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海水养殖现状与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浅海、滩涂广阔,约有可养面积2000万亩,海水可养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作者搜集大量文献,围绕我国海水养殖生产发展现状、发展战略研究等进行概述和初探,最后对我国今后海水养殖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海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养殖模式,也是我国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主要以养殖虾、蟹等甲壳类为主。近些年发展极为迅速,养殖总产量及面积持续增长。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几近空白,相关技术研究滞后,管理对策缺失,导致海水养殖海域乃至整个近海海域水体水质恶化,赤潮、病害等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养殖用水资源匮乏,渔业产量和品质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与排放  相似文献   

3.
海水鱼类养殖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由藻贝虾养殖过渡到鱼类的养殖,而其代表性的养殖方式-浅海网箱养殖又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向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养殖设施的完整性和养殖方式的集约性方向发展。因此,发展海水网箱将是我国扩大养殖区域,增加养殖面积的主要作业方式,也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新的潮流和新的增长点。本文就象山县如何开拓利用象山港浅海资源、发展海水网箱养殖,谈几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正处于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我国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沿海池塘和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各沿海海区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海水养殖系统,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环境友好型循环海水养殖精养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水网箱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海水网箱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起始于1970年代,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各种类型的海水养殖网箱总数已超过100万个,其中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有3000多个。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有30多种,年产量约30万吨。海水网箱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健  李吉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7-119607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出不稳定、营养物质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海水养殖虾蟹良种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机制解析,研发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营养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搭建养殖信息采集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创建生态工程化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系统高效可持续产出,是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经过三次浪潮的推动,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海带、对虾和扇贝为支柱的海水养殖业。以海水鱼类养殖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正蓬勃兴起。由于长期以来存在重发展轻质量,重规模轻管理的倾向,海水养殖业中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问题逐渐被暴露出来。发展海水养殖清洁生产、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构建环境友好海水健康养殖体系是推进我国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水养殖疾病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的迅猛发展,疾病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已成为制约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当前导致海水养殖病害发生和流存的根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从改进养殖模式、使用中药免疫增强剂和开展渔用疫苗的研究、加强遗传育种和良种选育、健全病害防治网络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海水养殖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海水养殖优良品种选育和引进的现状与发展战略(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海水养殖育种和引种的发展战略 对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种子工程”已经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为加速我国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培育工作的进度,建议今后工作重点:1、建议由权威领导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制定面向整个产业的海水养殖良种选育和引进计划,按产业发展的急需程度,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分期分批分层次实施。合理地调配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资源优势,把育种变为行业内专家和群众共同参与的行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实现海水养殖生物的良种化,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逐步走上健康、稳定和持续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历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洋鱼类为代表的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之后,海水养殖业迎来了以海参为代表的第五次浪潮。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业正朝着多品种、多元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海参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海参养殖方式:围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室内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12.
宋林生 《水产学报》2023,47(11):119412-119412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陆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蓝色粮仓"的提出和构建对于缓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广袤的海域和海产品需求的增加为"蓝色粮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生态脆弱性、库存量不稳定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海水养殖业是"蓝色粮仓"构建的基础部分,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保险,为海水养殖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和融资支持,对推进"蓝色粮仓"建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认为应将海水养殖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加大海水养殖保险的创新力度和扩大保险责任范围;构建完善的巨灾分散体系以及加强海水养殖保险队伍的建设等来助推"蓝色粮仓"建设。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扇贝等重要养殖种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海水养殖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产量已占海洋水产总量的34.6%,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性能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国家确定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扇贝、鲍鱼、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多倍体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海水养殖将优先发展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水养殖经历了以海带养殖、对虾养殖和扇贝养殖为代表的三次养殖热潮后,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成为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海水养殖业历史较短,生产经验较少,基础研究薄弱,因此,海水养殖标准化工作也相对薄弱。据2003年水产行业标准体系的评估,我国现行海水养殖标准数量还不到应有标准数量的5%,这还不包括与海水养殖相关的渔用饲料专业、水产品加工专业、水生动物防疫专业的标准。现行标准中也有部分标准标龄较长,技术陈旧落后,已不适应当前养殖生产需要。急需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精力,进行深入的基础性研究,迅速制定海水养殖所急…  相似文献   

16.
吴齐  周斌  李萌 《河北渔业》2024,(1):38-41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现代渔业发展要求,基于黄骅市海水养殖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产种业发展滞后、海水养殖模式落后、养殖结构不合理、海水养殖产业化及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布局养殖规划,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做优做强水产种业体系,丰富海水养殖种类,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优化养殖产业结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相应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参养殖产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海参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我国海参养殖存在着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比如养殖技术不到位,养殖成本过高等,这些问题都会限制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现分析海参养殖现状的相关文献,对目前我国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做出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池塘养殖、滩涂贝类养殖及海上筏式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三大主要养殖方式。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虾的大规模养殖开始的.其间经历了对虾低密度养殖→对虾高密度养殖→两茬低密度养殖→多品种生态养殖的发展轨迹。循着这一演变轨迹可以发现,不同的养殖模式对海水池塘的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态效益又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拟从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对虾池塘养殖的几种模式作一粗浅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的发展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海水养殖废水的排放量已超过陆源污水,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减少疾病传播,海水集约化养殖废水经处理后方能排放入海已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加强在多种处理工艺优化组合及海水养殖废水的再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海水养殖的现状,结合盐业生产的特点,实行一水多用,按照清洁、安全生产的要求生产无公害水产品,达到养殖废水综合利用零排放的目标,对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虾、贝类是江苏省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发展前景较好,对该省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开展了海水一水多用综合养殖海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推动江苏省盐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海水养殖生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