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北方水稻旱育苗抛秧技术宋传毅,李淼,宋年生,丛玲(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61005)吴博光,焦萍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机械总站)(铁峰乡农业站)抛秧具有提高工效,保证农时,节省用工,降低成本,早熟高产等优点。1培育适龄壮秧通过几年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具有增产增收 ,省工节本的效果 ,是全国“九五”重点推广项目。但国内抛秧主要以塑料软盘育小苗抛栽为主 ,秧龄只能在 35天以下 ,叶龄在 4叶以下 ,秧苗过大 ,由于单位面积的营养供给不足 ,导致秧苗素质低下 ,产量下降。因此只能在冬闲田中进行 ,这与贵州典型的稻油(麦 )两熟区的实际情况存在着突出的茬口矛盾。针对这一实际 ,我们在旱育稀植技术和塑料软盘抛秧的基础上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贵州省农技总站的统一安排下 ,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在 1995年和 1996年的探索研究和示范获成功的基础上 ,于 1997年至 19…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抛植的密肥运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育抛植的密肥运筹技术邱泽森,刘学良,曹文武(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江苏省六合县大圣乡农技站)水稻旱育抛植技术克服了塑盘抛秧限制秧龄的弊端,同时节省了秧盘费用,是旱育稀植与抛秧有机结合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早发、快发和高产、高效的优...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栽培若干关键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水稻抛秧栽培已经历了50~80年代的经验、探索、示范阶段,90年代在我国学者的努力下,在抛秧稻高产理论及栽培技术实用化上获得了重大进展与突破,推动了抛秧稻大面积生产应用。本文就抛秧栽培研究与应用发展过程中的若于关键问题作一概述。1育秧培育出秧丛带土且相互独立分离的不同苗龄的适抛秧苗是水稻抛秧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此,育秧技术一直是抛秧栽培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我国熟制复杂,生产条件各异,育秧方式已呈多元化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7种形式。1.1塑料软盘育秧在投资、秧苗素质等方面,对塑料硬盘、塑料软盘。纸钵(…  相似文献   

5.
, 《种业导刊》2012,(12):37-37
近日从周口市召开的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根据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要求,河南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新建900个农技推广区域站,每个站服务面积不等(10万~15万亩)的粮田,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6.
春制V46应用父本旱育秧母本抛秧技术效果湖南省长沙市种子公司(410001)张新亮邓雨斌湖南省望城县种子公司(410200)徐中明我地迟熟组合(如V46)春季制种,一直受到节令限制及小暑后“火南风”对异交结实的影响,而且母本苗穗结构难以建立。为解决这...  相似文献   

7.
泾县是个山区县,除靠近青弋江两岸的几个乡镇以外,一般乡镇水源条件差,双季晚稻经常发生无水栽插.1995年在推广水稻抛秧技术的同时,该县包合乡农技站首创了双晚免耕抛秧法.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双晚免耕抛秧在全县逐年扩大,1999年已占双晚软盘抛秧的40%.该项技术具有增产、节本,特别是可节省灌溉水20~30m3/667m2,解决了一部分山土旁田双晚无水栽秧的矛盾,扩大了水稻复种指数.同时争取了季节,一般比正常翻耕移栽的提早5~9d,又解决了山区双晚抛秧安全齐穗的问题.现将双晚软盘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水稻软盘抛秧具有五省两增优势,通过数年的大面积推广,一般1hm2可节本750元以上,增产750kg左右,可节本增收15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尤其是连作晚稻软盘抛秧极大地减轻了双抢期间的劳动强度,同时又争取了季节.该项轻型栽培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在泾县已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两段秧和塑盘旱育抛秧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旱育秧苗生理转换期死苗严重;二是病害多;三是根盘小、苗体轻,根部带土少,立苗难,植伤重;四是塑盘育秧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根据省农技总站的安排部署,2007年我县实施全省重点农技推广项目:水稻旱育保姆剂拌种和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抛秧及其配套技术邱泽森金建松(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为了提高水稻抛秧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国内成功研制了水稻抛秧机,使抛秧技术步入了机械化发展之路。我省从1995年开始,试验示范了水稻机械抛秧技术,1996年示范面积超过了1.3……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贵州省水稻免耕直播、水稻免耕抛秧效果,根据省农技总站的安排,进行了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效果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双晚软盘抛秧不能安全齐穗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晚软盘抛秧的成熟期,就正常年景而言,在泾县比同品种同期常规育秧手插迟3~5d.但1999年由于抛后加之气温偏低,光照不足等原因,水稻发育明显推迟.据多点调查,双晚软盘抛秧有10%左右不能安全齐穗,有3%左右不能成熟.特别在丘陵山区所占比重更大.现就不能安全齐穗的原因及对策谈谈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博优湛19夏制种母本盘育抛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东 《种子科技》1998,(4):38-39
博优湛19夏制种母本盘育抛秧技术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种子公司(542700)林东盘育抛秧技术是水稻制种生产上一项新型的栽培技术,也是国家科委在农业技术上重点推广项目之一。该项技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我县...  相似文献   

14.
盐粳187塑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谷启荣,陶有龙,陆钦伍,冯兆华(江苏省宝应县农业局225800)(江苏省宝应县科委)我县1990年引进盐粳187试种,平均7500~7650kg/hm2,并具有矮秆、耐肥、抗倒、穗多、结实率高等高产、稳产之特点,而且成熟...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浅植施硅效果熊玉唐,徐先骥(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阳市550001)(贵定县农技站)丁应林,王维福,黄绍锴,陈瑞秀(安龙县农技站)(余庆县农技站)(兴义市农技站)(普定县农技站)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秧田,早播早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6.
汉中盆地中晚熟杂交稻亩产70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张效忠,王宏锦,李本福(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技中心)723000王社平,黄树存,徐应忠(勉县农技站)(洋县农技站)(西乡县农技站)汉中盆地目前种植的中晚熟杂交组合,在栽培技术上还有潜力可挖,据此提出了杂交稻亩...  相似文献   

17.
通过稻田不同前作(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免耕抛秧及翻犁抛秧和手插秧栽培水稻的同田对比试验,摸索出赤水地区水稻免耕抛栽的最佳前作是马铃薯地,只有前作马铃薯才能解决赤水春早,水稻播期早的茬口矛盾,并可获得马铃薯和水稻两季丰收。  相似文献   

18.
抛秧技术在杂交水稻秋季制种上的应用初报江西省永丰县农业局(331500)刘发岩袁子鸿我县杂交水稻秋季制种单产一直较低,笔者认为,除了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外,主要原因是秋季制种母本栽插时正逢双抢大忙季节,很多制种农户由于忙不过来,母本栽插达不到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旱稻抛秧栽培施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5种处理研究早稻抛秧栽培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处理1(前足、中空、后空即一次性全层基施法)产量最高,667m2产稻谷达524kg,比产量最低的处理5(前施、中空、后补)667m2产490kg增产69%。经方差分析,处理1比其他4种处理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而其他4种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的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也优于其他4种处理,其中结实率与处理3(前施、中控、后补),处理4(前施、中空、后补),处理5比较差鼻达显著标准。且剑叶挺直,没有出现倒伏现象。同时处理1具有省工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等优点,是早稻抛秧栽培的最佳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旱稻肥料运筹不当和抛秧稻的特点,在壮秧,667m^2抛栽2万穴,基本苗4 ̄5万,施肥总氮量同一水平,基蘖肥(前期)与穗粒肥(后期)配比7:3时,达到适宜穗数下,提高成穗率,穗粒协调而高产,比对照增产4% ̄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