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秋风发生规律与水稻品种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对热、水、光条件的要求,以气候资源作为主要依据,按照因地制宜布局水稻品种的原则,参照地势、地形、地貌等地理因子和稻作种植制度的演变情况,综合考虑气候灾害、水稻安全齐穗期、茬口衔接等因素,提出水稻品种熟性分布建议,对贵州省水稻品种布局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贵州和省外大部分地区水稻品种试验资料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贵州水稻引种生态气候模式。用化模式计算出任意两地水稻品种生志气候他,根据其相似程度,分析水稻生志气候的引种指标,从而确定贵州直引种地区及品件类型的适应程度.应用于引种工作中,能突出品种的个性和地方性,诊断引种地区品种类型在贵州省的宣引种地区及品种熟期性变化.经大田生产回检,效果很好,能缩短引种周期.  相似文献   

3.
粮食上新台阶,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品种是基础。要发挥品种产量潜力,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一、水稻品种的要求与布局对水稻品种总的要求是丰产性和适应性。发展水稻生产,使水稻产量提高,首先品种要具备丰产性。要使水稻全面平衡增产,全年(早、晚稻)平  相似文献   

4.
在通常进行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研究中,大多采用稻瘟病菌优势小种混合接种方法来测定品种的抗瘟性。由于同一小种不同菌株仍然存在很多不同的致病类型,因此“代表性菌株”的代表性是有局限的。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采用生物间遗传学的方法,直接用“大量的田间菌株”来进行品种抗瘟性鉴定。为了更有效、准确地为水稻抗病育种和抗瘟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江西省稻瘟病菌和水稻品种为材料,根据生物间遗传学的观点和基因对基因的假说,直接研究了寄主和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抽穗期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我国水稻品种抽穗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来自我国各稻区的83份粳稻和51份籼稻共134份水稻主栽品种的抽穗期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回归分析表明我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抽穗期与其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往往具有弱的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强。利用一套抽穗期近等基因系对这134份品种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感光基因E1与基本营养生长Ef-1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抽穗期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带有非感光等位基因e1的品种感光性与基本营养生长性都相对较弱,抽穗期较短;而携带感光性等位基因E1或E1t的品种的感光性与基本营养生长性都相对较强,抽穗期较长。在Ef-1位点,携带显性早熟等位基因Ef-1的品种,其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弱,抽穗期较短;而携带早熟效应较弱的等位基因Ef-1t或迟熟等位基因ef-1的品种,其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强,抽穗期较长。同时,各主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在我国各稻区或各种类型水稻中的分布频率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结果将对我国水稻种质的合理利用及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稻开花后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对9个日本栽培水稻品种盆栽植株开花后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的研究表明,水稻开花后叶片全氮含量(TNC)、净光合速率(Pn)和氮的光合效率(Pn/N,即Pn与TNC的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增施氮肥的植株叶片TNC增加,并延缓Pn和Pn/N的下降。增施氮肥对早熟品种叶片TNC和Pn的促进作用大于中熟品种。水稻品种间叶片TNC的变化较小,Pn和Pn/N的变化较大。随着测定时期的推移,品种间  相似文献   

7.
与地方适应性有关的抽穗期在水稻育种中是重要的性状。感光性是与抽穗期有关的主要因素,至今已鉴定到了多个感光性基因。由于在北极稻作地区水稻栽培期间的自然日长时问较长,要栽培具有极弱感光性品种。即使是在以这种极弱感光性为特征的水稻品种群中也出现了抽穗期变异。本研究鉴定了适合北极稻作地区(北海道、葡萄牙、匈牙利和意大利)的水稻品种中与抽穗期变异有关的基因。将这些地区的品种相互杂交,根据其F2代的抽穗期变异,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区试是育种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区域以及栽培技术等,为新品种审(认)定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考察,就国家黄淮水稻区试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潜育性稻田是我国南方稻区主要的一种低产土壤。根据潜育性水稻土特生,以提高选育水稻耐潜育性品种的育种效率为目标,开展了育种新方法、筛选鉴定技术与指标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区试是育种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区域以及栽培条件等,为新品种审(认)定、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考察,就国家黄淮水稻区试存在的问题谈10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旨在鉴定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生育期、稳定性、丰产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性表现,为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适应性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0年广西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区试是检验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的一项重要手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品种区试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从而使区试工作真正体现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尤其重要。笔者总结近几年承担的江西省水稻品种区试工作经验认为:承试者要提高思想认识,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规范区试程序、科学管理就能有效地减少区试误差,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各区试品种优势和特征特性,有效地提高水稻区试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华南地区曾普遍使用的抗瘟性水稻材料外选35和广东最早的优质食味好的品种七丝占为亲本材料,建立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暨农业部水稻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分离的广东稻区稻瘟菌ZC-13和ZC-15两个小种进行单小种接种鉴定抗瘟性,利用QTLmapper 2.0进行抗瘟性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个QTL,均位于第12号染色体的RM117-RM179区间。对由外选35育成的7个抗性品种进行检测分析,所选的品种该区段均来源于外选35,初步验证该区段可能含抗稻瘟病位点。  相似文献   

14.
21个稻瘟菌株毒力与42个水稻品种抗瘟性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42个水稻品种进行人工离体叶片接种,明确供试水稻品种对21个稻瘟菌株的抗普和病级并在此基础上对42个水稻品种抗瘟性作了初步研究。分别按供试21个稻瘟菌株毒力差异和42个水稻品种抗瘟性的多个抗性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稻瘟菌株分为七类,其菌株毒力差异显著,菌株毒性频率和平均毒力之间呈现高度负相关。把水稻品种分为七类,其中第三类的第一组抗性最好,抗普在85%~100%,病级4.0以下。结果对选育水稻抗瘟新品种、合理布局区内抗性水稻和防治稻瘟病爆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我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同时也为水稻新品种在我市的审定及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12,(10):36-36
研究人员发现一组三个基因是水稻杂种不育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许多杂交水稻品种无法将其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一种模型,认为在所有水稻品种中都存在的杂种不育现象,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对作为主要食物储备的水稻进行遗传改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  相似文献   

17.
高稳系数法在作物品种上的应用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夏仲炎 《种子》1999,(5):67-68
本文在原水稻品种区试联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HSCi法进一步分析作物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水稻整个生长时期都可能有低温冷害的发生。低温冷害是水稻获得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鉴定耐冷资源、开展耐冷性育种是减少水稻冷害损失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找到优良的水稻耐冷资源,并分析水稻不同发育时期耐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耐冷性与籼粳性的关系,本研究以来自11个国家、多样性丰富的34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发芽期、芽期、苗期和开花期进行耐冷性鉴定,并应用对籼粳性有专一鉴别性的分子标记对测试品种的籼粳性进行量化,考察水稻籼粳性分化与不同生长发育期耐冷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芽期有3个品种的低温相对发芽率在85.0%以上,芽期有4个品种冷处理后的存活率超过90.0%,苗期有3个品种冷处理后的存活率超过75.0%,穗期有4个品种耐冷指数高于0.55,没有品种在4个时期均有强的耐冷性。对这些材料4个时期耐冷性的相关分析显示,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28;其它生长时期的耐冷性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测试品种中,籼粳性专一的分子标记所决定的籼性度与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有不同的耐冷遗传基础,并为水稻耐冷种质的筛选以及耐冷性育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日本栽培了6380公顷陆稻,但是陆稻的粳型品种的米饭食味比水稻品种的明显较差,因此陆稻栽培面积的99%都是糯性品种。陆稻糯米饼的食味也比水稻糯米差,因此其用途只限于米糕原料,并且陆稻糯米饼的硬化速度也比水稻糯米饼慢,米饼的加工制作比较难。为了扩大陆稻糯米的需要,今后的主要课题是育成米饼硬化性优良的陆稻品种,提高米糕原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从南阳市水稻品种利用及推广经历的4个发展阶段入手,提出南阳市水稻品种发展趋势应以优质、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注重稻米外观品质、适口性、产量和综合抗性,以优质籼稻品种为主导,其他类型品种为辅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