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荸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俗称马蹄、地栗,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水生蔬菜之一,以地下球茎供食,能生吃、煮吃、制粉等,耐贮运。近年来,我县已发展早稻后茬荸荠1500hm2,平均667m2产量2000kg,产值4500元左右,667m2纯收入3000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现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德发 《蔬菜》2003,(1):6-7
荸荠又名马蹄、田芝等,属莎草科荸荠属,丛性水生草本植物。在漳州市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创汇农业品种之一。近年来,漳州市大力推广稻—荸荠—蔬菜轮作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地下茎球状,皮赤红褐色,肉白色,质脆味甜,汁多爽口,可鲜食,亦可加工果汁,深受消费者青睐。一般每 hm2产量4.5 t,最高达6.75 t,创产值达3万多元,每hm2纯收入达2万多元,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创汇农产品。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一、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目前漳州市推广的荸荠优良品种主要有“桂林马蹄”、“闽侯尾梨”等,属早中…  相似文献   

3.
4.
李静 《中国果菜》2012,(3):11-11
荸荠又名马蹄、荠子、地栗,是一种水生作物。其肉质脆嫩,味甜汁多,富含营养,除生食、熟食,作蔬菜水果外,还可加工制淀粉、饴糖、罐头、蜜饯。在医药上还有止渴、消食、解热、化痰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5.
<正>德安县宝塔、蒲亭等乡镇在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早稻收割后栽种一季晚水荸荠,667m2产量可达1800~2200kg,春节前上市售价3~4元/kg,是栽种晚稻收入的3倍,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培育壮苗晚水荸荠因育苗时气温较高,在栽植前20~25天开始育苗。  相似文献   

6.
徐小燕 《长江蔬菜》2010,(23):30-31
在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西瓜、荸荠是农民乐于栽种的高产高效作物,667m^2产值5000-8000元。但这两种作物均忌连作,在同一田块上种几年就遇到了连作障碍,导致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降低。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实施了荸荠、西瓜水旱轮作,实践表明,该种植模式,能较好地缓解或减轻连作障碍,使有限的耕地上多种西瓜、荸荠,并促使其正常生长,降低农药、  相似文献   

7.
“87—1”荸荠系我所从全国各著名荸荠产区引进的10个品种,以“苏荠”为对照,经多年、多点筛选区试示范、选择而成的。1991年11月通过市级品种审定,同年12月由江苏省农科院组织通过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8.
9.
(三)高产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与茬口荸荠不宜连作,可与水生蔬菜(早花藕、茭白)水生经济作物(席草)、三麦、水稻接茬。立秋前随时可育苗栽植。小满~芒种栽植谓“早水荸荠”,小署~大  相似文献   

10.
荸荠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为荸荠属沙草科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既是蔬菜、又可作为水果食用,为果蔬兼用作物,也是市场鲜销和加工蔬菜(水果)的主要品种和原料。上虞市荸荠常年种植面积在200hm2以上,产品销往杭州、宁波、绍兴等周边大中城市。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营养优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现将荸荠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苏州荸荠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荸荠( Eleocharz tuberosa Schult.)又名马蹄、地栗。是莎草科荸荠属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多作水果或蔬菜,并可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苏州荸荠(以下简称苏荠)是其中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原产苏州。其球茎的肉质、风味、营养成分和加工性状等均较优异,又因球茎平脐,削皮后损耗较少,是我国目前罐藏出口的主要原料品种之一,鲜食品质也较其他品种为好,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但因长期以来对其缺乏研究,栽培技术比较落后,病虫害日趋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影响了品种优势的发挥。为此,我们开展了有关研究,以期为苏荠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和过程 1978年到1985年对苏养品种特性,主要栽培条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等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在最后两年进行了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各年研究工作简述如下: 1978年至1980年在苏州市郊区娄势乡和吴县车坊乡等苏芬产地进行生产情况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于我院实验农场进行盆栽,池栽和大田栽培试验。定期观察苏养生长发育动态,均采用五点取样,每10天观察一次,记载株高、分荣数、分株数、地下匍匐茎数和结养数。在结养过程中,每次...  相似文献   

12.
信丰荸荠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信丰县位于北纬24°59′~25°33′、东经114°34′~115°19′,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平均气温19.6℃,无霜期299天,年均降雨量1510 mm,年均日照时数1840 h,非常适宜荸荠生产.  相似文献   

13.
14.
团风荸荠栽培历史近400年。90年代以来,面积逐年扩大到1100hln(.65万亩),年产量3万t左右,成为湖北省最大的革养产区。通过多年摸索,采取“两段育苗法”,节省种子、人工和秧田,形成了“早稻一晚革养”的栽培模式,1997年667mZ均产车养1605kg,1998年均产1678kg,较三熟制(油菜一早稻一晚稻)模式667mz增收sop余元。现将其技术关键介绍如下。1育苗(两段育苗法)①选种及育苗时间选择脐平、色泽鲜艳、无破伤、无病虫为害、芽头完好、大小一致(单重20g以上)的牵养作种。育苗自3月中下旬开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中下旬到…  相似文献   

15.
李峰 《蔬菜》2008,(10)
荸荠学名Eleocharis tuberosa(Roxb.)Roem. et schult,又称马蹄、地栗、乌芋等,属莎草科荸荠属.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有2 000多年,据史料记载湖北省荸荠著名产区团风已有400多年历史.目前,除团风和孝感等传统荸荠产区外,近些年沙洋和武汉等郊县荸荠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使其产量、品质和效益大幅提高.现就荸荠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地膜花生-荸荠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合理的茬口安排特点,是湖北省团风县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克服了团风县春季干旱的农业弊端,具有节水、养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收的作用。春播地膜花生3月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荸荠7月下旬移栽,12月底陆续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17.
1品种选择生产生食鲜销产品,一般可选用本地品种华林一号或桂林马蹄、孝感荸荠等生育期长、成熟较迟、优质高产的品种。2育苗2.1苗床催芽  相似文献   

18.
宣州大红袍荸荠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州大红袍荸荠是安徽省宣城市的主栽水生蔬菜品种 ,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 ,在调节皖东南地区蔬菜淡季 ,发展外向型蔬菜中起着主导作用。自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大红袍荸荠加工成罐头 ,以其加工性能好、品质优良等特点 ,一直受到加工厂家和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当地 ,普遍实行的是前茬水稻 ,后茬荸荠的栽培模式 ,其中荸荠每 6 6 7m2 产量2 0 0 0kg以上。近年来 ,常年栽培面积超过 1330hm2 ,每 6 6 7m2 平均产值在 2 5 0 0元以上。1 品种特征本品种为传统地方品种。生长期 12 0天 ,株高80~ 90cm。叶状茎绿色 ,球茎扁圆形 ,皮薄…  相似文献   

19.
黄良生  刘鹰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8):115-115,40
江西省信丰县位于北纬24°59’~25°33’、东经114°34’~115°19’,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平均气温19.6℃,年无霜期299d,年均降雨量1510mm,年均日照时数1840h,非常适宜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的生产栽培。‘信丰荸荠’为信丰县传统品种,久负盛名,中心产区在信丰县大阿镇川风、官洞坑等村,年种植面积均在200km^2以上、产量5000t以上,大量销往广东、福建、上海及南昌等地,亦用于制作荸荠罐头或淀粉。  相似文献   

20.
浙江荸荠优质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是浙江省重要的特色蔬菜之一,也 是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采用标准化种植技 术,每667 m2 荸荠产量提高15% 左右,产 值达7 000 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