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料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氮肥氮肥易引起甘薯徒长而使产量下降,生产上农民一般采用较低施氮量确保甘薯稳产,但也影响了甘薯产量潜力的发挥。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钾肥品种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薯高产创建提供施肥依据。试验表明:施肥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大于促进块根的生长,且施肥量越大,根冠比下降越多。全部用硫酸钾高量施肥1导致甘薯地上部徒长,与习惯施肥相比,甘薯减产3.7%;钾肥一半用氯化钾的高量施肥2处理能使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甘薯比习惯施肥增产6.2%,比高量施肥1增产10.4%,达显著差异水平。将习惯施肥氮肥用量124.5 kg/hm2提高到225 kg/hm2时,氯化钾是“忌氯”作物甘薯产量进一步提高关键,与单施硫酸钾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显著提高了甘薯N、P、K养分利用效率。试验表明砂姜黑土区甘薯不施含氯钾肥的习惯施肥不利于甘薯的高产,甘薯钾肥品种运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耐低钾和钾高效型甘薯品种(系)的筛选及评价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植株生长和块根形成与钾营养吸收利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31份不同类型优质甘薯品种(系)为材料, 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2个钾肥水平处理(氮磷处理与氮磷钾处理), 探讨耐低钾与钾高效型甘薯材料的筛选及评价指标。结果表明, 该试验条件下, 不同甘薯品种(系)块根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供试材料的钾敏感指数变幅在0.40~0.98之间, 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经聚类分析, 可分为低敏感型、适度敏感型、敏感型和高度敏感型; 品种(系)两处理下钾累计量与钾浓度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氮磷钾处理下, 块根钾利用效率与整株钾利用效率变幅分别为58.92~384.9 g g–1和42.03~ 165.52 g g–1, 品种(系)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 不同甘薯材料间整株总钾累积量、钾浓度、产量性状指标、钾利用效率与钾敏感性间均有一定相关性。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可用于不同钾营养效率甘薯品种(系)的筛选, 块根钾利用效率与钾敏感性可作为筛选耐低钾与钾高效利用型甘薯材料的2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林永忠 《作物杂志》2001,17(2):36-36
甘薯是漳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小象虫是甘薯主要害虫之一,在闽东南沿海薯地普遍发生,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一年中以第二代至第四代,即在7月至9月,干旱少雨,薯块正处于形成膨大期,容易裸露,引诱成虫前来产卵,又为小象虫提供丰富的食料,薯苗和薯块受害严重,田间甘薯死苗缺株率达10%~20%;薯块臭心腐烂,人畜不能食用,且易诱发黑斑病和软腐病。据我市各地田间调查,严重田块臭薯、虫薯的隐虫量高达37%左右,不但降低产量,使甘薯产量损失20%~30%左右,高的超40%,而且影响到品质。针对甘薯小象虫主要藏在薯块内繁殖危害……  相似文献   

4.
马猛  闫会  高闰飞  后猛  唐维  王欣  张允刚  李强 《作物学报》2021,(11):2147-2162
理想农艺性状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而选择甘薯理想农艺性状的育种手段还很缺乏。本研究以分枝数多、蔓长中等、高产紫肉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母本,分枝数少、长蔓、中等产量白肉甘薯品种美国红为父本,以F1代分离群体的27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甘薯分子连锁图谱,能够加密已有的遗传图谱。其中母本图谱包含24个连锁群(linkagegroups,LGs),图谱总长1325.8cM,标记间平均距离9.2cM;父本图谱包含21个LGs,图谱总长1088.6 cM,标记间平均距离8.2 cM。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甘薯地上部分枝数、茎蔓直径、最长蔓长、叶柄长度和节间长度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个与分枝数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3.2%;1个与茎蔓直径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16.7%;2个与最长蔓长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9.5%和13.7%;2个与叶柄长度相关定位的重要农艺性状QTL,可以开发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室内早代苗期筛选具有理想农艺性状的株系,从而提高田间选择效率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8.8%和11.3%;5个与节间长度相关的QTL,解...  相似文献   

5.
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最佳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不同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对脱毒甘薯1号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60%作移栽底肥施用,40%作团棵肥施用)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083.3kg/667m2,其次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820kg/667m2,产量最低以习惯施肥,即土杂肥100kg/667m2用猪粪水拌湿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286.7kg/667m2。  相似文献   

6.
山东是中国甘薯的主产区,如何发挥甘薯优势,增强甘薯及其制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当今甘薯研究的首要课题。针对目前甘薯生产上品种繁多的现状,选择北方甘薯生产上正在推广的16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进行试验,测定甘薯的鲜薯产量、烘干率、薯干产量、薯干淀粉率、粗纤维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鲜薯产量最高的是‘南薯8号’,为74253.25 kg/hm2,烘干率最高的是‘商薯025-6’,为39.19%,薯干产量最高的是‘南薯8号’,为25857.6 kg/hm2,薯干淀粉率最高的是‘商薯025-6’(73.03%),薯干粗纤维含量最低的是‘商薯025-6’(1.8%)。同一生态环境下食用型品种‘南薯88’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都最高;‘鲁薯8号’、‘齐宁031’、‘北京553’、‘南薯8号’、‘泰中6号’既可作为食用型品种又可作为淀粉工业型品种;所有供试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较低;鲜薯产量与薯干产量之间存在极高度的正相关,淀粉率与烘干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食味总评与薯干淀粉率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惠安旱地农业抗旱措施,引进了珠海得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在花生与甘薯轮作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继续在甘薯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抗旱保水剂能与生物有机肥一样促进甘薯生长,抗旱保水剂增加产量5000.0kg/hm2,生物有机肥增加产量5111.1kg/hm2;施用保水剂60kg/hm2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增加产出3000元/hm2,投入产出比1∶1.67。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薯19淀粉含量高、食味优、产量高,具有适合食用及加工的双重性能,是当前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甘薯为喜钾作物,根据土壤钾素含量状况,经济合理施钾肥,是甘薯栽培高产高效的基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甘薯产量、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块根产量、植株钾素累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66.98kg/hm2,最佳经济施钾量为161.75kg/hm2。甘薯钾素生理效率、钾素利用效率、钾肥农学利用率、钾肥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施钾量为K2O 75kg/hm2时,甘薯钾肥利用效率最高。综合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土壤钾素含量状况,在砂姜黑土区甘薯栽培上K2O用量为75150kg/hm2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索不同密度和不同氮磷钾配比下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以期为甘薯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2019、2020年度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郑红23’为材料,设置7个密度水平、7个氮磷钾配比水平、49个处理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能极显著影响甘薯产量和商品率,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先升后降,商品率逐渐降低;产量与商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茎叶鲜重、冠根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率分别与茎叶鲜重、根鲜重、商品薯块鲜重、商品薯块个数、单商品薯块鲜重、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冠根比呈极显著负相关;3万株/hm2产量最低,7.5万株/hm2次之,4.5万株/hm2产量最高,5.25万株/hm2产量次之,商品率虽然随密度增加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在4.5万~5.25万株/hm2密度水平下也能达到90%以上;不同氮磷钾配比均极显著影响产量和商品率,N:P:K=1:1:2配比下产量和商品率均最高,N:P:K=0.8:0.8:2配比次之。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表明,甘薯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5.25万株/hm2,氮磷钾配比为N(0.8-1):P(0.8-1):K(2)时,产量最高,达到22611.41 kg/hm2~22933.57 kg/hm2,商品率达到90.40%~92.30%,因此在此密度和氮磷钾肥料配比下,甘薯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10.
品比试验表明,本地黄心薯产量达4230.8kg/667m^2,排在第1位;本地白薯产量达3128kg/667m^2,排在第2住;脱毒甘薯美国SL-9、86—21产量分别为2461.3kg/667m^2、2300.9kg/667m2,排在第3、第4位,脱毒甘薯均比对照本地甘薯高出300.8kg/667m^2和140.4kg/667m^2,增产13.92%和6.50%。从产量结果中看出,脱毒甘薯产量表现较好,淀粉和干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在天柱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杂合性与玉米F1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在产量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作用,在利用玉米F1代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选用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6个高产组合,分析了玉米F1代杂交种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产量杂种优势与亲本数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产量性状与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杂合性越高产量杂种优势越强;利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可以作为预测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生长势强、结薯性好、抗逆性强等。主要栽培技术为:根据不同用途选用高产优质良种,繁育脱毒1~2代壮苗,合理密植(以种植4000株/667m2左右产量较高),实行平衡施肥(N∶P2O5∶K2O=1∶0·2∽0·3∶1·5为佳)。  相似文献   

14.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高产栽培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合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综合栽培技术,合理配置影响甘薯产量的主要因子,提高甘薯产量,并适当降低化肥的过度使用量,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对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采用五因素(1/2实施)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分析了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插秧期对该甘薯品种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依次为:钾肥(X3)>磷肥(X2)>密度(X4)>氮肥(X1)>插秧期(X5)."泰中9号"甘薯产量在48977.25~61919.4kg/hm2的1532个组合中优化栽培方案是:折合纯氮160.5~178.2kg/hm2,纯磷81.6~90.15kg/hm2,纯钾227.255~297.45 kg/hm2,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是6072~67875株/hm2,适宜的插秧期范围为4月22-29日.研究可为能源型甘薯"泰中9号"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清 《中国种业》2021,(1):69-73
以10个不同类型的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纯作为对照,研究小麦与甘薯行数比在3∶1和2∶1套作模式下甘薯地上部农艺性状和2种作物鲜产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甘薯最长蔓长比纯作减小;分枝数和茎粗因品种差异变化不尽一致;漯薯14号在3∶1模式种植时较纯作增产18.77%,漯薯15号在2∶1套作模式下较纯作增产3.99%,其余甘薯品种及小麦鲜产均不同程度下降;套作兼用型(漯薯11号和漯薯15号)甘薯品种产量更高;麦薯3∶1比2∶1套作模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世代间株系遗传变异能有效指导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本研究以50个S_4和42个S_6代株系及其与2个骨干系组配的杂交种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不同世代株系的遗传差异,及其与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0对SSR引物在50个S_4株系和42个S_6代株系中分别检测到68和65个基因型,以及72和77个等位基因;以遗传相似系数0.89为阈值,通过类平均法(UPGMA)将2个测验种、S_4及S_6代株系分别划分为7个及5个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遗传差异分析显示,相同S_2来源的S_4代株系或同一S_4衍生的S_6代株系间的差异位点数均小于不同来源的株系,仅有8%的S_4代株系间差异位点数为"1",具有提早稳定的趋势,而61.9%的S_6代株系间的差异位点数≤1,大部分株系趋于纯合或可能已纯合,株系内株高及穗位高变异系数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SSR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及产量特殊配合力(SCA)的相关系数多数均不显著。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证明,育种实践中在S_2代之前应增加选择株数以保持群体多样性,而S_4代之后可减少株系内自交株数;亲本间的SSR标记遗传距离不足以预测杂交种的产量杂种优势和产量SCA。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栽插方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泰紫薯1号’和‘泰薯15’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栽、斜栽、平栽3种不同栽插方式对2种类型甘薯品种的茎叶生长、T/R值、块根膨大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商品薯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表现为平栽方式>斜栽方式>直栽方式;在斜栽和平栽方式下2个品种T/R值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直栽方式;2个品种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均表现为平栽方式>斜栽方式>直栽方式;平栽与斜栽方式2个品种块根商品薯率均高于直栽方式,平栽方式结薯数和薯块均匀度优于斜栽方式。综上所述,平栽和斜栽方式优于直栽方式,能够提高甘薯鲜薯产量及商品性,其中平栽方式较适用于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可根据种植条件选择适宜的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18.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北方区试中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干率和淀粉率均与淀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和大中薯率与薯干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中薯率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淀粉产量和薯干产量贡献最高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茎粗和黑斑病抗病指数,贡献率分别为29.67%和30.13%;而对鲜薯产量影响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和根腐病病情指数,贡献率为30.71%。通过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甜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而品质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甘薯品质贡献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蒸煮后的甜度,贡献率为59.12%;第二主成分为粗蛋白含量和蒸煮后粘度性状,贡献率为23.75%。总之,农艺性状对影响不同产量目标形成的侧重点不同,甜、糯性状是影响甘薯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京市延庆区景观休闲农业结构调整和耕地资源紧张现状,开展了紫肉甘薯套作向日葵试验,研究了不同间作密度对该模式作物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可以增加甘薯种植效益,在3 125~12 500株/hm~2的向日葵间作密度范围内,随着向日葵密度的增加,甘薯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向日葵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向日葵间作密度在3 125~6 250株/hm~2时对甘薯产量有促进作用,其中向日葵间作密度为4 167株/hm~2时对甘薯的增产增效作用最大,此时甘薯产量可达33.48t/hm~2,增产比例13.26%,效益可达165 411元/hm~2,增效比例21.80%。  相似文献   

20.
冬种甘薯免耕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减轻种植甘薯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工日、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行冬种甘薯免耕试验。试验设免耕、常耕和空白3个处理。冬种甘薯免耕处理与常耕处理比较:小于0.05kg/块以下的非商品薯产量减少1690.5kg/hm^2,大于0.1kg/块以上的商品薯产量增加10.5kg/hm^2,增产不显著,干薯淀粉含量减少0.77%,薯形稍弯,甘薯颜色稍淡,口味相差不大,但节约成本312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