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鱼类资源变动趋势与增殖保护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鱼类资源变动趋势与增殖保护途径探讨林益平(湖南省水产局410006)湖南素称“鱼米之乡”,鱼类资源是湖南一大自然资源优势。本文试从描述鱼类资源基础与自然条件入手,通过对目前鱼类资源变动情况的分析,探讨增殖保护鱼类资源的途径,以利鱼类资源长盛不衰和...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77,(3):F003-F003
浙江省象山县樊岙公社养殖场,滩涂广阔,海水比重适宜,缢蛏自然资源丰富,该县历史上就有养殖和资源繁殖保护的习惯。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养蛏业得到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巩固了集体经济。但是,文化大革命前,在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缢蛏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中,该县广大干部和群众,顶着“四人帮”的破坏干扰,积极保护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社队养蛏,使养蛏业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人口膨胀、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海洋所承受的压力和影响越来越巨大。如何使海洋不受象陆地那些人为过度的掠夺性利用,维护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健康有益的“蓝色食品”,成为全世界海洋国家日益关心的问题。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从根本上讲,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增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我省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技含量还不太高,只是处于资源的简单利用的初级阶段。如何提高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和高附加值,是维持海洋生物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的重要途径。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经济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要用动态的观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仅是现阶段的任务.而且是21世纪海洋开发时代的一个战略部署,与我国陆地经济圈发展息息相关;二要用全局的观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不仅关系到海洋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和保护与科学技术进步问题上,不仅要加强科技力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还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生物技术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安徽女山湖围栏养蟹技术的研究祖国掌(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湖泊是人类的自然财富,开发和保护这类水体,使之健康运转永续利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湖泊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2年在丹麦皇家大使馆的资助下,越南渔业部(MoFI)和有关国际组织,例如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越南)IUCN(Viet Nam)、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东南亚/印度支那)TRAFFIC(Southeast Asit/Indochina)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印度支那)WWF(Indochina),一起合作实施了海龟资源保护项目。其目标包括(1)了解越南海龟资源分布、丰度和威胁的情况;(2)评估越南海龟产品的贸易规模;(3)提升越南人关于海龟资源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林蛙是以名贵药材“哈士蟆油”广为人知的东北林区特产,应用于增养殖的林蛙种类主要有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黑龙江林蛙(R. amurensis)和中国林蛙(R. chensinensis)。2020年5月以来,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林蛙资源面临以保护为主转为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新局面,人工增养殖已成为林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综述了东北地区林蛙增养殖历史、种质资源、饲料营养、疾病和环境控制以及产品加工流通等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林蛙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全产业链多项核心技术亟待攻克、产业尚需转型升级、林蛙种质资源监测、评价与利用等,提出了支撑林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1992,(6):42-43
澳大利亚自开展游钓渔业以来,游钓者已从过去的“猎杀者”变成了现在的自然资源保护者。他们承担着保护资源的义务,以保护渔业能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剧。因此,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早在1980年便提出通过研究自然与科学、社会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来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但仍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属于主要的农业类型之一,需要加强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科技的进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为了使畜牧业能有效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树立渔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渔业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安季源 《齐鲁渔业》2001,18(4):40-4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是一切社会财富的第一源泉,渔业资源既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渔业经济建设的自然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及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何妥善解决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渔业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与监督管理,对现有的渔业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渔业管理面临的突出课题。 可持续发展用通俗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渔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渔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基本矛盾,是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入手,强化监督、执法手段,切实保护好渔业生态环境。一是通过市场和法律手段,提高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二是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提高在新时期政府行政管理能力;三是必须尽快制定并推行自然资源有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成本意识,在利用或损害自然资源时都要进行成本核算。并使资源得到应有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要从观念上和哲理上摆正渔业环境和渔业发展的关系,既考虑当前利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保护资源多样性,永续利用;既要考虑对渔业生态系统的产出索取,增产增收,又要考虑到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渔业;既要考虑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考虑到整个环境效率,还要考虑子孙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可持续渔业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渔业环境的保护、经济效益、社会需求等方面均能保证的可持续发展上的渔业.  相似文献   

12.
生态渔业与渔业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敬德 《淡水渔业》1995,25(4):29-32
生态渔业与渔业生态贾敬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生态渔业是生态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含义是:符合生态学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再生和循环,使渔业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获得比常规渔业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渔业...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国内外至今未有明确的定义。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王淼教授研究认为,所谓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其目的是支持和鼓励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而非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海洋渔船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部决定今年内对全国海洋“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整顿。现通告如下: 一、本次清理整顿的对象是海洋“三无”(没有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书、渔业船舶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三证不齐”(只持有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书、渔业船舶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舶检验证书三种有效证书中的一种或二种)渔船,以及持有《渔业捕捞许可证》但未贴附或未贴足功率凭证的渔船、所持证书载明的主机功率与渔船实际主机功率不符的渔船,包括船、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4,(4):8-11
人民日报2月25日、3月2日分别发表“长江生态发展与保护须并举(深阅读·关注长江鱼类保护(上))、长江鱼类保护难在哪?(深阅读-关注长江鱼类保护(下))”两篇报道,回应((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所引发的关于长江渔业资源“崩溃”的舆论担忧,就长江鱼类资源现状、渔业资源衰退原因、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本刊现予以转载,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Rana tern porariachen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李利人等,1999),是我国出口药用动物中的重要商品之一(黄玉德,1998)。由于多年来酷捕滥杀及毁林开荒等人为的破坏,致使资源日渐减少。另外由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很畅销,而且价格不断上涨,致使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所以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国林蛙的养殖技术已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生物学特性 中国林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杨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开发自然资源,拓宽生产领域,扩大食物来源已成为人类研究解决粮食危机的一大课题.同时,我国还有大量的窑厂废弃坑地宜渔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改造利用这一土地资源已势在必行,使其变废为宝,地尽其力,发展渔业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四新 《内陆水产》2003,28(5):36-38
东洞庭湖(岳阳市辖洞庭湖,以下同)是我国现存东、西、南洞庭湖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水湖盆,是洞庭湖的本底湖,是我国拥有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物种自然资源的地区之一。吞吐长江,接纳四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我国淡水鱼类赖以越冬、索饵、繁殖的主要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东洞庭湖渔业资源受到水利建设、围湖造田、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已处于严重衰退状态,直接影响到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东洞庭湖渔业资源存在的问题,对保护和综合治理东洞庭湖具有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在千岛湖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可抑制蓝绿藻的生长;让水中的N、P通过营养级的转化,最终以鱼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并移出水体(捕捞)。掌握这一过程,对保护千岛湖的优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渔业合理经营(合理放养和捕捞),不但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鱼产品,而且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使渔业经营效益大为提高,从而使千岛湖的水资源在渔业利用中获得积极有效的保护,实现渔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两利、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九五”渔业科研项目定面启动“九五”渔业科研项目在各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制定项目指南、前期论证、项目评审、计划制订、合同签定和拨付经费等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工作,现已全面启动。“九五”渔业科研项目包括“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九五”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两部分,其中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有5个课题(1个专题),涉及水产种质鉴定及保存、良种选育、规模化养殖和水产病害防治等研究领域。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渔业部分)项目分5类166个课题(专题),涉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