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者是后驱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的肿胀。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明显肿胀,按压有凹陷,但无热痛感。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发病原因奶牛长期进行舍饲,尤其是在奶牛妊娠后期缺少适量的运动,易导致乳房血液循环不畅;而在妊娠后期奶牛胎儿明显增大,也会导致妊娠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乳房水肿;奶牛饲料单一,配比不合理,精料饲喂比例过大,饲料中钠盐、钾盐的含量过高,也可诱发奶牛乳房水肿;此外,该病还与血浆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浓度有关,雌酮和17-雌二醇可以促进乳房水肿的发生,而孕酮和17-3雌二醇可抑制乳房水肿的发生。2 临床症状乳房水肿多为4个乳区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乳房皮肤充血,整个乳房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以往对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水肿的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对围产期奶牛停止摄入钠盐,统计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以及检测围产期健康奶牛和乳房水肿奶牛的血清中钠(Na+)、钾(K+)、氯(Cl-)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限制摄入钠盐前后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2.08%,同时检测奶牛血清显示,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钠(Na+)水平为150.03 mmol/L,且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钾(K+)水平为5.12 mmol/L,与健康奶牛没有差异;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氯(Cl-)水平为112.13 mmol/L,且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试验表明,尽管不添加钠盐会使围产期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的重要原因是特殊生理时期机体钠、氯离子代谢障碍。本次试验不但验证了钠、氯离子代谢障碍引起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为本地规模化牛场养殖建议围产期奶牛不补给钠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高产奶牛产后的常发病 ,挤出的鲜乳中含有血液 ,影响鲜奶品质 ,如果治疗不及时 ,极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1 病因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奶牛乳房水肿严重 ,造成产后乳房毛细血管充血或血管破裂 ,血细胞或血红蛋白进入乳汁中造成血乳。2 临床症状病症多发生于母牛产后 1~ 3天 ,挤奶时奶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一般无血凝块 ,严重者有少量凝血现象 ;根据病情不同 ,出血乳区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出现于两后侧乳区 ,也可能出现于同一侧乳区 ;乳房皮肤红肿、充血 ,但一般无炎症变化。3 治疗一般产后牛乳房出现轻…  相似文献   

4.
乳房水肿是围产期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乳腺细胞间的组织空隙出现液体的过量积累。严重时,乳房和脐部水肿、充血,并且在外阴部和前胸可能更为明显。通常情况下,妊娠青年母牛乳房水肿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超过经产奶牛,而且青年母牛年龄越大发病越严重。乳房水肿可使动物感觉不适,并导致诸多管理问题,如机械挤奶困难、乳头和乳房受损及乳房炎等。乳房水肿严重时可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房下垂,许多临床乳房炎也是南于乳房过度水肿处理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为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奶牛在妊娠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明显增多,或者后躯静脉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种产后乳房疾病。在临床上,奶牛乳房水肿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按压时存在凹陷,但乳房皮肤不发热。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妊娠分娩后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乳房水肿一般可自行恢复,严重的乳房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很难自愈,还很容易诱发乳房炎,更为严重的造成血乳,严重威胁到乳产品品质和奶牛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妊娠后期到泌乳初期的这段时间。在此期所发生的一系列诸如妊娠水肿、乳热症、早产、胎衣不下、皱胃移位及胃炎、反刍不正常、子宫炎、卵巢囊肿、乳房炎、血酮病等,统称为奶牛围产期疾病。 行唐县畜牧局奶业协会与局畜牧兽医科技推广门诊部近两年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1.围产期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临床症状虽然差别大,但多为并发或同时发生;2.既有奶牛本身生理变化方面的发病内因,又有人为不合理饲养管理或管理粗放以及卫生条件差等外因、(如人工配种不洁、畜舍卫生差、环境噪声太大、气温突变等);3.种群遗传…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液循环,或者是后躯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肿胀。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发病率在10%左右。1发病原因1.1有研究表明,本病与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血浆雌激素与孕酮含量,摄入过量的钾,低镁血症,也与本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养殖场高产奶牛围产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在高产奶牛群和头胎奶牛群中发病率为20%~50%,头胎奶牛群中甚至高达96.0%,是围产期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乳房水肿是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性疾病,该病一般无全身症状,整个乳房或部分乳房发生水肿,皮肤紧张、发亮、无痛,似面团状。手指按压时,出现凹陷,较重的乳房水肿可扩散到乳房基底部前缘和下腹部。乳房水肿病程长时,水肿部由于结缔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水肿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不仅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还能导致奶牛产奶量的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调查研究了2015年1月-2016年10月,石河子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6 614头成年母牛乳房水肿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结果显示,确诊乳房水肿奶牛1 275头,平均发病率为19.28%,最高27.71%;乳房水肿多发生在产前,占总发病牛的67.84%。奶牛乳房水肿不仅与季节、年龄胎次、产奶量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奶牛机体血清Na、K离子的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乳房水肿多发生在奶牛的围产期.其特征是乳腺细胞间组织出现大量的液体,表现为乳房和脐部发生水肿,严重时会涉及到外阴和胸部.触诊时有明显的波动感.通常情况下第1胎的青年母牛水肿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也较严重. 乳房水肿会使奶牛感觉不适、行动不便,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管理上的困难.如:由于挤奶时对乳头、乳房的机械性刺激,使乳房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发生破裂而影响正常的奶牛生产.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水肿是围产期代谢紊乱疾病,临床症状是乳腺细胞间的组织孔隙出现液体的过量积累。严重时,乳房和腹下部水肿、充血,在前胸及外阴部、乳镜部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妊娠青年母牛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乳房水肿是一种围产期代谢紊乱疾病,临床症状是乳腺细胞间的组织孔隙出现液体的过量积累。严重时,乳房和腹的下部水肿、充血,在前胸及外阴部、乳镜部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妊娠青年母  相似文献   

14.
<正>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是妊娠牛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水肿可自行消退,严重水肿不经治疗很难自愈,并可诱发乳房炎,甚至造成血乳。第一胎及高产奶牛发病较为常见。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病因多因怀孕后期供应子宫的大量血液流向乳房或初期(特别是高产奶牛)乳静脉压增高而引起的。部分乳房畸形或心肌机能不全而又缺乏运动也可造成乳房水肿。2 临床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发生,照常泌乳、乳汁无明显变化,仅乳房呈现皮下浸润性肿胀,肿胀对称,局部皮肤紧张,发红发亮,无热无痛,指按留有压痕,稍晚则皮肤增厚、触摸坚实、发硬,较严重的水肿可波及乳房基底前端、会阴部、下腹部及四肢上部。3 治疗10%葡萄糖1000毫升、25%葡萄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乳房水肿是一种围产期代谢紊乱疾病,临床症状是乳腺细胞间的组织孔隙出现液体的过量积累。严重时,乳房和腹的下部水肿、充血,在前胸及外阴部、乳镜部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妊娠青年母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业快速发展,饲养管理方式的转变,群发性奶牛营养代谢疾病日趋严重,特别是亚临床型疾病所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和生产性能降低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高产、稳产、健康已是奶牛发展的目标,舍饲奶牛的限制性饲养和管理增加了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是酮病、妊娠毒血症(围产期脂肪肝)、产后瘫痪、爬卧不起综合症、瘤胃酸中毒、乳房水肿等疾病。  相似文献   

17.
乳房水肿是奶牛一种围产期代谢紊乱性疾病。尤其是第一胎及高产奶牛发病较为常见,一般在产后15d左右可自行消退。但是严重的乳房水肿若不经治疗很难自行消退,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持续10d甚至长达整个泌乳期。该病占临床奶牛乳房疾病的26.4%,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笔者通过中西药结合治疗临床型乳房水肿27例,康复22例,好转3例,有效率92.6%。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的围产期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为围产前期,产后21天为围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力和生产年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围产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酮病、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牛和胎儿的死亡。做好围产期奶牛  相似文献   

19.
奶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产后各15天期间,产前15天为围产期。产后15天围产后期。由于临近生产或刚刚生产过.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身体虚弱,抗病力差.是奶牛疾病的常发病高发期,一旦发病或处理不当将会给奶牛造成严重危害。笔者根据多年来技术服务实践总结出奶牛围产期常发病的监测与防治措施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理性乳房水肿是一种奶牛非感染性代谢紊乱疾病,在荷斯坦牛中发病率较高。妊娠后期奶牛的生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乳腺血流量的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受损以及组胺水平增加,从而导致了乳房水肿的发生。本文总结了与乳房水肿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营养管理不当、氧化应激水平高。乳房水肿会影响奶牛的产量,增加挤奶难度,提高乳房炎、乳房裂性皮炎等疾病继发感染的风险,情况恶化的话,甚至会导致奶牛过早淘汰,严重损害养殖者的经济利益。总之,乳房水肿会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关于奶牛乳房水肿的研究大多已经过时,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