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经济林发展现状,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肖斌 《经济林研究》1998,16(2):62-63
我省地跨江淮,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淮河以南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南方的柑桔、香榧,北方的苹果都有栽培。1996年全省经济林面积达900多万亩(不含320万亩竹类),占有林地近20%。经济林产品产量达60万t以上,产值超20亿元,经济林产值超亿元的县有金寨、宁国、政县、杨县、肖县等。1发展特点1)注重区域布局。结合全省林业二次创业,共规划建设164个万亩经济林片.以林茨、林农、林药等多种形式的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得到了发展和推广。地处黄河故道的杨山、肖县,发展杨酥梨、红富士苹果,面积已达100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大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经济林建设坚持“一优双高”的开发方向,实现了经济林面积、产量、效益同步增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形势。目前全省已建成10大经济林示范基地252万亩,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1660万亩,年经济林产品25.5亿公斤,年产值达35亿元(不包括加工增值),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许多名优经济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3.
渭南市近年来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231万亩经济林基地,其中花椒127万亩,红枣48万亩,柿子25万亩,核桃31万亩。全市特色经济林果品(鲜果)产量达22.1万吨,果品及加工年产值14亿元。全市经营林果品加工的企业和农户达500余家,韩城、大荔、富平分别被国家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全省现有经济林3275.86万亩,其中”十五”期间新增面积1037.08万亩。新增的干果类面积570.07万亩,水果类181.28万亩,调料类122.96万亩。在“十五”期间经济林建设有几个特点:首先,栽植规模迅速扩大,栽植呈现区域化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济源市把加快名优特新经济林建设作为山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引导、加大投入、强优服务,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经济林致富的新路子。1993年至今,全市新发展优质经济林8万余亩,基本建成苹果、柿子、黄甘李、酥梨等六大经济林生产基地,经济林总面积达16万余亩,干鲜果品年产量5000万公斤,年产值6000余万元。经济林的迅猛发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经济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产区之一。据统计,全省栽培、利用的经济林树种达一百多个,其中主栽品种30多个。目前,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含散生林)1200万亩,其中油桐3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杜仲61.44万亩,年产杜仲皮2000多吨,居全国第一位。此外,银杏、板栗、核桃、笋用竹、漆树等面积和产量均名列全国前茅。水果200多万亩(柑桔、梨、苹果、杨梅等),茶叶60多万亩,许多产品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2002年全省经济林总产量42万吨,总产值(不含加工增值部分)达16亿元,  相似文献   

7.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8.
广德县经济林建设成效张教元(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广德,242200)安徽省广德县近几年经济林发展较快,成效显著。目前,全县经济总面积已达25万亩,是1979年的8倍。板栗由4万亩发展到18万亩,其中结果面积约8万亩;笋用林3万亩,年产竹笋300万kg;...  相似文献   

9.
1993年融水县灭荒达标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调整林种结构,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事来抓,经济果木林得以长足发展.据统计,从1994年以来,全县发展以毛竹、八角、沙田柚、猕猴桃等为主的经济林、果木林58.45万亩,使全县经济果木林面积达到67.93万亩.1996年全县水果总产量就达4399公斤,产值达1202万元.  相似文献   

10.
至1995年底,我省经济林面积已由1990年的800万亩发展到1660万亩,产品产量达25亿公斤,提前超额完成了10年规划目标。但经济林管理滞后是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为此,省林业厅于9月24日至25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平川区本着生态林、经济林并重的原则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十多年造林 4 .17万亩 ,使全区林地面积达到 8.72万亩 ,比建区初翻了一番 ;经济林也发展到 1.75万亩 ,果品年产量达 4 6 50吨 ,产值近 2 0 0 0万元。其中万亩大枣基地已建成 30 0 0亩 ,初具规模平川区林果业发展迅猛@巩凌宁  相似文献   

12.
魏林 《陕西林业》2001,(5):18-19
近10年来,渭南市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五荒”地开发治理为中心,以完善政策为先导,以林业大户治理为主体,突出发展花椒、红枣、柿子、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市经济林面积达170多万亩,花椒、红枣、柿子、核桃四大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产贮加销为主的产业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起林业产业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形成8千万株花椒、60万亩红枣、10万亩柿子、5万亩核桃基地。花椒已成为全市林业的一大优势,年产量近2000万公斤,总产值达3亿多元。其中韩城市花椒栽植已达4000万株,农民人均占有花椒100多株,椒农  相似文献   

13.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全县总面积188万亩,其中农耕地119万亩,林地面积20.8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102万亩,经济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23.3%;活立木蓄积量105.6万立方米;林副产品加工点达1000多个,干鲜果品总产量达1500万公斤。 我县乡镇林业站始建于1980年。1991年转向了标准站建设,全县17个乡镇林业工作  相似文献   

14.
西峡县位于我省伏牛山南麓,总面积518万亩,40.6万人,28.4万亩耕地,18个乡镇,295个行政村,人均11亩山坡,7分耕地,西峡属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域,生物资源丰富,其中木本植物达800多种,发展林果业条件优越,据1988年全省林业资源清查,全县林业用地429万亩,有林地284万亩,其中经济林56万亩,活立木蓄积551万立方米,年生长量22万立方米,年采伐量1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尚有荒山宜林地和残次林102.9万亩。主要经济林树种20多个,年产量达5000多万斤。山茱萸800多万株,年产山萸肉90万斤,约占全国产量的  相似文献   

15.
信阳地区近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林为重点,在山上做文章,在林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板栗已发展到72万亩,茶叶36万亩,蚕桑15万亩,油茶14.4万亩,油桐7.6万亩,水果8.2万亩,条林5万亩,竹子16.7万亩,银杏50.6万株。经济林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风险小、发展稳、效益好的支柱产业,1994年全区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商品率达60%以上。 经济林的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也为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其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陇南经济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陇南经济林发展现状陇南是甘肃省经济林建设大区,独特的区域气候,不但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林,而且能够生产出全省及全国有名的名优特新产品。多年来的开发,陇南经济林果建设已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经济林果面积已发展到250万亩。其中,从1996年开始,新发展了100万亩,在全市农业人口中,人均已达1亩。有100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各类经济林果品10万吨,产值2.6亿元,全市人均100元。其中花椒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量0.5万吨,,产值8000万元;核桃已发展到135万亩,年产量11.2万吨,产值6亿元;苹果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种类商品林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省经济林面积达到1200万亩,比1985年增加了535万亩,增长80%,经济林产量达到36.58亿公斤,比1985年增加了29.58亿公斤,增长422%;全省用材林、薪炭林面积已达1636万亩,四旁植树5.35亿株,蓄积7465万立方米,(其中围村林1.6亿株,蓄积2239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495万立方米;花卉面积达到12万亩。1998年,林业系统产业总产值达113亿元,全省农业人口人均林业收入145.8元。  相似文献   

18.
云南有经济林树种200多种,现有经济林1385.8万亩,产值约6.88亿元。一些经济林木已建成基地。云南的经济林发展存在着资金短缺等六个问题。计划全省在巩固提高原有经济林基地的基础上,扩建1000万亩商品经济林基地,到2000年产值达12—15亿元。为此应采取品种改良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岚皋县1994年秋季林特基地建设被行署评为先进县。 岚皋是林业县,有林地面积123万亩,现有荒山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47%。1985年以来,全县累计治理荒山48.5万亩,1994年,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一齐上,注  相似文献   

20.
经济林是森林资源的特种资源,具有生产周期短,栽培管理容易,见效快,受益期长,经济价值大等特点,是安化山区的优势。 我县现有经济林面积97万多亩(其中竹林42万亩,油茶24.2万亩,油桐19.5万亩,棕榈5.3万亩,漆树1.1万亩,其他4.9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21.45%,为全县总面积的13.1%。经济林面积较大,品种繁多,木本粮油主要有板栗、茅栗、尖栗、柿子、白果、油桐、油茶、生漆、乌桕、山苍子和野生淀粉、油料植物;竹类有十三个品种,可以以竹代木;木本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