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增设温湿度自控系统和热风循环系统,加大炉灶、增加火管散热面积,将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改为密集烤房,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烤房装烟量平均增加67%,装烟密度增加23.6kg/m3,升温更加灵敏(平均达6.2℃/h),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保温保湿能力更强,实现了温湿度自控,烤房性能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改造后烘烤...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加装烟密度,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叶质量,推广密集式烤房.以标准化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2.7mx2.7 m)为基础进行密集化改造,通过分别配置750、550、370、250、150 W循环风机,扩大供热系统,强制通风排湿,建造循环通道,使装烟容量增加一倍,并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以传统的普通烤房、传统的装烟密度和烘烤工艺作为对照,分析烘烤过程中的烤房垂直温差、平面温差、烤后烟叶的内外品质.结果表明:风量5600 m3/h、功率250W轴流风机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建气流下降式烟叶密集烤房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建气流下降式烟叶密集烤房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延安1号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为材料,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上棚、中棚和底棚烟叶分别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进入定色期的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变黄期各棚间变黄程度差别较大,中部烟叶中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底棚分别提高了15.9%和23.4%,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评价最优;在上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微带青烟叶比例较大;在底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变黄过度,杂色烟比例较高;上部烟叶底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中棚分别提高了47.4%和20.7%,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2.6%和5.7%,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密集烤房应用研究Ⅰ.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应用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密集烤房烘烤技术,对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密集烤房烘烤性能良好,能实现温湿度自控,比普通烤房工效有大幅度提高;散热效率较高且实现热风循环,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每千克干烟耗煤量为1.33 kg,较普通烤房节煤48.6%;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烟叶颜色更鲜亮,有效减少了挂灰烟、杂色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提高4.8个百分点,均价提高0.41 元/kg;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较普通烤房略高,淀粉降解得更充分,化学成分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   

7.
密集烤房应用研究I.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应用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密集烤房烘烤技术,对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密集烤房烘烤性能良好,能实现温湿度自控,比普通烤房工效有大幅度提高;散热效率较高且实现热风循环,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每千克干烟耗煤量为1.33kg,较普通烤房节煤48.6%;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烟叶颜色更鲜亮,有效减少了挂灰烟、杂色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提高4.8个百分点,均价提高0.41元/kg;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较普通烤房略高,淀粉降解得更充分,化学成分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   

8.
自控化GK-5型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烟叶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自控化GK-5型气流下降式烤房和普通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云烟87烟叶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自控化GK-5型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烟叶,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平均价显著提高;烘烤的总能耗显著降低;促进了烟叶中碳、氮化合物的降解,有利于酸碱平衡,但烟叶的生理强度和刺激性不如在普通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的烟叶;在感官质量上,2种烤房烘烤的烟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进行密集化和智能化改造,成为同时具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模式的新型烤房。改造后的烤房工艺特性得到改善,装烟最大密度增加1.94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淀粉含量降低2.09~3.43个百分点;评吸质量提高半个档次,均价比对照提高0.74元/kg。  相似文献   

10.
YM-A型卧式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匡  飞鸿  潘国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99-1901
[目的]将YM-A型卧式密集烤房与普通立式炉烤房的烘烤效果进行比较,寻求前者的优势。[方法]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立式炉热风室烤房为对照,两个烤房同时装烤同一片田块的成熟度相同、素质基本一致的鲜烟叶,应用"3段式"烤烟烘烤工艺烘烤。[结果]YM-A型卧式密集烤房烘烤出的烟叶上等烟比例达41.01%,中上等烟达91.00%,分别比普通立式烤房增长8.8%、10.5%;YM-A型烤房各种性能好于普通立式烤房烤房,平面湿差,最大不超0.3℃,垂直差不超过1.5℃,能有效减少烤坏烟的比例和降低烘烤成本(比普通烤房减少了0.29元)。[结论]YM-A型卧式密集烤房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烘烤模式,提高了烟叶烤后质量,有效降低了烟叶烘烤成本。  相似文献   

11.
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获取电烤房能耗的理论值,以此为依据,设计改造了攀枝花平地镇密集烤房群的一座标准烤烟房并进行了实际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烤房在能耗上低于传统烤房,而烤烟品质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种双层10房连体密集式烤房群的设计与应用表明,双层的新型设计,相对原推广的独立的普通密集式烤房群(含同等附属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可节省用地448.56 m^2,节省比例达40.57%;连体设计相对原推广的独立烤房减少墙体建设285.6 m^2,降低烤房群土建成本9.8%;通过缩小装烟室门、减少观察窗及保温措施的实施、U型地沟排湿结构设计、减少排湿口的数量及面积,减少热量损失,相对普通密集式烤房,能耗降低0.38元/kg,降低19%。密集式烤房的自控程度高,一定程度上减少烘烤用工,降低烘烤风险;同时双层结构,在土地利用方面较大节省了土地,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施甸烟区上部烟叶适宜的采烤方式,作者在施甸县姚关镇开展了上部叶带茎烘烤与不带茎烘烤综合效果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茎烘烤后干烟量、每公斤干烟叶能源消耗量、采烤环节人工成本与不带茎烘烤相接近,但带茎能够缩短烘烤总时间,显著减少挂灰烟8.19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11.64个百分点,均价高出了3.3 元/kg,且烤后烟叶身份多呈现中等到稍厚,叶片结构疏松至稍密、偏向疏松,外观质量表现较好。但带茎烘烤在初分环节每公斤干烟叶用工成本增加0.44元。该试验为上部叶带茎烘烤提供了较好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红花大金元和K326烟苗生育及其生理指标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下简称红大)和K326为材料,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漂浮育苗方法在盆栽条件下30 d后,对成苗时烟苗的农艺性状、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326烟苗的干物质累积量、株高、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烟苗;且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K326品种也极显著高于红大,蛋白质含量则相反。均表明2个烤烟品种移栽后生育及抗性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烤烟品种抗病性比较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烤烟品种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质量比较与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云烟87、湘烟一号、晚花K326对烟草花叶病、黑胫病与青枯病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综合抗性评价均为高抗,且这3个品种农艺性状与原烟外观质量也都较为理想,适合在老病烟区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市有代表性地选取380多个烤烟种植户,从品种、耕地条件、土壤肥力和前作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栽培条件与烤烟产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K326、红大、云烟85和云烟87四个品种中,以云烟85的生产性能最为稳定,产值量最高;从耕作条件来看,田烟和地烟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壤肥力与烤烟均价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烤烟平均产量在100~200 kg/667 m2范围内,适当提高产量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升;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对后茬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庆烟区烤烟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主产烟区40份烤烟样品为材料,采用相关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氯含量较适宜,平均为0.33%,但变异系数较大,为50.37%;烟叶氯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烟叶氯含量与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的相关性较强,其中,与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烟叶氯含量与美拉德反应产物关联度最强,与新植二烯关联度最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降低烟草中的TSNA(烟草中的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技术措施,该文通过对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进行不同打顶留叶数处理,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其鲜叶及成熟叶样品进行TSNA分析检测,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烤烟品种的TSNA的形成积累主要是在叶片成熟阶段,鲜叶中的含量很低。盛花期打顶能够降低K326及红大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分别为11.3%、10.3%;见花打顶能够降低云烟85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为4.9%。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的四种亚硝胺含量在成熟的叶片中;NNK含量最高、NAT第二、NNN第三、NAB含量最低,正常打顶的三个烤烟品种,NNK含量占总TSNA的60% ̄70%之间。  相似文献   

19.
烤烟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与烟气组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国内14个烤烟主产区42份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通过烟丝填充力、平衡含水率、烟碱转移率检测、近红外光谱(NIR)定量分析等方法,检测其主要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和单料烟的烟气组分,研究烟叶理化特性与其烟气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单料烟烟丝重量的增加,其烟气组分测定值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以烟丝填充力为依据确定单料烟的烟丝重量,烟气组分实测值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不同部位烟叶的物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单料烟烟气组分都有显著差异。单料烟烟气总粒相物、原始焦油产生量、一氧化碳产生量都与烟叶的烟碱含量和总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烟叶的钾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单料烟烟气总粒相物、原始焦油产生量、一氧化碳产生量和烟气烟碱都与单料烟的自由燃烧速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8个烟区124份烟叶样品茄酮含量与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关系,旨在为烤烟原料体系的构建和卷烟配方研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烟叶茄酮含量分布在42.58~70.88μg/g,平均值为53.09μg/g,变异系数为34.51%;以茄酮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高、中、低茄酮3个类群,不同茄酮类群间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和淀粉含量差异显著,总氮和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总糖、还原糖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表现为中茄酮类群高茄酮类群低茄酮类群,淀粉含量表现为高茄酮类群中茄酮类群低茄酮类群;感官质量指标中,透发性、香气质、甜度与茄酮含量关联度较高,余味与茄酮含量关联度最小;风格特征、香气特性、烟气特性总分及感官质量总分(y)与茄酮含量(x)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依次为y=-0.000 3x~2+0.440x-3.066、y=0.121x+17.771、y=0.024x+4.760及y=-0.020x~2+2.495x-17.903,口感特性总分与茄酮含量的回归方程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