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汕尾市红卫管区原是红卫渔业大队,是我国较早实行以船核算的单位。几年来,管区的渔业生产力迅速发展,渔船由40只、载重2250吨、总功率6666马力增加到96只、载重5961吨、总功率3.52万马力,深海双拖渔船平均单船达890马力,1000马力以上的渔船有12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1992,(6):7-12
拖网作业产量占我省海捕总产量的60%以上,一直是我省海洋渔业的重心所在,其中,群众渔业近年发展起来的600余艘单船主机功率294千瓦(400匹马力)以上的机拖渔船,由于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已成为我省海洋渔业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大一部分大功率机拖渔船的网具技术水平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固有生产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沿海单船拖网生产发展很快。1995年乳山市40—60马力渔船已全部进行单船拖网生产。同等条件下,甲船拖网生产与双船拖网生产相比,单船产量增加38.5%,产值增加57.4%,而费用降低6.3%。因此说,单船拖网作业具有效益高、费用低、操作灵活等优点,深受广大渔民的欢迎。本文以40马力渔船为例,将小马力渔船单船拖网技术介绍如下: 一、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4.
青鳞鱼网是莱州市沿海的一种传统网具,属于小型的浅海流刺网。全市现有20马力和12马力青鳞网船400只,以前专捕青鳞鱼,生产不太稳定。自1987年春季,刁龙嘴港有20只20马力船开赴羊角沟外海试捕黄鲫鱼,效果较好。连续三年,每年春季作业40天左右,平均单船兼捕黄鲫鱼2.5—3.5万斤,产值2—3万元,超过同  相似文献   

5.
我省一九八。年以来,海捕渔船马力增加一倍多,去年底达171万匹,主机马力由原来每总吨配2匹,而现在增至6匹,马力不断增大,致使油耗大幅度增加。而全省计划年供油量仅10.9万吨约为年马力需油量的24%,绝大部分渔船靠议价油,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因耗油成本占生产成本约70%,故直接影响渔业的生产效益,为缓和渔业能源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6.
我区渔业大队普遍存在船大、马力小的问题。发展渔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必须增大马力,改装6160型和6135型两类型机。1980年全区改造旧机42台,增大2980匹,其中6160型135匹马力改为250匹马力10台,185匹改为250匹22台。根据6160A-1、A-12、A-13型135—185-250匹马力船用主机零部件符合“三化”要求,绝大部分零部件是通用的。只要对活塞、凸轮轴、机油冷却器、进排气管道、机油管道、射油泵等部分需要零件作相应的修改,增加如增压器支架、机油精滤器等必要零件即可。  相似文献   

7.
<正> 黄骅市有55公里的海岸线,号称“百里长街”,歧口镇歧口村位于其最北端。歧口村是一个拥有2000户近7000人的渔业村,共有渔船126只,渔船总吨位5070吨、14090马力、各种渔网11730片。海洋捕捞年产量3560吨左右,捕捞产值2000万元。渔区实行船网渔具下放、单船核算经营的生产责任制后,激发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热情,生产水平有较大蝠度的提高。但这种以单船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船只生产势单力薄,对生产的风险承受  相似文献   

8.
目前,海康海洋渔业深海机拖渔船单船功率.已从六十年代的80马力发展到730马力,单机最大功率达到412马力;刺钓作业渔船从六十年代的20马力发展到300马力.最大单机功率达到150马力。海洋捕捞作业渔船多数是使用国产柴油机,少量深海机拖渔船在近年来使用重庆引进美国“康明斯”NTA-855-M机型,和河南洛阳引进西德(MWM)曼海姆TBD234V8机型,  相似文献   

9.
对虾流网     
金县沿海渔民,近年来对锚网进行了多次改革,逐渐发展为专捕对虾的对虾流网。这种网具保留了锚网的优点,充分利用了锚网作业的原有船只、网具材料;改革了锚网作业的一些缺点,成为小型船只捕虾的较好网具。1978年秋汛,金县大李公社城子大队13只机帆船(20—40马力),在辽东湾作业,单船产量最高达19600斤,低的也达9000斤。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课题组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江津段43艘渔船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渔船单船年捕捞量平均为1 868±62.49kg,单船年捕捞收入平均为50 876±1 954元;单船年生产支出平均为23 872±2 478元,单船年捕捞收益平均为23 872±2 478元,人均6 586元。调查表明,捕捞生产对保护区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其主要目的仅是维持不足1万人的生计;靠禁渔期补助来补偿渔民的效果不容乐观;转产转业是渔民从保护区退出的最佳选择;保护区渔民的退出应该统一实施;渔民期望的转产转业补偿资金为15~27万元。  相似文献   

11.
据苏联《工业捕鱼》快报1975年7、 8期报道:日本鱿鱼诱钓渔业发展到今天,所用的渔船最大吨位已超过100登记吨位。诱钓渔船装备的发动机是750匹马力的6M26KGHS 型柴油机,尚有二个270匹马力 YMG-220型辅助柴油机,它们与220千伏·安的发动机相联。一个柴油发电机  相似文献   

12.
舟山地区大机拖虾生产都是利用钢管固定网口水平扩张,单船拖一顶网作业。随着作业渔场水深增加,作业渔船的吨位、马力也在相应增大,从而使拖虾网的规格、浮沉力及纲绳的配置也日益增大。拖虾网发展较快,改进较多,各地渔民都有不同经验。一般认为:多只袋比单只袋好,一是提高了网  相似文献   

13.
利用底层流刺网春汛捕捞黄姑鱼,在龙口市沿海已延续生产多年,效果一直很好,每年4月中间,约有300多只小马力渔船投产。在石岛、烟威渔场,生产不足一个月时间,单船一般即可捕获黄姑鱼2000余公斤,创产值约2.5万元,产量稳定,效益较高,深受渔民欢迎。  相似文献   

14.
李守刚  孟伟 《齐鲁渔业》1995,12(6):40-42
采用单拖作业捕捞地方性,区域性小型鱼虾类,比双拖综合经济效益提高406以上,本文介绍了40马力单船拖网的渔具渔法,1995年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渤海莱州湾海蜇资源出现了明显回升趋势,为充分利用这一渔业资源,从1988年秋汛生产开始,山东省莱州市全面推广应用三重流刺网捕捞海蜇技术,经过不断改革渔具渔法,捕捞效果十分明显。1991年秋汛生产中,全市共捕捞海蜇(商品规格)一万余吨。以40马力渔船为例,仅捕捞海蜇一项,平均单船总收入9万元左右,最高者收入达14万元。  相似文献   

16.
251号和219号渔轮,是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第二渔轮队一对二百一十匹马力的渔轮.这对渔轮虽然小,生产却很出色.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其中有四年超额完成丰产船指标.一九六三年捕鱼一千九百五十吨,单位产量比公司所有渔轮平均单产高百分之二十八以上.全年绝对产量也超过公司三百五十匹马力以上的大船,是公司生产上的冠军.鱼货质量也高,曾经多次受到供销部门的表扬.在节约物资、降低成本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六年共上缴利润九十九万多元.一九六三年上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渔业机械生产的发展,无锡市郊区各渔业场队,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使养鱼生产的主要环节,逐步实现了机械化。1983年,该市鱼池面积已达1.6万亩与1978年相比增加8,400亩,每亩鱼池的渔业机械动力也由0.46匹马力提高到1.2匹马力。池塘养鱼的产量,由348万斤增加到1,450万斤,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8月对环黄渤海三省一市沿海一线的拖网渔具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型式、渔场、渔获物组成、渔具结构、渔船数量及分布等现状。结果表明:黄渤海区三省一市在册拖网渔船12 358艘,其中110.3kW(150马力)以下渔船约占70%,而110.3kW以上渔船只占30%,拖网渔船数量随渔船功率增大而减少。网具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型式:单船桁杆型拖网、双船有翼单囊浮拖网、单船有翼单囊底拖网。黄渤海区拖网总船数量巨大,严重破坏近海渔业资源,渔具选择性差,渔具标准缺失较多,科研滞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洋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渔轮不断更新,单船马力、拖速、网具都在不断增大。渔轮起吊设备在海上操作,时常由于海况因素引起超负荷工作,导致五金属具、索具损坏,吊杆吊弯,吊杆支座下沉等严重事故。为了摸清起吊渔获物时,载荷随风浪不同的变化情况,我们对600马力拖网渔轮在风浪状态下作业进行了实况测试。  相似文献   

20.
海洋捕捞业是辽宁渔业的主体。全省拥有捕捞渔船2.7万艘、总马力70万匹,从事捕捞渔业劳动力10万人。 纵观辽宁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历史,综合分析目前所面临的形势,问题是很严峻的:一是机动渔船发展失控、近海资源破坏严重。80年代以后,辽宁省机动渔船与马力增加,不但捕捞产量不是同步增长,而且马力单产呈下降趋势。这就说明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再从1994年渔船数量分析看,小型渔船比例大:22马力以下的渔船占总船数的80%;40~120马力占18%;135马力以上占2%,其中200马力以上仅占0.9%。这就表明,辽宁省两万余艘小型渔船拥挤在沿岸、近海渔场竞相捕捞,不但加大了对近海渔业资源的破坏力度,而且造成渔场秩序混乱。二是渔船在外海捕捞能力在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