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黄毒蛾(Euprctis psludoconsplrsa Strand),又名茶毛虫,在我市1a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卵孵化,6月下旬幼虫老熟结茧化蛹,成虫7月上旬出现,7月上、中旬产第1代卵,10月中,下旬成虫出现,并产第2代卵越冬。  相似文献   

2.
喜树黄毒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喜树黄毒蛾是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沙县一年发生6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或地被物上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每雌蛾产卵174~409粒,卵期4~9天。幼虫5龄,少数6龄或7龄。越冬代幼虫历期87~108天,其余各代15~34天。老熟幼虫结茧前停食2~3天,在喜树枝杈或叶背结茧化蛹,蛹期6~20天。试验表明,喷洒2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茶黄蓟马是为害荔枝秋梢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在四川地区荔枝幼龄树上首次发现,为害较重。在秋梢萌发期,尤其长出新叶后,蓟马的成、若虫在嫩叶叶背吸取汁液,使荔枝嫩叶边缘卷曲呈波纹状不能伸展,叶片变狭,叶脉淡黄绿色,叶面呈黄色锉伤点,似花叶状,最后叶片失去光泽,僵硬、变厚、变脆,容易脱落。  相似文献   

4.
条毒蛾(Lymantria dissolute Swinhoe)是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的主要害虫之一。也为害青栎类、棣棠等阔叶树种。该虫在皖西低山丘陵林区年发生3代,以卵在树干、树皮缝中越冬。越冬卵期长达205~228 d、第一代和第二代卵期6~9 d,幼虫出现时间:越冬代5月上旬、第一代7月上旬、第二代8月上、中旬;幼虫期24~36 d,蛹期8~12 d。第二代幼虫于9月中旬化蛹,下旬至10月初出现成虫,并交尾产卵。成虫寿命4~12 d。对越冬代幼虫使用Bt制剂、2.5%溴氰菊酯防治效果分别为83.99%和94.8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茶黄蓟马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在2009~2011年间,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路江镇省农科院热经所试验基地和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双虹桥芒果园为试验地点,开展芒果茶黄蓟马生物学特性及发病规律研究,并选择4种药剂在田间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芒果茶黄蓟马在保山每年发生10~12代,2~4月是发生高峰期。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处理1、处理2、处理4在5%显著水平下差异显著;在5%显著水平下,处理3与处理4之间差异显著,与处理1、2之间差异不显著;在1%极显著水平下,处理1、2、3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处理4与处理1、2、3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明确了芒果茶黄蓟马在云南保山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同时筛选出对芒果茶黄蓟马有一定防治效果的杀虫剂,为果农开展芒果茶黄蓟马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侧柏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毒蛾Barcdneria furva(Leesh)是同仁地区圆柏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7.
侧柏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永贵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10-210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ua Leech在青海省黄南州麦秀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叶、小枝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孵化,羽化盛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不同虫态期采取药剂防治为主,配合人工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舞毒蛾是多种植物上易发的食叶类害虫之一,对树木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国有林场内舞毒蛾发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该虫害的形态特征以和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为舞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珊毒蛾在福建一年3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38~54天,蛹期11~24天.每雌可产卵196~918粒,成虫寿命5~9天.试验表明,90%敌百虫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掌握松毒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不同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毛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加梅  汪云刚  唐一春  刘德和  冉隆珣  玉香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27-16028,16031
茶毛虫在我国茶区分布范围广,是大部分老茶区的重要害虫之一。综述了运用农业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茶毛虫的研究进展,并对茶毛虫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防治有机茶园茶毛虫的有效药剂.[方法]选择3种生物农药和1种化学农药进行荼毛虫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结果]化学农药10%联苯菊酯乳油对茶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见效最快;生物农药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0.3%苦参碱水剂对茶毛虫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0.3%印楝素乳油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结论]建议在有机茶生产中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茶毛虫,采取几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全能杀虫平台是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防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平台诱蛾、寄生蜂寄生害虫卵及寄生蜂携带专性昆虫病毒定向感染害虫卵,依据卵面传毒原理实现幼虫染病流行的三位一体技术控制虫害的发生。2015年全能杀虫平台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茶园进行防治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的示范,开创性地解决了利用生物技术防控茶园茶毛虫的技术难题,示范茶园平台诱蛾效果显著,卵块寄生率高达80.0%,卵粒寄生率达36.0%,病毒流行造成幼虫虫口减退率达58.6%,防控后虫口密度低至50~240头/hm~2;示范区茶园茶叶产量相比化防区茶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81%、76.83%;在重庆地区,第2、3代茶细蛾每平方米幼虫比空白对照区平均下降了98.67%.性引诱剂的应用,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的效果及持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园第1代茶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106、5×106、7×106和9×10"6PIB·mL-1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5.6%、92.3%、94.8%和97.0%.对第2代茶毛虫的持续防治效果分别达78.7%、83.6%、91.3%和94.9%;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浓度与茶毛虫发病死亡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茶毛虫发病死亡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法和Taylord法等对茶毛虫卵的空间分布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茶毛虫卵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可以由环境条件引起,也可以由茶毛虫本身的习性引起.在此基础上得出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t2/D2 ·0.063 7(x)-0.2108.  相似文献   

17.
茶毛虫是贵州茶区主要害虫之一。以"人工摘除+灯诱性诱"的技术模式,实践了有机茶园第1代茶毛虫的绿色防控。结果表明:该技术模式可有效控制茶园茶毛虫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丙酮虫体粗提物,采用划线法和方格诱集法测试表明,茶毛虫(鳞翅目毒蛾科)对丙酮虫体粗提物无反应;经测试茶毛虫幼虫体毛对群聚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在幼虫个体相互联系及传感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自然条件下,不同虫群幼虫互不排斥,可聚集成新的较大的虫群。并讨论了茶毛虫虫群密度的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博落回浸提物对茶毛虫、茶尺蠖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用饲喂法测定了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d)R.Br.]提取物对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7天,浓度分别为100、50、25、20、10 g/L的博落同浸提液处理茶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5.42%、70.83%、52.08%、52.08%和31.25%,致死中浓度LC50为20.83 g/L;茶尺蠖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9.17%、62.50%、43.75%、37.50%和25.00%,LC50为30.35 g/L.在室内用点滴法测定了博落回提取物对茶毛虫、茶尺蠖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处理后7天,浓度分别为100、500、25、20、10 g/L的博落回浸提液处理茶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4.58%、52.08%、37.50%、37.50%和16.67%,LC50为46.07 g/L;茶尺蠖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42%、50.00%、37.50%、35.42%和12.50%,LC50为52.10 g/L.因此,博落回浸提物防治茶毛虫、茶尺蠖以饲喂法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茶毛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时间生态位上,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茶毛虫黑卵蜂> 寄蝇,重叠序列与比例相似性序列均与宽度序列相同;在空间生态位上,宽度序列为茶毛虫>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寄蝇> 茶毛虫黑卵蜂,重叠序列为茶毛虫黑卵蜂> 白斑猎蛛> 茶毛虫绒茧蜂> 寄蝇,比例相似性序列与时间生态位序列相同;在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上,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序列均与时间生态位序列相同.在生态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发生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探明了茶毛虫各虫期的优势天敌,探讨了天敌在茶毛虫综合治理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