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已报道的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BYDV-GPV)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利用RT-PCR方法获得ORF4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5a中。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ORF4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量为17 kDa。以回收的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BYDV-GPV 17kDa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检测BYDV-GPV侵染后在燕麦体内表达的17 kDa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感染LMoV的百合叶片中克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然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并诱导表达,以表达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该病毒的抗血清。结果显示:LMoVCP全长为822 bp,编码274个氨基酸;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得到了分子量约为34 kD带有HIS标签的目的蛋白;用该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经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其效价为1∶51 200,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感染LMoV百合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大麦黄矮病毒PAV株系由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传毒。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和序列测定后,确认所得到的我国小麦PA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由60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9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与BYDV的其它株系典型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同源性最高为74.5%,而与国外发表的PAV 8个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1%左右,且同源性比较的分值也较其它株系高。氨基酸序列的比较中,仅在46到60位氨基酸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BYDVs)属于黄症病毒科,主要以蚜虫为介体进行传播,引发多种作物减产或绝收。本文将BYDV-PAV青海分离物的运动蛋白(MP)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DB-MBP-His上,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61 kDa的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本生烟瞬时表达带标签的MP蛋白,结果显示该抗血清效价为1∶32 000,灵敏度达1∶256,且该抗血清可与相差34个氨基酸的PAV015株系以及隶属于黄症病毒属其他的BYDVs(PAS、MAV、KerⅡ和KerⅢ)MP均能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具有血清学相关性。本研究制备的大麦黄矮病毒PAV青海分离物运动蛋白多克隆抗体为探索BYDV-PAV运动蛋白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玫瑰叶畸形病毒(rosa rugosa leaf distortion virus, RrLDV)属于番茄丛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天竺葵环斑病毒属Pelarspovirus, 能够引起月季叶片畸形、黄化以及提前衰老等症状, 是危害月季的病毒之一。为建立玫瑰叶畸形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采用热硼酸盐法提取发病月季叶片总RNA, 通过RT-PCR扩增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DB-His-MBP上, 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以IPTG, 诱导蛋白表达, 获得浓度为8 mg/mL的重组蛋白, 制备了兔多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血清效价为1∶2 048 000, 当效价为1∶1 000时, 灵敏度为1∶1 024。血清学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 表明该抗血清可用于RrLDV的检测, 有利于检测该病毒的发生和分布。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麦区的大麦黄矮病毒GPV、GAV株系为材料,利用它们的蚜传特异性,将由禾谷缢管蚜传播的GPV和由麦长管蚜传播的GAV混合侵染到岸黑燕麦上,并进行继代传毒。混合侵染后代蚜传表现型的变化初步表明存在异源装配现象,且表现型混合发生的比例较高。用DAS-ELISA和RT-PCR法对混合侵染后代进行了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异源包装现象的存在。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初步显示所测定的混合侵染后代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7.
从山东省感病的烟草上分离获得了一烟草蚀纹病毒(TEV)分离物,命名为TEV-SD1.根据已报道烟草蚀纹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长度约800bp的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质粒pET-22b( )连接,构建了包含TEV 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EV-CP,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序列分析表明:TEV-SD1的CP基因全长789bp,编码26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TEV 5个分离物CP基因相比,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1%~98.6%.37℃培养条件下,BL21/pETEV-CP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TEV CP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kDa.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的效价为1/2048,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报道的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 CCY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感病甜瓜中扩增得到长度为753 bp的CP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获得重组载体pGexCP,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CCY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ACP-ELISA检测结果表明,当CP蛋白浓度为2.5 μg/mL时,血清效价高达5.12×105。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制备的抗体检测CCYV侵染的甜瓜叶片得到特异性的条带,表明该抗体的特异性较好。ACP-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田间甜瓜病样的检测。本试验为CCY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典型种。该病毒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85科365属1000多种植物。CMV除能单独侵染寄主植物外,还经常与TMV、PVY等复合侵染,给病害的田间调查和防治造成了困难。作者从山东青州的发病烟草植株上分离到了一个CMV青州分离物(命名为CMV-QZ),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到了其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利用原核表达的CMV CP制备了抗血清,以期为CMV的准确快速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SPLV河南分离物(SPLV-HN)的CP基因及部分3'端非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SPLV-HN CP基因由879个核苷酸组成(GenBank登录号为DQ399862),编码293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SPLV-CH(X84011)和SPLV-T(X84012)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8%和93.0%;与日本分离物(E15420)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3.6%。将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SPL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ACP-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田间甘薯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调查结果表明,各地病株的症状基本相同,所以只能在每个产区各采集10~15个标样(8个产区共111个标样),在室内用香蕉交脉蚜分别接种,分离后称之为分离物,其后又从上述8个产区的分离物中随机选取各1个代表分离物作为毒源保存株和接种毒源。  相似文献   

12.
 以1μg/g土的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棉花出苗后移栽到无氟乐灵的土壤中并接种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axysporum f.sp.vasinfectum)。结果表明氟乐灵处理明显降低了棉苗枯萎病的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棉苗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氟乐灵处理组棉苗根部和茎部枯萎病菌侵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上部茎片段中处理组侵染率降低更为明显。氟乐灵处理组棉苗根部和茎部的菌量明显降低,而且处理组茎部菌量的增长明显滞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病菌对氟乐灵处理棉苗根部的侵入和病菌在棉苗体内的纵向扩展及增殖受到了阻抑,因而氟乐灵处理后棉苗对枯萎病菌的抗性表现了抗侵入和抗扩展的特性。试验还证明,氟乐灵处理并接种病菌的棉苗茎部组织中类萜烯醛的含量明显提高;并产生一种能抑制病菌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真菌毒性物质。这些抑菌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可能与抗扩展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红果米仔兰杀虫活性成分及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楝科植物红果米仔兰的杀虫活性,本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该种植物的叶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活性物质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叶的甲醇抽提物活性高于氯仿抽提物和石油醚抽提物。甲醇抽提物经氯仿萃取,所得萃取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的4号流份F4有最高活性。F4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0.12%,致死中浓度(LC50)为0.13%,抑制生长发育中浓度(EC50)为0.21%。  相似文献   

14.
曾青  强胜 《植物保护学报》2001,28(3):279-284
从波斯婆婆纳发病植株上采得的胶孢炭疽菌菌株QZ-97a,经种下寄主专化性研究,可进一步鉴定为胶孢炭疽菌婆婆纳专化型(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f.sp.veronicae S.Qiang et Q.Zeng)。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它在波斯婆婆纳叶片上6h后开始萌发,12h开始形成附着胞,菌丝侵入表皮的位置不仅是气孔,还有表皮细胞连接处,42h叶片就开始溃烂。菌株QZ-97a的专化性强,侵染速度快,侵染力较强,再次表明它具有开发为真菌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在辽西地区国光苹果大树园,完善腐烂病树病情分级标准,适当增加样本数,将生长期叶分枝改为春季发芽前树皮分析,研究发现,树皮中含钾量与腐烂病发生程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经初步验证,结果一致,矫治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增施钾肥,可提高树皮含钾量并减轻腐烂病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6.
大黑和暗黑蛴螬危害花生的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种苗期大黑蛴螬和花生生长期大黑、暗黑蛴螬的虫口密度(X)与减产率(Y)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其相关式苗期网池接虫为Y=0.7245 0.004X±3.3957(r=0.9520,n=39);同步模拟为Y=0.4452 0.0040X±1.3959(r=0.9661,n=28);接虫示范为Y=0.1360 0.0074X±1.5888(r=0.9800,n=4);生长期接大黑金龟甲卵为Y=1.2927 0.0042X±3.2704(r=0.8993,n=36);接暗黑金龟卵为Y=0.7308 0.0042X±2.1344(r=0.9568,n=32)。研究分析提出花生种苗期防治指标为三龄大黑蛴螬每平方米2头;生长期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大黑卵3粒,暗黑卵5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用免疫金染色和免疫金银染色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种的带菌部位及带菌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病原细菌分布于谷壳、籽实皮、胚和胚乳,主要集中在谷壳上。谷壳外表带菌量多于内表面。籽实皮外表面由于受谷壳污染较之内表面的带菌量多。籽实皮内表面、胚和胚乳的带菌量均较少,差异不显著。谷壳、谷壳内表面、籽实皮、胚乳(或胚)的带菌量之比为36:13:9:1。  相似文献   

18.
1990-1993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性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1993年共鉴定了来自全国18个省(区)的496份叶锈菌标样。根据在全国统一的8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和10个未定型,其中叶中4号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60.5%,是目前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的主要对象。其次是叶中34号、叶中3号、叶中44号、叶中19号、未定Ⅲ型和叶中5号,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5%、7.7%、5.2%、2.4%、2.0%和1.4%。小种致病性特点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小种对我国主要麦区大面积种植的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的毒性各不相同,以叶中4号毒力最强,毒谱最宽;②同一小种不同菌株(系)的毒性既有共性,也具异质性,但共性是主要的;③抗性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反应不尽相同。作者还对锈菌生理专化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玳玳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香料,大面积种植屡遭桔潜蛾严重为害。桔潜蛾在玳玳上1年发生11个世代,发生在秋梢期的第七至九代为主害代。秋梢受害率达52.1—100%,经济损失达24.9%以上。根据害虫和寄主各自生物学特性,采用以改变害虫生态条件为主,协调运用科学管梢、以肥调梢、保护利用天敌和药剂挑治等四项综防措施。经2600亩应用,梢叶产量提高65.4%,冠幅平均扩大34%,保梢效果达91%,三年企业直接获利10万余元。  相似文献   

20.
 以鲁豆1号作感病对照,通过接种相同数量的卵和二龄幼虫并采用切顶水培技术研究我国筛选出的两个小黑豆抗源: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24 h侵入大豆抗感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数十分接近,差异不显著;接种后水培15~17 d,抗病品种根内的二、三龄幼虫数无论是单株平均值,还是所占百分数均极显著高于感病对照,而四龄幼虫、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正好与此相反。感病对照鲁豆1号根上二龄、三龄、四龄、雌成虫和总成虫数所占百分数为4.40%、10.20%、24.95%、29.35%和60.45%,而元钵黑豆和灰皮支黑豆根上各龄线虫的百分数分别为22.30%、26.50%、13.55%、3.80%、37.65%和24.30%、29.60%、15.05%、2.50%、31.15%。抗感品种根上线虫性比的差异极明显,抗病品种为10左右,而感病对照稍大于1;抗病品种根上线虫幼虫从二龄到三龄及从三龄到四龄阶段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从三龄到四龄阶段的死亡率高于从二龄到三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