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渭北旱塬实施油菜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大面积推广地膜油菜栽培技术是提高渭北旱塬油菜产量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抗旱节水、扩大甘蓝型油菜种植范围的需要;同时对于改进该区耕作制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渭北旱塬地膜油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玲 《种子科技》2010,28(4):43-44
<正>渭北旱塬是我省重要的油菜产区之一,常年种植油菜六七十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5%左右,具有亩产200 kg以上的生产潜力,但实际产量却低而不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占渭北油菜总面积70%的白菜型油菜虽然耐寒,但不抗病虫,且生产潜力不大;二是土壤瘠薄,氮磷俱缺,缺磷更突出,抗  相似文献   

3.
旱地油菜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堂 《作物杂志》2002,18(4):40-41
渭北旱塬是我省油菜主要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4万hm2 左右,总产量约8000万kg,主要分布在劳山以南、关中灌区以北广大地带。近年来,由于先进栽培技术的实施,油菜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不良气候、不良栽培因素的制约,油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脆弱,特别是冻害尤为严重,已成为阻碍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 油菜冻害发生的原因1.1 冬季干旱寒冷渭北旱塬地处关中北部,没有灌溉条件,年降雨量仅500~600mm,且分布不均,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水量的1%~3%,冬春长期干旱……  相似文献   

4.
王宁堂 《耕作与栽培》2005,(2):52-52,60
影响渭北旱塬油莱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冻害、干旱、土壤肥力低、病害4个方面,采用地膜栽培不但可以减轻冻害发生,蓄水保墒,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株抗病性,提高单株产量,促进渭北旱塬地区油菜生产发展,还可以为中国北方旱区大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实现稳产高产提供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陇县位于陕西省渭北旱塬西端,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平均海拔800~2346米,年降雨量500~600毫米,无霜期198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自从上世纪60年代胜利油菜在陇县试种成功后,甘蓝型油菜开始在关中和渭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到现在甘蓝型油菜一直是陇县的传统农作物,截止2011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北移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油菜北移的栽培技术王栓全,刘冬梅(陕西省农科院特作所杨陵712100)陕西渭北旱塬从1990年开始示范推广耐寒性强,抗病毒病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使甘蓝型油菜向北推移了1个多纬度,海拔提高到800~1300米的高原。4年来,累计推广面积40万亩,...  相似文献   

7.
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是把油菜的栽培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有机结合提出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是提高旱地油菜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其优点是增温、节水、保墒、灭草、早熟高产、降低冻害和旱害的发生 ,为后茬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时间和良好的水热资源 ,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的总收益。为中国北方旱区大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实现稳产高产提供了科学途径。此项技术投资少 ,操作简便 ,容易管理 ,适宜范围广 ,正在渭北旱塬大面积应用。其内容包括侧位沟播技术 ;穴播栽培技术 ;高原膜内种植技术 ;精量播种技术及地膜油菜…  相似文献   

8.
喻时周 《中国种业》2014,(10):57-57
油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冬季作物,也是贵州经济作物之一,贵州油菜科研工作者曾先后选育出了油研系列、宝油系列等一大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并在我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油研5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又一个甘蓝型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赵娟 《中国种业》2012,(4):63-63
油菜是互助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年播种面积达2.4hm2,在六大作物中仅次于小麦,居第2位;而优质油菜产量高,深受农民欢迎,已成为互助县脑山地区和半浅半脑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高产栽培模式是在总结互助县农民精耕细作等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形成  相似文献   

10.
屈洋 《中国种业》2017,(4):82-83
小粒黑豆抗旱、耐瘠、适应性强,是渭北旱塬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轮作倒茬作物。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和收获等环节的丰产技术要点,为小粒黑豆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和观测方法研究了渭北旱塬东部旱作区的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该区在麦田夏闲蓄水期(7—9月)降水量在212.7mm以下时,1~1.2m深处存在一相对干土层,使小麦生育后期对深层土壤水分利用产生一定影响,并使旱地农田水分生效率降低。研究还看出,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具有明显地随播前土壤储水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说明渭北旱塬使东部的土壤水库在旱农条件下作物供水调节中的不可代替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乃生 《种子科技》2011,29(7):30-32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几乎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长江流域发生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作物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和观测方法研究了渭北旱塬东部旱作区的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该区在麦田夏闲蓄水期(7-9月)降水量在212.7mm以下时,1~1.2m深处存在一相对干土层,使小麦生育后期对深层土壤水分利用产生一定影响,并使旱地农田水分生效率降低.研究还看出,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具有明显地随播前土壤储水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说明渭北旱塬使东部的土壤水库在旱农条件下作物供水调节中的不可代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傅成林 《中国种业》2011,(Z2):57-58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与大豆、花生、芝麻并列为四大油料作物。菜子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经简单整地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免耕直播油菜与育苗移栽油菜对比,不仅省去了育苗、移栽和翻耕整地的劳动成本,而且只要各项栽培管理技术到位,其单位面积产量完全可与育苗移栽油菜相媲美,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的轻型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占冬种作物面积的40%。尽管农民比较重视油菜的栽培管理,但由于苗床限制、播种过密、秧龄较长等原因,油菜幼苗“高脚苗、曲茎苗、瘦小苗”还有相当比例,已成为目前夺取油菜平衡高产的突出问题。而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MET)则具有控制植物顶端生长、矮化植株,并促进分枝等作用。为了探明多效唑对培育油菜壮苗、促进早发、提高产量等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青海省六大作物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杂交油菜面积10万hm^2左右,约占青海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8.7%,是青海省农牧民在农业经济中的主要收入之一。2009~2010年青海省小寨良种试验站为了促进杂交春油菜新品种的引进和品种更新换代,使小寨园区真正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样板、新品种的展示平台,为我省春油菜主导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试验依据,从不同区域共引进多个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贵州油菜发展历程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是贵州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冬季作物。全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40万hm2,总产50余万t左右,商品率极高。80年代初期,贵州省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得快,烤烟加油菜”的口号,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和技术措施,促进了全省油菜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满足了社会需要。现将贵州油菜特别是优质油菜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汇报如下:1 发展概况1.1 面积与产量经过80年代的大力发展,1991年夏收全省油菜生产取得突破性成就,全省油菜收获面积达到41.2万hm2,总产达到57.62万t,单产达到93kg/6…  相似文献   

18.
百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化工程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泽蔚  熊楚国 《耕作与栽培》2006,(1):63-64,F0003
油菜是贵州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冬季作物,是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作物.全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46.666万hm2左右,总产60余万t左右,商品率极高.为加快贵州省油菜产业化发展进程,2004年9月贵州省政府下达了2004-2005年度百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化工程任务.一年来,通过省农技总站和工程实施项目县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任务各项指标全面完成,项目实施成效显著,提高了全省油菜种植水平,推进了油菜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杂交油菜是昭苏县七十七团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收入,通过对油菜膜上点播甘蓝型杂交油菜高产因素探析,总结出以选用优良品种,加之播种质量、田间管理、病虫害管理、适时收获等丰产措施,以期为大面积膜上点播甘蓝型杂交油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杨光圣  傅廷栋 《作物学报》1991,17(2):151-156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作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不同的作物中存在不同的细胞质雄性不育,而且同一作物内也存在不同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如油菜、玉米、水稻等。自70年代初期以来,油菜育种家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材料中发现细胞质雄性不育。Thompson,K.F.(1972)在欧洲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 TCMS;Shiga,T.(1973)在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