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沙丘类型对柠条林春尺蠖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沙丘类型对春尺蠖在柠条林发生的影响,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地区,选择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半流动沙丘3种生境,研究了春尺蠖在3种生境柠条上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沙丘柠条上春尺蠖的发生存在显著差异,半固定沙丘春尺蠖发生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固定沙丘和半流动沙丘,3类生境中春尺蠖的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为147.00、28.67、0.37只/株,被害株率分别为99.67%、64.67%、1.33%。通过对春尺蠖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植被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柠条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与土壤粉粒含量、土壤生物结皮盖度和柠条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沙粒含量、柠条冠幅、柠条株高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沙漠区春尺蠖的发生与土壤表面的稳定性、土壤深层水分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春尺蠖是阜康市主要的食叶性害虫,具有暴食性和随气温变化的突发性,是危害阜康市人工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春尺蠖暴发周期逐渐缩短,发生面积逐渐扩大。2014年,阜康市林检局根据春尺蠖虫情测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利用飞机喷洒苦烟乳油防治3~4龄春尺蠖,取得了99%以上的防治效果。一、作业条件1.飞机喷药本次防治采用蜜蜂M4超轻型飞机,该机最大  相似文献   

3.
对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 )卵块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应用平均拥挤度指标、扩散指数等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 等2种回归模型法对春尺蠖卵块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和检验,并根据Iwao模型参数建立春尺蠖卵块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及防治界限。结果表明:春尺蠖卵块在罗山柠条林呈聚集分布特征,分布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群。引起聚集的原因主要是春尺蠖的自身习性,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春尺蠖在哈尔滨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确认了春尺蠖在哈尔滨的生活史和各个发生期的时间,并通过物候观测确定了春尺蠖各个时期的发生与哈市常见的各种植物物候之间的关系,为春尺蠖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药剂的实验选取对春尺蠖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春尺蠖在哈尔滨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确认了春尺蠖在哈尔滨的生活史和各个发生期的时间,并通过物候观测确定了春尺蠖各个时期的发生与哈市常见的各种植物物候之间的关系,为春尺蠖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药剂的实验选取对春尺蠖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蓟县春尺蠖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春尺蠖在我县连续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去年春尺蠖虫情比较严重,有的乡镇的部分地块树木的叶子全部被春尺蠖吃光,严重影响了林木正常生长、防护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经过对该虫认真观察和研究,掌握了其发生、发展和危害规律,摸索出了防治春尺蠖虫害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碑店地区杨树春尺蠖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年河北省高碑店地区杨树春尺蠖传播十分迅速,呈现加重趋势,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通过调查,理清了高碑店地区春尺蠖传播规律特点,在分析春尺蠖在高碑店地区杨树大面积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春尺蠖是嘉酒(嘉峪关、酒泉)地区林木果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不是理想的防治办法。通过春尺蠖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春尺蠖试验,证明使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春尺蠖效果显著,确定了病毒防治春尺蠖有很好的效果,为指导我区乃至周边地区今后春尺蠖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春尺蠖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147-148
针对目前天津地区森林主要病虫害——春尺蠖的生活习性,按照其不同生存时期,介绍了防治春尺蠖的方式方法,包括农药防治、树木保护、人工摘除、培育天敌,从而有效控制春尺蠖的生存条件和繁殖,进一步达到保护林木,提高林木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迁安市春尺蠖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个别乡镇树木的叶子全部被春尺蠖吃光,大大削弱了林地的防护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严重影响了迁安林业的发展。笔者经过对该虫认真观察和研究,总结了春尺蠖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出防治春尺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稻田灰飞虱暴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引起稻田灰飞虱暴发的原因,为其防治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方法]从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水稻品种、气候条件、抗性问题及天敌因子等几个方面分析稻田灰飞虱暴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我国稻区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的演变为灰飞虱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感虫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灰飞虱对温度适应能力的增强、长期不合理用药引起的抗药性的提高及天敌种群数量的减少是导致稻田灰飞虱暴发的原因。防治对策方面,建议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科学采用化学防治把灰飞虱暴发的态势压下去,并积极应用种植抗虫品种、推广翻耕麦、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结论]该研究为稻田灰飞虱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冬季罕见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玉莲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9):75-79,84
利用基本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甘肃2008年12月2~3日寒潮天气爆发的成因和物理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过程主要是在大气环流调整过程中由乌山脊崩溃、横糟转竖造成的;地面冷高压的加强南下是引发寒潮爆发的重要原因;西伯利亚低涡发展南下对寒潮的爆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温度平流、高空急流、垂直速度以及锋生函数等物理量在此次寒潮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好的表现;EC、T639和T213数值预报在此次寒潮过程预报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部粘虫 (MythimnaseparataWalker)年发生第二代成虫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 ,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 ,应用回归相关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 ,用Basic语言计算机程序计算并进行分析与拟合 ,提出了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烟粉虱在江西棉区大发生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2007年烟粉虱首次在江西棉区棉花上大发生的特点及其成因,全国性烟粉虱大发生提供了侵入虫源、大棚温室的发展具备了大突发越冬虫口、棉农缺乏对烟粉虱的认识和防治是2007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春季粘虫发生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东部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一代成虫迁飞期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应用逐步回归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用Basic语言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了计算、分析、筛选、组建多元回归方程式并与历年数据拟合的过程,提出了吉林省春季粘虫的发生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吉林省粘虫发生危害期的部分田间调查结果、春季应用糖醋酒诱蛾剂获得的地面测蛾量的数据及吉林省各地一代、二代粘虫发生危害的记录,阐述了近20年吉林省粘虫发生的种群动态及为控制粘虫危害所采取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措施,提出了控制粘虫危害急需改进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准确开展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报,科学合理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方法]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具有影响的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赤霉病致病日,计算赤霉病感病期间逐日诱发修正系数、赤霉病致病日的持续时间诱发修正系数,建立促病指数模型,判别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适宜程度及发生的等级。[结果]经过42年资料的拟合、验证,模型能够准确判别出气象等级为4级(即赤霉病不流行)的年份。拟合的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在1~3级的年份各地均超过90%,误差1个等级的占24%~38%,误差2个等级的占0~9%。2007年动态试报结果与实况相符。[结论]该方法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年的发病程度,可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隋东  刘凯  李大为  韦涛  祖歌  曹志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38-19640
2010年5月2日,沈阳南部出现了2010年首场雷暴,虽然此次雷暴没有给沈阳地区带来严重的雷电灾害,但由于没有准确地预报出雷雨天气,预报服务效果较差。对此次雷暴天气过程漏报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中尺度分析技术做了雷暴潜势分析,为雷暴潜势预报提供技术指标和着眼点。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漏报原因是:前期地面气温持续大幅度偏低,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解释分析数值预报产品能力有待提高;在此次过程中T639模式预报结果优于日本数值预报;应加强对中尺度分析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和掌握茶园小绿叶蝉大发生的规律和更好地进行综合防治, 1988 -2003年先后在滇南西双版纳大渡岗茶厂和思茅新星茶厂选定固定观测区,进行定点、定人、定时及统一方法的系统监测。对思茅新星茶厂观测区连续 13年 (1991-2003年)的系统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其地区性大周期变动呈现出明显的“U型变动”。1991 -2001年两虫口高峰间虫口量变动时间为 10-11年,此变动规律的出现,为茶园小绿叶蝉大发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5—2008年武汉市稻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005—2008年武汉市稻飞虱连续大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武汉市有效地控制稻飞虱早发、高发、暴发势头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虫害损失,同时也为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