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勇谋 《农家顾问》2004,(12):59-59
绑杀旧东家儿子 打工仔被判死刑,“包二奶”受指责 弟雇凶杀姐获死刑,贩假烟获利两千获刑又罚“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2.
对规范使用"村民"与"农民"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与“村民”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在制定政策和进行理论研究时要正确区分。要避免使用“乡村人口=农民=村民”的模式,以增加公共政策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王在标 《云南农业》2007,(12):38-38
走进广南县坝美镇堂上村委会大寨村,一派和睦景象,不少村民向笔者提起他们心中的好村官——张斌权。退伍军人张斌权被村民称为“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自从1998年退伍回乡后,张斌权致力于大寨村的经济建设,带领大寨村村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好农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既关系到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又关系到村民委员会自治权利的充分行使,直接影响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解决和消除农村“两委”班子不协调的问题和因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重庆合川市是国家规定的火葬区,相关规定村民竟不知情而继续土葬。但土葬后镇政府却收取大笔“殡改强制费”,否则挖坟起尸,使本不富裕的村民负债累累,苦不堪言。活人为死人所累,“殡改”到底“改”在哪里?大笔“强制费”又流向哪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乡城北村村民马文金家的“泗洪大枣”名气不小.家里的3亩多大枣进入盛果期,行情特别好。一亩枣年产2000公斤.平均1公斤20元.40克大如鸽蛋的能卖到1公斤40元,每亩收益3~4万元.  相似文献   

7.
2010年秋忙时节,笔者走进山东省平邑县西瑶草村时,却没有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我村多年致力于调整种植结构,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土地成了果园,果品一年四季不断,村民不再受农时制约。”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树杰说。  相似文献   

8.
黄健 《百姓》2009,(9):14-15
《十七岁不哭》时她是纯真的杨雨凌,《恋爱的犀牛》里她成了最有激情的明明,《我的兄弟叫顺溜》她变身淳朴实在的“顺溜他姐”;《白银帝国》里她又陷入了“不伦恋”的纠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陵川县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庞家川村算得上是一艘“快舰”。说起村里的巨大变化,村民异口同声:“关键是出了一个好领航人。”  相似文献   

10.
沼气,真好!     
在渝水区水西镇山下村传出一件新鲜事,该村村民李国勇家没养猪没养牛,靠买别人家猪粪作原料,却建了2个沼气池。闻后,笔者前去采访。来到李国勇家,只见他家建的第二个沼气池即将完工,此时他正在池边配合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着。于是笔者走上前去与他聊了起来。“你觉得沼气如何?”“沼气,真个好。不瞒你说,我在年初建第一个沼气池之前,还心存疑虑,担心花了钱,又不好用,可是建成后一使用,感觉特别好。”“那好在哪呢?”“好处有三。一是卫生好了。原先房前屋后垃圾乱倒,污水乱流,苍蝇、蚊子乱飞,卫生太差。现在好了,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东东 《农友》2002,(1):4-4
眼下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呼唤,其中之一便是好村官。所谓“好”,简单地说,就是公正廉洁,愿意为村里办实事,有办事能力,能带领村民走向富裕和文明。’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鄄城县什集李庄村村民刘玉成,“文化水”喝的不多。发家致富的“小九九”却算得倍儿清。他不但在种养上效益好,而且他的致富“三论”还很有哲理性。  相似文献   

13.
吕继东 《云南农业》2004,(11):33-33
当前 ,我省农村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 ,有的村相应建立了村民评议机制 ,由村民代表大会参与村政大事的事先决策、事中管理、事后监督。村民评议工作是一种新尝试 ,是村务公开工作的延伸与深化 ,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是依法治村中的新生事物。我们应该为这一制度助威呐喊 ,拍手叫好!实行村民评议好 ,好在有利于解决干部唱“独脚戏”问题 ,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村务公开只给村民提供了议政的话题 ,却没有提供参政的舞台。村政大事还是由少数干部说了算 ,由于受自身素质不高、信息不灵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不是“好心办坏事” …  相似文献   

14.
丝瓜吊石子     
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河湾村村民孙登祥在卖丝瓜时发现,城里人喜欢长相漂亮的丝瓜,既要长的匀称的又要直直的。这样的丝瓜好刮皮,不易断,切出来的丝匀称。于是他灵机一动,就在丝瓜长到16厘米长的时候,在每根丝瓜的末端吊一块小石头。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瓜便长得又直又长,到市场上出售,不仅很受顾客欢迎,价格也卖得高。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张聚芳.村民都会赞不绝口:“中!”“他是农民的好儿子,更是党的好干部!”张聚芳带领的村党支部.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村干部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能力较差,自己不想干。现在的村民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思想解放,敢说敢干,已不像过去那么“好管”,没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村干部确实不好当。虽然有的村干部“新官上任三把火”,干得很卖力,可干了一阵子,一遇到麻烦事,就“打起了退堂鼓”;二是素质很差,村民不拥护。有些村干部,由于素质太差,总想在任上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强村富农”、经营管理好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为村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实践中,个别村集体的“三资”管理不到位、经营乏力,甚至出现违法舞弊行为,极大地损害了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因此,培育创新变革意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队伍、优化监管模式是规范“三资”管理、防范违法违纪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次所调研的几个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和村民们,迫切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好的运作模式,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导、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要求按公司化农村模式建设“农村公司化、农业企业化、农民市民化”“三化”标准的新农村。村民们高声大喊地说:“要是能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政府就真正为我们农民谋得了永久的幸福,我们将世世代代感谢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19.
赣北张庄出产的白菊久负盛名,村民们提着篮子在街头巷尾叫卖,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但张庄祖祖辈辈总是在“种菊为过年”的圈子里跳不出来。近年,他们在县、乡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白菊种植面积由过去的几十亩扩展到千百亩,由“提篮小卖”变为“车运远销”,户平年增收万余元。从“物以稀为贵”到“物以多为贵”,这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效应。常言说的“物以稀为贵”是相对“少与多”、“贵与贱”而言的。“稀”即“少”,“少”即“贵”,“多”即“贱”,这就狭义上的某个产品而论,不无道理,有时也是站得住脚的,如黄金。然而在…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住得好”又不“被上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城乡发展规律“有新房无新村。”在河北省魏县王营村,村支书张守书形容农村住房建设是“周期性财富流失”。一辈辈建房一次次穷,根子在于缺乏新农村规划。2009年,村支部引导村民算起六笔账:“重复建设浪费账”“新旧投资年限账”“节约土地增收账”“统一规划节省账”“物料进场节约账”“舒适宜居长远账”,一下子把群众的心算得透亮。结果仅用两年,村民就按新规划,建成新民居266户,已入住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