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2.
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生长势强、结薯性好、抗逆性强等。主要栽培技术为:根据不同用途选用高产优质良种,繁育脱毒1~2代壮苗,合理密植(以种植4000株/667m2左右产量较高),实行平衡施肥(N∶P2O5∶K2O=1∶0·2∽0·3∶1·5为佳)。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的级别一般分为原原种、原种、良种,级别越高,增产效果越大。在引进种植脱毒甘薯时要注意三点:种薯质量、及时更新种薯、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方法江苏省徐州甘薯研究中心邢继英,杨永嘉,邬景禹,唐君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生物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现已在700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脱毒苗,能够恢复品种的优良性状,比未经脱毒的原...  相似文献   

5.
淀粉加工区,选用脱毒徐薯18、予薯7号等优良脱毒品种,比一般品种增产50%以上,淀粉率提高2%;城郊食用区选用脱毒京薯553、苏薯8号、冀薯4号等,比未脱毒品种增产40%以上。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徐薯18增产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毒徐薯18薯苗茎叶生长快乐我合面积大,光合能力强,净同化率高,其结薯早,膨大块,T/R值进展合理,脱毒薯苗前期光合产物积累主要分配到地上部茎叶,中后期向地上部块根输送迅速增加,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7.
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脱毒甘薯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其产量潜力。脱毒甘薯较未脱毒甘薯增产,增产幅度为24.2%~33.4%,不同级别的种薯增产幅度不同。脱毒甘薯生长旺盛,在种植过程中可采用化控方法,促进光合产物最大程度向下输运,以提高经济产量。脱毒甘薯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再感染病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长素对脱毒甘薯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生根培养基,在温度、光照强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对4个甘薯品种脱毒试管苗的生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素及同一种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脱毒甘薯试管苗的生根影响不同,其中以0.2mg/L的IAA和0.1mg/L的IB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甘薯脱毒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7.3万/hm^2,鲜产26.85t/hm^2,由于甘薯病毒病的普遍发生,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3亿元。1996年起开始重点推广甘薯脱毒新,至1998年全省甘薯单产、总产双超历史,其中脱毒甘薯推广4.5万/hm^@,并建立完美了一套脱毒甘薯应用推广体系,科学地提出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然而由于受到病毒的感染,造成了生产上多年使用的品种发生了大幅度的退化减产,品质下降.我国现在已发现的主要的病毒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病株症状表现为皱缩花叶型,并为高温隐症现象.调查表明,大多数甘薯田块植株的病毒感染率达到60%~70%,有的甚至达到90%,感病的品种减产幅度达30%~50%,甘薯病毒病已成为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目前植物病毒病仍无特效药防治的情况下,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为了使甘薯脱毒技术在生产中得以更为广泛的普及,现对甘薯脱毒薯的整个生产技术体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脱毒甘薯北京553增产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北京553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1.3%,45.7%和22.7%,其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63.3%,54.6%和23.7%,经济系数也明显高于对照。脱毒北京553栽后发根快,结薯早,光合面积大,光合能力强,前期光合产物积累主要分配到地上部茎叶,中后期向地下部块根输送迅速增加,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甘薯脱毒苗对蔗糖浓度的特异性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干率和产量进行分类)的甘薯品种和蔗糖用量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甘薯组培苗在不同糖浓度下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在繁殖系数和株高上的差异都非常明显,且都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生根数在不同类型间差异不明显。MS 30g糖能较好地提高甘薯组培苗的繁殖系数和促进植株增高,在后期的作用更为明显;发根条数在3种糖浓度下差异不明显,存在一定的高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快繁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致使品种生产性能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实践证明,因甘薯病毒病影响,可减产25%左右,有的品种减产超过50%。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毒病,而通过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则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招远市1996年开展脱毒甘薯推广工作,累计推广0.67万hm2,增收2000多万元。同时把覆膜栽培应用于脱毒甘薯生产,在辛庄镇寺口村开展的脱毒甘薯覆膜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山东省市专家实地验收,产量达到77325kg/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脱毒甘薯的增产因素1.1改善了营养生长状况甘薯脱毒苗栽插后,地上部表现生长势强,出苗早,缓苗快……  相似文献   

16.
脱毒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特性分析及增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不同组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不同地点,品种,年份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4.95% ̄91.8%。甘薯脱毒后商品品质改观较大,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则无明显变化,脱毒甘薯与对照相比地上下部生长动态趋势相同,但更具优势。上述部分论点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了解脱毒甘薯的生长特性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脱毒薯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甘薯脱毒技术是我国甘薯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组培生物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和良种快繁技术的有机结合,甘薯脱毒苗应用是我国继脱毒马铃薯之后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又一成功典范。甘薯脱毒在河南省是一项较新的课题,1998年河南省科委将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列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脱毒甘薯Ⅰ号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延长了块根生长期、延长了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增加了光舍产物积累,提高了产量,以施K2O16kg/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脱毒甘薯适宜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利 《耕作与栽培》2007,(1):22-22,53
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脱毒甘薯在720m海拔区的最佳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以栽插5000/667m2窝产量最高,单产为2678.4kg/667m2,其次栽4000/667m2窝,单产为2537.6kg/667m2,第3是栽6000窝/667m2,单产为2436.8kg/667m2,栽插3000窝/667m2产量最低,单产为2122kg/667m2,经方差分析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析讨论认为栽4000~5000窝/667m2是甘薯一号在该地区的最佳密度,可作为指导大面积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