟气中的一些有害成分,特别是促癌、致癌的酚类物质的截留效果比较明显,苯酚降低56.8%,对甲苯酚降低32.8%,4-乙基间苯二酚降低50%,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降低-29.0%;结果表明,添加辛夷的卷烟滤棒能有效的降低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符合“中式卷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在卷烟降焦减害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纳米材料Al2O3,TiO2加入到卷烟烟丝中,研究了纳米材料及其加入方式对卷烟焦油和C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干法加入到烟丝上,降低烟气中焦油和CO含量的效果较为明显,其中纳米材料Al2O3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而纳米材料湿法添加到烟丝中的效果不明显,对卷烟感官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滚筒干燥工序加工强度对烤烟烟叶感官质量作用特点,得到滚筒干燥工序加工烤烟烟叶的适宜条件,以国内外主要烟叶产区的烤烟烟叶为试验材料,在滚筒干燥设备性能范围内通过参数组合的方法设置不同的加工强度,采用对比评吸法比较不同加工强度条件下的烤烟烟叶感官质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滚筒干燥工序加工强度的增大,烤烟烟叶香气风格变化的样品比例逐渐升高;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细腻程度、刺激性、干净程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香气质、香气量、杂气、细腻程度、刺激性、干净程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在加工强度2(筒壁温度130℃、热风温度90℃、排潮风门开度80%)最高,分别为54%、29%、69%、65%、30%、35%;浓度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在加工强度3(筒壁温度150℃、热风温度100℃、排潮风门开度60%)最高,达到19%;干燥感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降低,最高达到15%;劲头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均小于3%;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各指标变差的烟叶样品比例逐渐升高。在加工强度1~2(筒壁温度115~130℃、热风温度80~90℃、排潮风门开度80%~100%),感官质量保持不变与改善的烟叶样品比例显著大于感官质量变差的烟叶样品比例,滚筒干燥工序在加工强度1~2设置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烤烟烟叶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调制方式对茄芯和茄衣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品质的影响,以传统茄芯品种什烟1号及当地主栽茄衣品种德雪3号为材料,设置晾制、晒制及烤制3种调制方式,对调制后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感官质量及TSNA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雪茄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在烤制条件下较高,晾制和晒制导致这些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茄芯经晒制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为877.87μg/g,而茄衣则在晾制后含量最高,为1020.40μg/g,2种雪茄烟叶均在烤制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最低。茄芯和茄衣烟叶均以晾制后的TSNAs(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最高,分别为2058.29和2044.75ng/g,烤制可显著降低2种类型雪茄烟叶的TSNAs含量。茄芯和茄衣烟叶的生物碱含量经晒制后显著降低,且以晾制后最低,烤制后生物碱降低幅度较小。2种雪茄烟叶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在烤制后最低。感官评吸结果表明,茄芯烟叶以晒制方式调制的烟叶质量最好,茄衣烟叶则以晾制效果最佳。因此,茄芯烟叶在晒制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协调,香气成分优良,抽吸品质较好,有利于实现优质低害。茄衣品种德雪3号则在晾制条件下香气浓郁,评...  相似文献   

13.
移栽期对红土晒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红土晒烟适宜的种植期和收获期,初步了解红土晒烟适宜的气候环境,设置不同的移栽时间,通过比较不同移栽期烟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红土晒烟的生长速度、生育期、产量、产值、内在化学成分以及香气品质都有影响。通过调整不同移栽时间,可以使烟株生长发育在较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使其特点得以充分展现,从而为生产优质红土晒烟营造良好客观条件。试验认为在云南保山潞江坝的自然气候环境下,选择在1月上旬移栽,烟株大田生育期适中,烟叶成熟时间较集中,利于调制,不仅产量、产值高,香气品质也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四川省什邡市晾晒烟区气候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四川晒黄烟区农业气候要素年变化规律和特征对优质烟叶生产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笔者系统分析了四川省什邡市近30年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主要气候因子变化趋势,研究了当地烟草生育时期和烟叶调制时期主要气候因子对烟草生长和烟叶调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什邡晒黄烟区近30年温度逐年升高,降雨量逐年增加;日照时数变异幅度较大;从总体来看,温度、降雨量以及日照时数等主要气候因子可以满足优质烟叶生产要求,但是在烟草生育时期明显存在温度过低和降雨偏少的问题,在烟叶调制时期又存在日照时数太少和降雨量过多的问题。因此,根据该地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和特征,适当调整栽培措施,可使烟草各生育时期处于更有利的气候条件下,提高优质烟叶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占整株烟叶的1/3,上部烟叶一般烟气浓度大,香气量足,如果成熟度好,刺激性小,则可成为卷烟工业的主体原料,能够显著提高其工业可用性,较大程度改善卷烟工业烟叶原料供应结构。笔者对郴州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烟区气候特征、主要气候因素、气候适应性等。探讨了烤烟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措施。讨论了影响郴州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问题,如早花、连作障碍、高温逼熟、成熟度偏低等。提出了提高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卷烟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卷烟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中氨的影响,采用不同叶组配方卷制卷烟,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其主流烟气中氨的含量。结果发现,烟叶产地、烟叶部位和三丝(膨胀丝、梗丝、薄片)掺兑比例对主流烟气中氨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烟叶氨的释放量整体水平比国外烟叶低;中下部烟叶氨的释放量较小;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薄片掺兑量与氨释放量显著相关。提高国内烟叶、中下部烟叶、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薄片的使用量,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卷烟工业企业较高等级紧缺烟叶原料使用需求,提高较低等级非紧缺烟叶原料配方使用比例,优化烟叶库存结构,[方法]以三类卷烟为试验材料,将其制丝工艺由传统叶片加料转换为叶丝加料工艺,在叶组配方中增加不同比例较低等级非紧缺烟叶原料使用比例,并针对性地增施不同比例香精,测定和比较制成的卷烟产品质量风格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将三类卷烟的制丝工艺由传统叶片加料工艺转换为叶丝加料后,卷烟产品感官质量风格得到强化和提升;在叶组配方中掺入5%比例的较低等级非紧缺烟叶原料制成的卷烟产品感官质量风格保持稳定,但随着叶组配方中较高等级紧缺原料使用比例的降低,较低等级烟叶原料使用比例的增加,卷烟产品感官质量风格呈逐渐弱化和变差的趋势;通过在叶组配方中掺入15%比例的较低等级非紧缺烟叶原料,同时提高香精施加比例的10%,能够使得叶丝加料工艺制成的三类卷烟产品感官质量、物理质量和烟气成分保持稳定,较高等级紧缺烟叶原料使用比例降低13.1%。[结论]因此叶丝加料工艺的应用能够降低卷烟工业企业较高等级紧缺烟叶原料配方使用比例,提高较低等级非紧缺烟叶原料配方使用比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重庆烟区 K326上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K326’上部叶烤后烟质量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试验通过利用‘K326’同一成熟度的上部叶,设定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工艺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表现最好,最利于重庆烟区‘K326’上部烟叶的烘烤,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降低,且总氮含量、糖碱比值处于适宜范围内,淀粉含量最低;其烤后烟在经济上表现佳,中上等烟比例达68.5%,均价达13元/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