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铜水平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铜的适宜水平。选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44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幼虫),分别饲喂铜添加水平为0(对照)、1.00、2.00、3.00、4.00和5.00μg/g的饲粮(实测饲粮铜水平分别为2.69、3.62、4.63、5.64、6.61和7.67μg/g),饲养至幼蜂羽化出房。分别取4、5、6日龄工蜂幼虫测定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并计算工蜂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中铜水平对化蛹率和羽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羽化率在铜水平为3.62μg/g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64、6.61和7.67μg/g铜组(P<0.05)。2)饲粮中铜水平对血淋巴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铜水平的升高,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TP、TCHO含量均持续下降。3)饲粮中铜水平对工蜂幼虫4、5和6日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6日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以及6日龄铜蓝蛋白(CP)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铜水平的升高,工蜂幼虫6日龄Cu/Zn SOD、GSH Px以及CP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别在铜水平为3.62、5.64、6.61μg/g时达到最高。4)饲粮中铜水平对5日龄工蜂幼虫过氧化氢酶(CAT)、Cu/Zn 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铜水平的升高,5日龄工蜂幼虫CAT、Cu/Zn 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铜水平为3.62μg/g时达到最高。综述所述,饲粮中铜水平影响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以及抗氧化能力。分别对饲粮中铜水平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羽化率和6日龄GSH Px活性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铜的适宜水平为4.96~5.34μg/g。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探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发育阶段的赖氨酸营养需要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2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赖氨酸实测水平为6.08(对照)、11.08、16.08、21.08和26.08 mg/g的饲粮,饲养至幼蜂羽化出房。分别于特定日龄测定工蜂幼虫化蛹率(6日龄)、虫体总蛋白含量(6日龄)、羽化率(21日龄)等生长指标以及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6日龄)。结果表明:1)11.08 mg/g赖氨酸组的工蜂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11.08~2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26.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最高。3)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随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6.08 mg/g时处于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11.08~21.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饲粮赖氨酸水平由21.08 mg/g升高到26.08 mg/g,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急剧下降,26.08 mg/g赖氨酸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1.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溶菌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赖氨酸水平时(P0.05)。与对照组相比,11.08~1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防卫素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赖氨酸能够促进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生长,促进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沉积,提高羽化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脂质代谢和幼虫免疫能力产生调节作用;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推荐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11.08~16.08 mg/g。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索饲粮中泛酸水平对意大利工蜂蜜蜂幼虫发育、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辅酶A(Co A)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得到蜜蜂幼虫阶段饲粮中泛酸的适宜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8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泛酸实测水平为0.92(对照)、1.22、1.52、1.82、2.12 mg/g的试验饲粮,饲喂至化蛹。分别取5日龄和7日龄幼虫测定体重、体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Co A合成相关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泛酸可显著提高虫体鲜重、干重以及粗脂肪含量(P0.05);当泛酸水平为2.12 mg/g时,幼虫的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饲粮中泛酸水平对5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分别在1.82、1.82、1.22、1.52 mg/g组含量最低。3)5日龄和7日龄虫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5日龄虫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饲粮泛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4)饲粮泛酸水平显著影响5日龄幼虫泛酸激酶4基因和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均在泛酸水平为1.82 mg/g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以5日龄虫体的干重和羽化率作拟合曲线,获得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适宜的泛酸水平为1.85~2.01 mg/g。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酶水解酪蛋白为外源粗蛋白质,探究人工饲养条件下意大利蜜蜂幼虫饲粮的适宜粗蛋白质水平.移取1日龄幼虫960只,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幼虫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8%,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酶水解酪蛋白,使各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9%、10%、11%和12%.采用人工饲养蜜蜂幼虫技术饲养幼虫直至羽化出房.结果表明:1)幼虫饲粮粗蛋白质水平9%、10%组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粗蛋白质水平12%组只能少数化蛹,不能成功羽化.2)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水平为9%~11%时,幼虫和蛹的体重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新出房工蜂的体重影响不显著(P>0.05).3)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蜂体各发育阶段的抗氧化能力(P<0.05),且对蛹和新出房工蜂而言,均表现粗蛋白质水平为8%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9%时总抗氧化能力最大.4)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水平为9%~10%时,幼虫和蛹的卵黄原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但对新出房工蜂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推断,人工饲养条件下意大利蜜蜂幼虫饲粮的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8%~10%.  相似文献   

6.
王浆高产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蛹期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浆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蛹期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发现浆蜂和意蜂的工蜂蛹体重和头重随着日龄的增长均极显著降低(p〈0.001);各日龄浆蜂工蜂蛹的体重和头重均极显著高于意蜂蛹体重和头重(P〈0.001);浆蜂工蜂蛹体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69.85555+11.7309x-0.4261x^2,决定系数R^2=9975;意蜂工蜂蛹体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75.3093+9.5603x-0.36069x^2,决定系数R^2=0.9951;浆蜂工蜂蛹头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52.4847+104846x-0.3564x^2,决定系数R^2=0.9964;意蜂工蜂蛹头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55.9616+10.6083x-03547x^2,决定系数R^2=0.9948。由此可见:(1)浆蜂虽然经过多年选育产浆性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工蜂蛹期生长发育曲线与意蜂基本吻合;(2)各日龄浆蜂工蜂蛹期头重均显著高于意蜂,这可能是浆蜂产浆量提高后,头部分泌王浆的腺体产生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研究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和蛹的呼吸代谢,为蜜蜂生理学、生态学、能量学及饲养管理学提供理论指导。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和蛹期的耗氧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呼吸商及代谢率。结果显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和蛹期的耗氧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及代谢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预蛹期呼吸代谢较低,蜕皮时升高。中华蜜蜂幼虫期和预蛹期的呼吸商为0.838,意大利蜜蜂为0.870;中华蜜蜂蛹期的呼吸商为0.760,意大利蜜蜂为0.770。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的代谢率都是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蛹期的代谢率与则体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蜂工蜂幼虫,蛹的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7~20日龄意大利蜂工蜂幼虫、蛹每一日龄的体重、含水量、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含量以及9日龄幼虫、19日龄蛹的维生素和10种重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工蜂幼虫、蛹的营养成分与蜂王幼虫、雄蜂幼虫和蛹比较接近。含水量8169~73.48%,干物质中含蛋白质4236~48.47%、脂肪1575~20.63%、灰分999~18.74%,17种氨基酸的含量达2635~4472%,尤以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D。  相似文献   

9.
肉仔鸡实用饲粮中锰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一日龄Arbor Acres雏鸡320只(1/2,1/2(?)),分成8组,分别喂以含锰(Mn)16ppm的玉米-豆饼基础饲粮和含Mn36、56、76、96、116、136和156ppm的添加Mn(试剂级MnSO_4·H_2O)饲粮28天,研究笼养肉仔鸡饲粮Mn的适宜水平。随饲粮Mn的提高,鸡体重在96ppm时增至最大(P>0.05),腿病发生率由57.5%(缺Mn基础组)逐渐降至10%以下(116ppm以上组);骨灰中Mn的含量呈线性上升(P<0.01),但肝、胰、肾、心、脾和肌肉中Mn的含量及心脏含Mn超氧化歧化酶(MnSOD)活性可与饲粮Mn含量拟合成相应的渐近线或二次曲线模式(P<0.01),当这些软组织Mn达到平衡和心MnSOD活性达最高时,计算所需的饲粮Mn分别为110、111、141、123、109、99和121ppm;肝和胰MnSOD无明显变化(P>0.05)。由上建议:AA肉仔鸡在0~4周龄饲粮中Mn含量以120ppm为宜,即为我国现行肉仔鸡Mn建议需要量60ppm的2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索意大利蜜蜂工蜂成蜂饲粮中铜的添加水平对蜜蜂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从蜂群中随机取3000只刚出房的蜜蜂,随机平均分成6组,分别命名为A、B、C、D、E、F,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蜜蜂;6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铜的添加水平为0.00、2.00、4.00、6.00、8.00、10.00μg/g的糖水,饲养至全部死亡。分别取成蜂测定体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相关基因表达量、制作中肠切片,并测定寿命。结果表明:(1)铜对蜜蜂寿命的影响显著,从蜜蜂存活率曲线图来看,当饲粮中铜的添加水平为2.00μg/g时对蜜蜂中肠食膜的结构最为有利。(2)与对照组相比,铜的添加水平为2.00~10.00μg/g组9日龄蜜蜂体组织铜含量显著升高(P<0.05),蜜蜂血淋巴中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降低(P<0.05)。(3)9日龄蜜蜂蜂体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随着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0μg/g时活性最高(P<0.05)。(4)当饲粮中铜的添加水平在0.00~10.00μg/g的范围内不断升高时,CAT、Ctr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铜的添加水平对蜜蜂的生理机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进行合群饲养,并对中意合群蜂中工蜂监督等行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可以同群饲养,并且可以培育出中意合群蜂和意中合群蜂两种特殊的蜂群;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在24h内会清除将近一半的外源意蜂受精卵,但保留了将近90%的中意合群蜂受精卵,差异显著;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对外源中蜂受精卵辨认效果差异不显著,对外源意蜂雌性幼虫的辨认效果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1代和子4代工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蜂种之间的营养杂交可以改变其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基础上,通过对多王群单个蜂王和多个蜂王产卵力的研究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结果表明,多王群是提高蜂群产卵力和王蜂指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开创了多王同巢越冬的成功先例,打破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论断.同时,对多王群在蜜蜂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养蜂生产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以 30种RAPD随机引物对平湖浆蜂、美意、澳意、苏意等 4个在产浆、采蜜和抗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意蜂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_PCR扩增筛选。试验结果显示 ,随机引物W 1 8(5′_CGGACGGCGG_3′)和W2 3(5′_GTACCGCCCG_3′)的扩增图谱呈多态性。其中 ,在引物W 1 8所扩增出的 9条片断中 ,2 35 2bp和 36 4bp条带为美意所特有 ,表明可将之用于鉴别美意 ;2 0 92bp条带仅出现于蜂蜜高产的美意和澳意中 ,意味着该条带为一个蜂蜜高产性状的遗传标记 ;而 6 32bp条带在王浆高产品系平湖浆蜂中出现的频率 (0 91 )显著高于 (P <0 0 1 )美意(0 0 4 )、澳意 (0 0 2 )和苏意 (0 0 0 ) ,说明 6 32bp条带可能为王浆高产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在W2 3引物扩增条带中 ,6 5 1bp条带为澳意所特有 ,可用于澳意鉴别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对猪脂肪代谢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具有多种生理学作用,其中改变体脂沉积、调控脂肪代谢的功能是近来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CLA可以减少动物皮下脂肪、增加肌内脂肪、改变脂肪酸组成。本文从CLA的代谢途径、对猪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对小鼠肌内脂肪沉积和肌肉线粒体代谢的影响.将成长到5周龄的雄性小鼠按体重分成3组(每组8只),适应1周后分别饲喂不添加、添加2%的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添加2%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的日粮,正试期1个月,监测其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饲养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