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树品系抗杨干象水平及其与木质部和韧皮部硬度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干部硬度等特性与抗性的关系,为杨树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2年研究11个亲本来源的67个不同杨树品系2~3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韧皮部硬度、韧皮部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亲本来源的关系。【结果】1)杨树木质部硬度达到(45.43±3.59)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44.17±2.76)HD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3.6±0.53) HD、(40.39±2.98) HD 和(39.47±2.98) HD;杨树韧皮部硬度达到(33.96±4.72) 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32.61±2.69)HD为高抗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韧皮部平均硬度分别为(31.13±0.72)HD、(28.08±3.98) HD 和(24.75±3.19) HD。2)胸径达到(33.38±6.08) mm 为免疫品系,胸径达到(36.65±3)mm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平均胸径分别为(41.31±1.56) mm、(43.34±6.8) mm、(48.16±2.52)mm。3)经杨树抗性水平与亲本来源关系综合分析可知,亲本为美洲黑杨×小青杨、美洲黑杨×青杨、美洲黑杨×甜杨的多数品系为抗虫品系,亲本为欧洲黑杨×美洲黑杨、美洲黑杨、美洲黑杨×马氏杨、欧洲黑杨×小叶杨的多数品系为感虫品系。【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韧皮部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木质部硬度与韧皮部硬度越小抗杨干象能力越弱。生长相对较快的品系胸径大,其抗性差。不同品系杨树亲本来源不同其抗杨干象能力也不同。青杨派的小青杨、青杨、甜杨为亲本抗虫性强,黑杨派的美洲黑杨、欧洲黑杨为亲本抗虫性差。在抗杨干象品系育种工作中应选择青杨、小青杨或甜杨做为亲本;避免以美洲黑杨或欧洲黑杨为亲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不同品系的杨树亲本来源、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性关系研究,为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奠定一定基础.[方法]本研究连续2年研究了10个亲本51个不同杨树品系10~11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树皮硬度、树皮厚度、胸径等的关系.[结果]免疫品系、高抗虫品系、抗虫品系、感虫品系和高感虫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7.38±1.71 ) HD、(46.07±1.17) HD、(44.64±1.61) HD、(41.84±1.66) HD、(40.73±2.04) HD;树皮平均硬度分别为(40±3.53) HD、(39.99±0.96) HD、(37.63±0.46) HD、(32.35±1.54) HD、(31.7±0.52) HD;平均胸径分别为(361.64±13.8) mm、(313.8±6.19) mm、(309.98±5.27) mm、(289.56±10.73) mm、(287.67±17.49) mm,亲本为美洲黑杨×青杨、马氏杨、美洲黑杨×马氏杨、小叶杨×胡杨的品系为抗虫品系;亲本欧洲黑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小叶杨、美洲黑杨的多数品系为感虫品系.[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树皮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胸径生长相对较快的品系抗性强;青杨、马氏杨、小叶杨为亲本抗虫性强,美洲黑杨、欧洲黑杨为亲本抗虫性差.在抗杨干象品系育种工作中应选择青杨、小青杨或甜杨做为亲本;避免以美洲黑杨或欧洲黑杨为亲本.  相似文献   

3.
杨干象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属鞘翅目,象虫科。是杨树主要害虫,又是国内检疫对象之一。 1988年8月在朝阳林场苗圃地发现6年生杨树大苗被杨干象为害,有虫株率达60%,平均虫口密度为5头/株,使杨树生长受到影响。为此,于1989年4~9月对杨干象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同杨树品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杨树品系的生长量、物候期、抗虫性和抗寒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9年生不同杨树品系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超过平均材积的有‘欧美杨014’、‘111’、‘108’、‘中阳9’、‘F6’和‘中林299’;各品系物候期差异较大,以落叶盛期物候期差异幅度最大,最早与最晚相差22天。‘白城杨’从芽开放期到落叶期的生长期最短,为184天;‘欧美杨108’生长期最长,为202天;各品系除‘中林299’和‘荷兰3930’属于高感虫品系外,其他均为抗虫品系。后期物候期出现较晚的‘欧美杨108’、‘F6’和‘014’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欧美杨108’冻害较重。‘欧美杨111’和‘中阳9’无冻害且抗虫性较强,在辽宁省适宜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抗虫、感虫无性系树皮内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年生抗虫、感虫毛白杨无性系树皮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感虫无性系间树皮内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差异显著,抗虫无性系大于感虫无性系;而感虫无性系内的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大于抗虫无性系,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与抗虫性有一定的关系,是造成抗性差异的原因之一,可以将多酚氧化酶活性作为毛白杨抗性育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赵自成 《江苏林业科技》2019,46(3):24-28,38
通过比较杨树试验林连续5a的自然感虫数据和连续2a人工接虫数据,得出自然感虫数据分析结果与人工接虫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人工接虫可以替代自然感虫观测来研究不同品种的抗虫能力,从而能缩短杨树新品种抗虫性研究的时间;对同批杨树系号连续2a采用同样的人工接虫方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人工接虫方法的可靠性,同时也得出用人工接虫方法来测定不同系号的抗虫性只需1a就可得到可靠结论;通过对同批同质的桑天牛成虫在高抗和易感杨树品种上的接虫数据分析,排除了引起各杨树品种桑天牛被害率差异并非虫体个体差异和树体个体差异,而真正原因是由于品种间抗虫能力的不同;比较连续2a的接虫数据可得人工接虫最佳时期为造林2-4a,此阶段接虫枝条易找,接虫便利,且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7.
斯氏线虫繁殖技术及其防治杨干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于振福 《林业科技》1992,17(1):27-29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是杨树毁灭性害虫,严重危害3年生以下幼树。该虫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已蔓延成灾,给林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找控制杨干象危害的新途径,我们对斯氏线虫的繁殖技术及其对杨干象的防治做了一些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干象虫、白杨透翅蛾和山杨天牛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这三种害虫的幼虫和卵都寄生在苗木上,靠人们调入苗木时传播,所以列为杨树检疫害虫。杨干象虫、白杨透翅蛾几乎在杨树产区都有发生。根据这三种检疫害虫的特点,大力开展杨树苗木检疫,是消灭和防止这三种检疫害  相似文献   

9.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10.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在吉林省松原市建立了杨树对青杨天牛抗性的栽植实验区,调查了10个不同品系杨树的青杨天牛发生量,并对各杨树品系枝条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杨树品系间青杨天牛的发生量以及枝条中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差异均极其显著;杨树品系青杨天牛的发生量与可溶性总糖及含水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0.684),但与全氮及蛋白态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66和-0.100)。  相似文献   

12.
An experimental area of poplar was established in Songyuan of Jilin Province in 1999 for testing th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poplar stains toSaperda poplnea. Incidence ofS. poplnea on ten poplar strai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main trophic component of branches of these poplar tre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April 200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pulation size ofS. poplnea on different poplar strains, and the branches of these poplar strain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trient component and content of amino acids. 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is pest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issolvable total sugar and water content but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and protein nitrogen.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is part of the subject of integrated control of longicorn of poplar for mainly focusing on pest resistanc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Jilin Provincial Forestry Department (96-010). Biography: Gao Chang-qi (1949-), Research Fellow, Doctorate Tutor, Jilin Provincial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Changehun 139931, P. 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3.
几个杨树新品系抗寒性测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近年在各地试验林内表现较好的8个杨树新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冷冻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检验它们的抗寒性。以不同温度为主处理,设置-25℃、-30℃、-35℃、-40℃等4个温度梯度,设置3个大区(3次重复),以不同品种为副处理,安排8个杨树品种(品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品系间电解质渗出率差异都极显著,当受到低温影响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品系的电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抗寒性较强的品系增大的程度较小,抗寒性较弱的品系增大的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ITS rDNA序列对我国杨树溃疡病的葡萄座腔菌科病原真菌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共得到4种葡萄座腔菌科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Neofusicoccum parvum,Diplodia seriata和D.mutila。它们与相应的无性型或有性型一一对应。其中,D.seriata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为杨树的病原。研究了试验菌株与国内外已报道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学关系,分析了它们与环境间的联系。结果表明B.dothidea具有高度的种内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对葡萄座腔菌科真菌在全球的分布作了必要的补充,也为杨树溃疡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当前主要杨树优良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在杨树良种选育研究中 ,通过杂交、引种等手段 ,相继培育出荷兰 3930杨、辽宁杨等 10余种更新换代优良品种 (无性系 ) ,在生产造林中广泛应用。文章着重介绍了这些良种的来源、形态、抗性、生长特性及适生推广区。主要优良品种 (无性系 )有 :①荷兰3930杨、3934杨 ;②辽宁杨、盖杨、辽河杨 ;③欧美杨 10 7、10 8;④ 92 0 5杨、92 0 7杨 ;⑤小×胡 2 3号、小×胡 19号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感染欧美杨新型溃疡病的中林46杨植株干部病斑中真、细菌优势种类,本研究对河南省濮阳市中林46杨健株、病株染病组织的可培养真菌、细菌优势种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树皮样品分离真菌优势种群均为Alternaria alternata,染病株样品优势种群均为Fusarium solani,而且其菌株数量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百分比均在85%以上;而在健康株3个处理中分离的细菌优势种群种类不同,仅Microbacterium在健株3个处理树皮样品中均有分布,但染病株3个处理树皮样品中的细菌优势种群均为Lonsdalea quercina,其菌株数量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百分比均在67%以上。以上结果表明:中林46杨发病以后,F.solani和L.quercina分别变成了真菌和细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7.
宋瑞清 《林业研究》1996,7(3):13-18
ThefirstrePortabouttheprotectiveeffeetofless-aggrssivestrainswerethatSalamaninoculatedtheless-aggrssivcstrainsofI`tfnchingIobaccoontobaccoandIeaditob-tainpartresistance.ANerthen,thcexistofinducedresistancehavebeenrcPortonseveralkindsofplantssuchasPnIms,(*cstnut.Ma-hl.v.,1tcumis.lIlmus.lI'4'5'7.8.9.l().14.l5.16.I7.l8.1'J2lj.21=4.2s.2f'.=7.2x.3()IThei11ducedresistanceofplantsisassocl-atcdt`,iththeincrcaseofthelc17clofthepllellem*tl1eprocesscsofphellemaredcpcndonthcactivelevcloftheperoxidas…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全省杨树主栽品种混系造林的生产实际以及南方型杨树品种(品系)间高生长过程的相似性,利用31块标准地优势木树干解析资料,把方程lgH=0.730+0.6011lgA作为导向曲线数学模型,编制了湖北省南方型杨树立地指数表。该表对于指导杨树的分类经营、定向培育,以及配套经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树高生长过程与南方型杨树相似的其它杨树品种(品系)也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沙地杨树品种品比试验结果显示,参试的7个杨树品种中里普杨表现最好,22a生每公顷蓄积可达182m^3,较对照高246%。白城系列杨树表现早期速生,抗性和适应性强。它们是我市今后沙地营建杨树用材林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