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脏器检疫是屠宰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动物传染性疾病往往通过脏器的病理变化而反映出来,笔者通过十多年从事屠宰检疫工作的体会,对生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的病理变化与处理做一探讨。一、肺脏的检疫正常肺脏色泽粉红,质软似海绵状而富有弹性。检验时,可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检查其形状、大小、色泽,有无充血、水肿、化脓、纤维素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健康考虑,需要从猪肉屠宰的源头把握猪肉的食品安全性。所以对猪的脏器器官进行检疫是非常必要的工作。笔者主要通过描述猪屠宰检疫中的肺脏病理变化来分析如何对其进行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猪屠宰检疫中,对其脏器器官的病理检疫十分必要,这也是为了从源头保证猪肉食品的安全性。本文简单谈论了生猪屠宰检疫中对猪肺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动物发生疾病时内脏器官由于损害而出现一些病理变化,因此脏器检疫是动物屠宰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疾病会导致心、咁、脾、肾等不同的脏器出现相应的特征性理变化,本文探讨检疫出个脏器常见病变表现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脏器检疫是动物宰后检疫中的重要项目.当动物发生疫病时,脏器表面或实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1 肺脏病变及处理 肺脏是发病较多的器官,除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在肺部引起特定的病变外,在肺上还可见到严重瘀血、水肿、气肿、呛水、坏疽等病变. 1.1 常见的肺脏病变 1.1.1 纤维素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常见于牛、羊、猪、兔的巴氏杆菌病及牛肺疫等.病初患病动物肺组织变硬,色泽暗红,其切面平滑,并有带血的液体流出.后期病变肺体积增大,质地坚硬,其间质增宽,切面干燥而粗糙,呈大理石样变化.  相似文献   

6.
动物发生疾病时内脏器官由于损害而出现一些病理变化,因此脏器检疫是屠宰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疾病会导致心、肝、脾、肾等不同的脏器出现相应的特征性理变化,本文探讨检疫中脏器常见病变表现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猪疾病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已不少,其中猪内脏病变的研究也很深入,但是关于屠宰生猪肺脏眼观病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鉴于屠宰生猪肺脏检疫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福州地区某生猪屠宰场大量屠宰生猪肺脏眼观病变的观察,然后进行分类统计,从而了解该地区屠宰生猪肺脏大致病变类型与数量,为该地区疫病的分析起辅助作用,也为屠宰场的脏器检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动物发生疾病时内脏器官由于损害而出现一些病理变化,因此脏器检疫是动物屠宰后检疫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疾病会导致心、肝、脾、肺、肾等不同的脏器出现相应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本文探讨检疫出各脏器常见病变表现和相应的处理措施。1常见心脏病变1.1绒毛心绒毛心是指心脏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在心脏表面包裹一层容易剥落的黄色或白色的纤维素膜,随着病程的发展,这些纤维素由于心脏调动而摩擦牵引,形成肉眼可见的绒毛  相似文献   

9.
<正>生猪屠宰后的脏器检疫是生猪宰后检疫中的一项必要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当猪发生疫病时,脏器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表现出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生猪屠宰后检疫对于保证肉品的卫生质量、食用者的安全,防止疫病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1肺脏病变(1)"肉变"。肺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上出现融合性支气管炎变化,病变的颜色多为灰红,半透明,像鲜嫩的肌肉样,俗称"肉变"。随着病程延长,病变部颜色变深,呈紫红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讨生猪宰后检疫过程中肺脏常见的病变特点,采用大体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方法,对496例屠宰生猪肺脏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统计、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肺脏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肺气肿、肺出血、肺淤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肺脓肿和肺萎陷;其中,肺气肿最常见,约占屠宰总数的42.9%;肺出血次之,占33%。因屠宰引起的继发性变化主要为肺呛血、肺呛水、肺呛食和电麻出血等。  相似文献   

11.
为繁荣肉品市场 ,规范动物防检疫秩序 ,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 ,加强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 ,使之走向规范化、法律化是很必要的。但在实施定点屠宰检疫过程中 ,脏器检疫常被人们所忽视 ,致使一些有病变、寄生虫的脏器漏检而流入市场 ,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存在问题1 1 宰前、宰后检疫是一项政府行为 ,宰后检疫是屠宰检疫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具有法规性和技术性 ,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畜禽屠宰点、场、只重视肉体的检疫 ,而忽视脏器检疫 ,对有病变、寄生虫的脏器不进行修整或无害化处理 ,就与健康脏器混装而流入市场 ,从而导致人畜共…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为丹毒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此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又称类丹毒.此病检疫落实到位,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很关键.产地检疫,在出栏前结合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理等判断而进行的感官检疫,条件允许的需结合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实际检疫中受制于检疫条件的约束,应综合摸、视、听等感官检疫而最终确定,不能单单迷信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等片面确诊.屠宰检疫,是屠宰后根据病理剖检而进行的检疫.此病典型病理变化,表现为败血症变化、皮肤有红斑.同时,还有一些脏器的典型病理变化,文章都将一一罗列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广东省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和生鲜上市"政策的深入开展,家禽屠宰检疫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动物检疫员在家禽屠宰同步检疫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一些特征性的器官病理变化,对疫病做出快速的检疫判断。南山区每天进行5万多只家禽的屠宰检疫,依据屠宰检疫过程中碰到的具体病例和积累的经验,归纳总结如下,供同行借鉴与参考。1心脏的病理变化及屠宰检疫意义(1)心脏冠状沟脂肪出血。屠宰检疫意义:怀疑感染禽流感  相似文献   

14.
正动物屠宰检疫是指在动物屠宰前以及屠宰的过程中进行的免疫检测,进行的检测内容通常包括屠宰前的活体检疫、屠宰后对屠宰动物的头部、脏器、淋巴结等部位进行同步检测,具体的检测流程与检测标准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以及屠宰地区的相关政策进行。这些检验是对食品安全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脏器检疫是动物宰后检疫中的一项必要环节。当动物发生疫病时,脏器表面或实质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表现出不同程度病理变化,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下面谈谈动物检疫中常见的脏器病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牦牛检疫工作二十余年,现就牦牛屠宰检疫体会浅述如下:1 主要以感官检查为主,辅以理化检验1.1 问诊:询问畜主,产地动物的防疫情况,有无动物疫病流行。1.2 视诊:宰前检查牦牛的静态和动态检疫观察体表被毛皮肤,牦牛的精神状态,宰后主要检验体腔内胸腹膜、脏器,看其色泽,形态、形状大小、有无脓肿、充血、出血、肿胀、溃疡等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闫东文 《动物保健》2014,(9X):13-13
屠宰检疫是一个检疫词汇,是对待宰动物进行活体检查;屠宰的同步检疫是在屠宰过程中,对其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疫部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的检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在不点改变,各类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各类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动物的定点屠宰,集中免疫室确保优质动物产品和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动物转化成产品保证畜产品卫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传播和扩散的有效手段,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动物屠宰检疫谈几点看法,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肝脏具有消化、解毒、合成、免疫、贮藏等功能,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当动物发生疫病时,肝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出不同的病变,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动物屠宰检疫中必检器官.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检疫工作,谈谈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的肝脏病理变化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典型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染疫动物产品比较好认定,也便于分类做无害化处理。但是,对于那些在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中,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的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产品的认定、定性和处理就比较困难。屠宰检疫中常见的非典型染疫动物产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染疫动物在发病初期,宰前检疫临床症状不明显,宰后检疫内脏病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浅析“放心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牲猪定点屠宰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口号。何为放心肉?很多人是不太了解的,一般认为放心肉是来自定点屠宰厂,有检疫和检验合格证明的肉,而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的,真正的放心肉我们认为应符合如下六个条件。1放心肉不但指肉类应包括动物胴体、脂、脏器、血液、头蹄及火腿肠等熟制品。2无传染病、寄生虫侵袭的动物产品一般来自非疫区的健康动物,由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经检疫合格,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屠前经宰前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经产品检疫检验(旋毛虫)合格的动物产品。3无注水及掺杂使假的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