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龙眼鬼帚病的昆虫传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85~1989年进行了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和龙眼鸡传染龙眼鬼帚病以及荔枝蝽从龙眼到荔枝的传病试验。结果指出:荔枝蝽成虫、幼虫和龙眼角颊木虱成虫均能传染龙眼鬼帚病,传病率分别为18.8-36.7% 40.0-45.0%与23.3-37.9%。试验苗的潜育期,短的为2-3个月,长的约一年。龙眼鸡和对照处理的试验苗均无发病。电镜检查结果表明:在荔枝蝽(成虫)唾液腺细胞内所见的线状病毒粒体,与龙眼鬼帚病叶组织采用超薄切片所观察到的病毒粒体,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进一步确认介体昆虫传病的可靠性。荔枝蝽成虫,若虫还能将龙眼鬼帚病传到荔枝上,引起与龙眼鬼帚病十分相似的病状。这一结果为揭示荔枝鬼帚病和龙眼鬼帚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龙眼鬼帚病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减产10%~20%。陈景耀(1992)指出荔枝蝽和龙眼木虱是介体昆虫。  相似文献   

3.
荔枝鬼帚病的初步调查及传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荔枝鬼帚病是福建荔枝上新近发现的病害,它与由病毒引起的龙眼鬼帚病状相似。近几年曾对本病进行了初步调查和传病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北海市龙眼鬼帚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北海市主要的水果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较大。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区政府、农业厅关于“优果工程”的实施,2004年以后我市每年龙眼实有面积均在4 000ha以上。其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引起植保部门的关注。据北海市植保站近年调查,龙眼鬼帚病在我市逐年加重,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市龙眼生产的重要病害。通过对该病的调查和发生特点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1龙眼鬼帚病的发生为害情况1·1发生情况龙眼鬼帚病2003年前在我市属零星发生,2003年以后发生逐年加重。据调查,2005、2006年全市年发生面积均在340ha以上。该病…  相似文献   

5.
龙眼鬼帚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鬼帚病又叫丛枝病、扫帚病,在广西及广东、福建、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有逐步加重的趋势。此病为害嫩叶、枝梢和花穗,造成枝梢枯死,秃枝,嫩叶不能伸展,不久枯萎脱落,发病的花穗不能结果,严重影响树势生长和产量,是当前发展龙眼生产中极需...  相似文献   

6.
龙眼新害虫─—龙眼瘿螨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南方特产果树,“七五”、“八五”期间,龙眼生产栽培发展迅猛,成为南方果树主体,商品生产基地颇具规模。但龙眼鬼帚病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新老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生产。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福建省农科所柯冲、陈景耀等先后发表了有关鬼帚病病原为线状病毒及传毒昆虫为角颊木虱(cornegepsyllasinicayangetli)及荔枝蜡蟓(TessaratomapapillosaDrury)等研究报导。据笔者在校园老龄龙眼植株76.89%的鬼帚病株上均发现龙眼瘿螨(Neoleipothrixalocasiaewei),在中山沙溪镇、大同管理区、火炬开发区4000亩幼龄龙眼园随机抽查了223条鬼帚病捎上,发现90.13%的病捎上有大量龙眼瘿螨隐藏于顶芽未张开的复叶中,特别是春梢期花穗的小花内。曾试用害极灭、灭虫灵、病毒A、三氯杀螨醇、氧乐果等多种药剂喷雾进行防治,虫口减退率均不显著。经修剪后,重新萌发的新梢有相当部分表现正常。因此笔者认为导致龙眼园中出现鬼帚的症状,除线状病毒外,还有龙眼瘿螨为害所致的原因。对于由龙眼瘿螨引致的鬼帚梢与病毒鬼帚症状的区别及对龙眼瘿螨的防治,正在开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马文元 《植物保护》1982,8(3):18-18
玉米粗缩病是由粗缩病毒(MRDV)所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主要发生于意大利、捷克、以色列等国。这种病毒病与日本发生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RBSV)所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极其相似。两者都可以侵染小麦、大麦、玉米、谷子和稗草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而且症状也相似,传毒昆虫也都是以灰飞虱为主。但一般认为玉米粗缩病毒,不能侵染大多数水稻品种,虽然有的水稻品种可以表现出某些症状,但是以有此症状的水稻为毒源,再回接玉米,并不能使病毒复原。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则能侵染大多数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3,16(3):14-14
龙眼病虫害的种类很多 ,但主要病害有龙眼扫帚病 ,也叫鬼帚病。虫害主要有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蒂蛀虫等 3种。也就是常说的 3虫 1病。 3虫 1病危害期大都集中于新梢期、花期、幼果期及果实近熟期 ,造成枯枝、落花落果、虫粪果。因此 ,防治策略上应以 3虫 1病为主要对象 ,采取有效的保梢、保花、保果等措施。重点应抓好以下几项综合措施 :1 新建果园要选择优良的嫁接苗种植要求苗木嫁接口愈合良好 ,没有畸形、肿大、叶片黄化等不良现象。苗木生长要健壮、叶片整齐、叶色浓绿 ,并且特别要求没有鬼帚病及蚧壳虫等。2 做好防治病虫害保…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毒侵染,其中马铃薯帚顶病毒(potato mop-top virus,PMTV)致病性强、危害严重,被我国列入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该病毒于1966年在爱尔兰和北苏格兰被首次发现(CalvertHarriso,1966),随后扩散蔓延到世界诸多马铃薯主产区。感染该病毒的植株主要表现为帚顶,上部叶片出现褪绿V型环纹,基部叶片出现不规则黄色斑块、环纹和  相似文献   

10.
柑橘树脂病是由一种真菌(Diaporthe medusae)侵染的病害。病菌在枯枝及病死树皮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从冻伤、虫伤、剪口伤等处入侵,借风雨、昆虫传播。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片和果实。  1 症状  枝干染病呈现流胶和干枯两种类型。流胶型多发生在主干或主干分杈处,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常发出恶臭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干枯型病部呈红褐色,皮层干枯,略下陷,不剥落。病健交界处,有一橙黄或黄褐色带,流胶不明显,病部发展绕树干一周并深入到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病斑表面或表…  相似文献   

11.
组织化学技术快速检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迪纳氏染色和萤光显微镜技术——苯胺蓝染色法,和DAPI染色法,可从感染泡桐丛枝病的嫩茎和叶柄及将MLO转接到长春花上,表现典型症状的嫩茎和叶柄中诊断MLO的侵染。病株切片的迪纳氏染色阳性,健株切片阴性。苯胺蓝染色病株韧皮部产生的特异性萤光区域比健株大。DAPI染色可直接检测韧皮部组织中的MLO,而且韧皮部萤光强度与MLO的密度和外部症状严重度呈正相关。三种染色方法比较结果说明,DAPI染色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更强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枣疯病传病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多年试验表明:土壤、花粉、种子均不传病,病叶汁液接种以及病健树根系在地下的自然接触也不传病;人工嫁接虽可传病,但枣树繁殖一般不通过嫁接,因而不是自然传病的途径。经过对在枣树上活动害虫的系统调查,1980年于河北玉田选常见的11种叶蝉进行了传病实验,证明橙带拟菱纹叶蝉(Hishimonides aurifacialis Kuoh)、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lhler)和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 sp.)均能传播枣疯病。从接种发病的实生枣苗维管束和媒介叶蝉的唾液腺的超薄切片中,都检查到枣疯病原类菌原体。鉴于这三种叶蝉普遍存在于北方枣区。因此,认为是枣疯病在北方枣区自然传病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13.
POTATO WILDINGS AND WITCHES' BROOM IN SCOTLAN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4.
 在沈阳,从表现丛枝症的草莓、春香和宝交早生品种上,分离到新发生的类菌原体(MLO)。用小叶嫁接法测定指示植物草莓EMC和UC-10均能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witchetbroom),病叶变小,颜色变浅。将病叶经固定和包埋后,制成超薄切片,于电镜下观察,可见到在韧皮部组织内有大量球形、椭圆形及哑铃形,并具有单位膜结构的类菌原体。用四环素处理病株可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木麻黄丛枝病病枝的筛管及伴胞中发现类菌原体,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发现类立克次细菌、类菌原体多态形,大小为45~300nm,单位膜厚约7.5nm;类立克次细菌多态型,大小为114~762nm×1000~1760nm,膜壁厚22~28nm。并观察到菱纹叶蝉的唾腺中存在类菌原体;短头叶蝉唾腺中存在类立克次细菌。在健株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发现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Ⅱatus Uhler)是传播枣疯病的主要媒介叶蝉之一.在我国华北,它于8月下旬开始迁往枣林附近的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Franco)上,以成虫越冬,但不在松、柏树上繁殖世代.9月中旬迁移越冬进入盛期,10月份松、柏树上的虫口已达高峰;翌年4月中旬转移活动,5月上旬枣芽萌发期间全部迁离松,柏树.经接种实生枣苗证明:越冬后成虫仍保持较高的传染枣疯病的能力,每苗接虫2—5头,枣苗发病率达7.1—76:2%.试验也证明,带毒叶蝉的其子代叶蝉不再带毒。本试验同时证明,带病叶蝉不单纯是传病媒介,而且是一种相当持久的枣疯病侵染源,防治上应予以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7.
 1983~1984年,以紫红色长春花(Vinca rosea)为指示植物进行欧洲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传递甘薯丛枝病试验,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技术比较甘薯丛枝病原(MLOs)在罹病长春花和甘薯组织内的形态和密度。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除长春花健株样本切片未发现任何类似菌原体的构造外,在甘薯和长春花病株的样本切片上均发现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18.
 橡胶丛枝病最早是1959年由马来西亚的Roger报道。1991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陈慕容等人通过电镜和血清学的方法鉴定它是由植原体和RLO复合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泡桐丛枝病病原MLO在寄主离体培养组织中的保存与增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丛枝病病原MLO的泡桐幼苗茎梢,经表面灭菌后,置于附加0~3mg/1 6-B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由腋芽或顶芽直接伸长生长所形成的试管苗或经不定芽发生途径所形成的试管苗在1个月内均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状。在高浓度6-BA(2~3mg/1)处理培养基中,丛枝试管苗1月左右病死。当外植体为0.5mm长的微茎尖时,试管苗的丛枝症状有所减轻。DAPI荧光染色镜检结果表明,这种已表现出丛枝的试管苗的根、茎、叶柄的韧皮部筛管,以及已具维管束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筛管部位发出很强的MLO特异荧光。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离体培养组织中的MLO形态具有较多处于活跃增殖期的哑铃形和芽殖形。以30天为一个继代周期,在无激素培养基或低浓度6-BA(lmg/1)与无激素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1年之后,来源于染病愈伤组织和试管苗中的MLO深度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试验表明,利用寄王组织进行离体培养是保存、繁殖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泡桐丛枝病病原MLO的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