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改土种棉花,头年采取育苗移栽是与天争时,与地争利,趋利避害,夺取当年改土当年丰收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湘北洞庭湖滨的南县,随着棉田布局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不少社、队实行稻棉轮作,获得稻棉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综合防治是植保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各地的病虫害种类和农业生态系的不同,综合防治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本地区棉虫综合防治的途径,在以往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拟订了一个主要棉虫综合防治的意见,1979年在南通县五总公社七大队和刘桥公社二大队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一、设想和方案五总和刘桥两公社均属稻棉轮作地区,主要作物有稻、麦、棉,其次是蚕豆、玉米和绿肥。耕作制度主要有麦稻稻、绿稻稻、麦稻、麦绿夹种套种棉花等几种。近年来棉花育苗移栽面积逐年增加,部分棉田采用麦  相似文献   

3.
稻棉轮作制度,在我省解放前种中棉时代,个体农民在小面积上有这种种植习惯;群众对稻棉轮作的好处体会很深,表现在不仅可以调节水利、肥分和劳力,减少杂草和病虫之为害;而且可以使有关作物都能增产,提高经济收益。譬如崇仁、临川群众认为稻棉轮作对水稻、棉花、大豆、红花四利,这些看法,都是通过他们的长期实践所留下的深刻概念。解放后我省换种改良棉,而且植棉面积历年来均大有扩展,稻棉轮作面积的比重,随棉田面积的扩展而增加,成为我省发展棉花的唯一方向。但根据各地实践证明,稻棉轮作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育苗移栽面积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在棉花育苗移栽的基础上,研究示范和推广了移栽地膜棉,目前移栽地膜棉面积占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的60%以上。由于移栽地膜棉和露地移栽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江苏省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1996~1998年三年全省平均单产皮棉达1129.5kg·hm-2,并在生产中出现了移栽地膜棉每公顷皮棉超1875kg,露地移栽棉亩产皮棉超1500kg的高产示范方。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棉花育苗移栽的关键配套技术仍是我省棉花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支撑。本文是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编制的“棉花育苗移栽亩产皮棉100~125 kg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成为全国棉区提高单产,实现粮(油)棉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发展很快。八一年,江苏省已发展到五百零八万亩,占全省棉田的一半以上;上海市发展到一百零四万亩,占棉田的百分之六十;山东、河南育苗移栽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湖北、浙江、湖南等省一些主要产棉县也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不少高产社队都以育苗移栽当家。八二年各省、市又有进一步发展。我省除少数棉区搞得较多外,多数棉区尚未推广,八二年全省育苗移栽面积还不到植棉面积的百分之十。为了大力提高我省棉花单产,今后我们应该把发展育苗移栽作为普及科学植棉的主要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麦后移栽棉前茬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小麦品种徐州8785可作为江苏里下河稻棉轮作区小麦后移栽棉前茬利用。在本研究同等条件下,以徐州8785作前茬的小麦后移栽棉综合经济效益略高于对照大麦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的总果节量及成铃数、成铃强度都低于大麦后移栽棉,这是其单产低于大麦后移栽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我区薄膜育苗面积发展较快,达45万亩左右,占总棉田60%以上,1978年和1979年的棉花产量分别较上年增产二成三和二成半,连续跨了两大步。1979年全区棉花平均亩产127斤,是七十年代产量最高的一年。随着薄膜育苗面积的扩大,在育苗移栽技术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苗床应用假植蹲苗技术,提高了棉苗素质,有效地解决了移栽花栽后缓苗和晚茬争早发的矛  相似文献   

8.
我县自1983年以来,以种植抗病品种中棉12号为主,结合轮作换茬、无病土育苗移栽等综合防治措施后,控制枯萎病蔓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无病土育苗移栽试验和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1、对发病的影响。试验设无病土制钵与有病土制钵(对照)二个处理,都用40%的多菌灵胶悬剂浸种。通过调查,8月20日播种到三叶期(4月17日),对照的棉苗开始发病,4月28日,病土育苗的棉苗有20%  相似文献   

9.
基质育苗移栽棉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Bt基因中熟杂交种中棉所57为供试品种,探讨了在盖地膜和不盖地膜条件下,基质育苗移栽棉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及露地直播棉相比,棉花黄萎病、早衰及铃病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在不盖地膜和盖地膜条件下,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苗移栽棉的黄萎病发生均减轻,其中,在不盖地膜条件下,差异可达显著水平;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比,基质育苗移栽棉还表现早衰的发生减轻,8月中旬以后可达显著水平。与露地直播棉相比,在不盖地膜条件下,8月25日基质育苗移栽棉的黄萎病病指显著降低,两者之间早衰差异不显著。基质育苗移栽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及露地直播棉之间,铃病的发生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市稻棉轮作棉田约占总棉田面积的2/3,但皮棉亩产仅50公斤左右,对全市棉花平衡增产影响很大。大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稻棉轮作地区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不配套,表现为前期发苗迟,中期旺长,后期早衰。针对这一问题,1984~1986年,在稻棉  相似文献   

11.
营养钵育苗移栽是解决油棉连作双熟制棉田换茬时争时抢地矛盾确保油棉双丰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棉花一播全苗、健壮早发、早熟优质丰产的有效措施。 1 就地选好留足苗床地,狠抓营养钵质量冬季就要选好留足苗床地,为了移栽方便,最好是就地育苗。在大田(地)中选择  相似文献   

12.
太湖县属沿江丘陵棉区,光热资源丰富。90年代以来,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得到了全面普及,但由于5、6月份棉花移栽后,常常遇到干旱少雨天气,造成棉苗晚发,不能早发争高产。近两年来,开始进行移栽地膜棉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公司于2005年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发明的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技术,在大面积示范取得成功后。2006年又在安庆市开发区开展了棉花工厂化育苗示范,利用电动控光、控温、控湿的现代化日光温室进行基质育苗,建筑面积2333m2,苗床净面积1100m2,其中二次育苗230m2,合计面积1330m2,出圃棉苗计48万多株,移栽大田24hm2。按一次育苗计,温室建筑面积与大田移栽面积之比为1∶110,苗床净面积与大田移栽面积之比为1∶180。实践表明,采用工厂化基质育苗的效率高,棉农普遍反映,工厂化育苗和裸苗移栽棉花节本增产增收的效果好,受到欢迎。1熟悉温室结…  相似文献   

14.
大麦后移栽棉(简称麦后棉)是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两熟制度。随着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全面推广,这一种植制度发展较快,目前麦后棉已占全省植棉面积的87.0%。实践表明,这一耕作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5.
棉花育苗移栽是一项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措施,在邓州市移栽棉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但近几年来,移栽棉早衰已成为困扰棉花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实现棉花早发不早衰,通过几年的实践和试验观察,笔者对早衰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里下河棉区地膜移栽棉的增产效应研究徐红兵,李秀章,徐立华,何循宏,陈祥龙,杨德银(江苏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范正辉,屠美英,袁春云(江苏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2257007)里下河棉区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境中部,属于稻棉轮作区,土壤为水稻土类型,...  相似文献   

17.
查楷 《江西棉花》1989,(2):24-2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有多年的历史,经多年生产实践,大面积推广已获得成功。为夺取棉油双高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增产的作用。我县自1982年以来,移栽棉花面积逐年扩大,1988年达11万亩。移栽棉花普遍表现增产,据调查,其中效益显著,增产幅度大的地块约占移栽面积的60%以上,增产幅度在20—40%的有30%左右的移栽面积,增产幅度在5—15%左右的只有10%左右的移栽面积,与直播棉花产量相等或略有减产。为什么移栽棉花比直播棉花高产呢?主要是移栽棉花有不同的生育特(?),移栽棉花表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育苗移栽棉在全国主要棉区迅速推广。江苏省1983年已扩展到744万亩,占全省总棉田面积的6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但随着棉田复种指数的提高,茬口和前茬配置方式的改变,棉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地影响了育苗移栽优势的发挥。因此,如何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发挥移栽棉的优势,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大面积生产考察,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改革麦(油)棉两熟套种为两熟连作,解决三争(争地、争光、争季节)矛盾,夺取粮(油)棉双高产的成功经验。我县从一九五八年就开始试验推广,可是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群众反映:我们做的不是营养钵,是“钢钵”“铁钵”。为什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在我县推不开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有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但主要还是丘陵红壤土质粘性重、钵土配料困难,干了松散易破,湿了板结发僵。同时,  相似文献   

20.
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走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走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走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走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走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走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