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以人工湿地为构建单元建设城市生态公园,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公园构建的总的指导思想、构建的主要原则及设计路线,并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多重效益。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因具有较多优点,在我国将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实践中,结合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管理经验,对植物在人工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及从中所产生的作用和生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了布哈河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调查规划设计,总结了布哈河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公园定位和建设目标,分析了其水体污染的治理规划、湖泊规划、人工湿地布局规划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湿地公园的建设已经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在蓬勃发展。到2009年1月,已经建设和获得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达到68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为3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30个。但是由于对湿地公园的理解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使得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为了使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本文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目标,国家湿地公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总体布局、规划设计以及主要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11,(11):10-12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上庄镇上庄水库北岸.属典型的北京西北郊人工修复湿地。翠湖湿地的开发建设工作始于2003年.项目以保护为前提.以修复为手段,将建成人工湿地景观特色为载体的公园.一方面具有科研、科普、生态宣传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休闲、游览、观光的需求,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文旅型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有利于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对山体原状植被通过人工造林、造景复绿进行了植栽分析,并以此为基底框架进一步总结了项目中实用型景观绿化搭配,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了维持湿地多种效益的种植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鑫 《绿色科技》2012,(6):252-253
以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例,针对目前湿地公园建设理论方面的不足,从保护和改善湿地生境入手,探讨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湿地公园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建设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以实现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湖湿地是自然湿地恢复和人工湿地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模式。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正确认识南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将有助于呼和浩特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合理决策和规划。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24日下午,忻城县林业局副局长黄国旺和林学工程师蓝承志带领笔者考察了忻城乐滩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区域。2016年底,忻城乐滩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家林业局审批试点建设。公园主体是红渡镇西北侧乐滩水电站的上游库区及下游河流,四周旁及新圩乡、城关镇和遂意乡。整个湿地公园东西宽约25千米,总面积125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80.8公顷,湿地率为70.4%。公园内有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个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  相似文献   

10.
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苍山十九峰之一的云弄峰北麓,洱源县右所镇境内。于2009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总面积1354.0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52.7公顷,是一断陷湖泊。西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以森林、灌丛、农田、湖滨、岛屿、村庄的自然与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主体,以烟渚渔村、岛屿水乡的湿地生态景观和地热温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为特色,以泥炭沼泽、高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制订了湿地生态恢复方案设计。通过功能分区确定整体布局,提出从水岸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营造等几个方面进行湿地生态恢复设计,注重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以自然生态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设计思路。通过探索当前湿地生态恢复的可实施性,以及如何将湿地生态建设与旅游景观建设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以期为今后湿地公园的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2):39-44
概述了我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对未来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判断,指出:湿地公园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托和生态教育的重要平台;湿地公园将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积累经验,部分湿地公园将成为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和发展节点;湿地公园将是我国智慧林业的试验田。同时,对我国湿地公园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加强湿地公园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湿地公园的分类分级管理,强化后期维护和有效管理;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加强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完善湿地公园的投入、经营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机制;加强湿地公园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使用;加强湿地公园与社区的合作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月亮湾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鲁中南人口密集区的城河上,公园濒临城头镇政府驻地,周边村庄较多,面临工农业生产污染的威胁。为实现公园污染的可持续防治,采取了改变农业种植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人工湿地、拦水坝、沉淀塘、湿地植物种植等多种治理措施,使河流水质得到可持续保护。该研究为河流湿地公园污染可持续治理提供了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人工修复重建型湿地的典型代表。针对湿地公园内植物构建成效,在实地调查和查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湿地公园内植物的类型、分布以及植物构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公园植物生态化管理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的要点,从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植物配置特点及其使用的方法及景观营造的要点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地质的条件是否优良、湿地公园的湿地水深是否适合植物的生长等。在对昭通市的湿地公园进行植物配置与建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湿地公园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以改善优化湿地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6.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长三角地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与人工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在实地调查和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及其特征,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对策,以期为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类似的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健康发展对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山西省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以及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湖南省林业厅为规范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印发了《湖南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对省级湿地公园申报条件做出详细规定,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依规设立市、县级湿地公园。值得一提的是,《办法》第四条专门指出,湿地公园建设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以所属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为主,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湿地公园建设。在今年,省林业厅将继续实行湿地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古里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湿地资源以及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湿地恢复、湿地宣传教育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影响的论述,阐明了建设大兴安岭古里国家湿地公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王霞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4):47-48,53
在简要介绍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野生植物种植区及园林植物种植区2个区域内湿地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湿地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湿地植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