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东丰县大阳林场2006~2010年连续5 a的造林成活率进行调查,分析其与降水和气温两个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造林树种、密度、立地条件和苗木质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年平均温度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最关键因子,此外,3~5份的温度对成活率亦有显著影响,低温常导致造林成活率降低。降水量在满足苗木成活的基本要求后,其作用不甚明...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成活率与降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以来,辽西北地区出现持续春旱,致使各地春季造林成活率严重偏低。雨季造林成为辽西北地区造林的主要选择,因此,我们对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的成活率与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年均降水450mm左右的地区,使用3~5年生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时间以6月中下旬为宜。适当深栽,留穴。雨季造林成活率预测:1~6月份降水与年平均降水之比率超过30%,造林成活率达不到国家标准。比率越大,成活率越低;比率越小,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以皂角、板栗、连翘三种林木为试材,采用漏斗状-覆膜集水技术,在鲁中山地模拟不同降水量进行径流集水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不同量降水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覆膜和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且覆膜土壤相对含水量始终高于对照,试验后43d覆膜土壤相对含水量要比对照高4.0%左右。模拟降水后第1周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较快,覆膜比对照下降速度缓慢。覆膜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增加,其中以皂角成活率最高,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徐滩平原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特别是I-69杨,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目前徐滩地区造林的主栽树种,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但由于该地区冬、春季较早,加之I-69标本身成活较难,故自推广以来,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该地区林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讨影响I-69杨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对徐州市所属7个县(市、区)近年栽植的I-69杨成活情况连续两年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调查时间、内容和方法调查时间为1992年5月下旬和1993年5月上旬。调查采用临时样地的方法,记载各样地的栽植成活率.栽…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气温和降水对银杏木材年轮和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地区17年生银杏为试材,研究了气温和降水对银杏木材年轮宽度、年轮密度,最大密度、最小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气温和降水,对银杏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生长季节中的7月份气温与年轮宽度有-0.44的负相关,对木材密度影响不大;而月份降水量与年轮宽度呈0.69的正相关,在0.01水平相关显著,8月份降水量与年轮密度、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呈0.70、0.74和0.74的正相关关系,在0.01水平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林冠对大气降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大气降水的再分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为24.4%,影响林冠截留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树干流在森林降水中的比重较小.约为1.2%;通过雨量是森林降水来源的主要方面,它约占降水量的74.4%。  相似文献   

7.
在对赤峰市喀喇沁旗2001—2007年连续7年飞播造林播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2001—2007年当地的气象实况数据,就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喀喇沁旗,油松的第一节长和株高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油松的成活株数与6—9月月平均降水量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喀喇沁旗选择在6月份进行飞播比较适宜。年平均降水量是油松成活株数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各气候因子对油松成活株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年平均降水量〉相对湿度〉总日照时数〉温度。  相似文献   

8.
抗旱保湿综合措施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植被的破坏,致使辽宁省西部朝阳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荒山秃岭比比皆是。该地区年均降水量较少,年际与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加之蒸发量太高,促使本区气候干旱。因此,该地区造林难以成活,据统计,采用一般的造林方式造林,其成活率仪为40—50%,保存率不足30%。1986年春,联合国粮援项目——控制辽西水土流失2772工程,以造林和种草为主要任务,在朝阳市辖北票市和建平县总计35个乡的范围内全面展开。我们参加了本工程的部分工作。为了提高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成活率,我们进行了以灌水、保湿为主的正交试验,以探讨不同因素的影响和综合措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近30年的黄土高原地区58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年降水以及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在50~900 mm,空间分布上东南高西北低。降水高值区分布在三门峡站与武功站附近以及五台山站,年均降水量为900 mm;低值区位于临河站附近,年均降水量为50 mm;(2)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集中度分布于0.43~0.76,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而降水集中期的变化则不太明显,多集中于夏季的7-8月份。因此在降水集中的7-8月份,水土流失会比较加重,应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在降水量大的月份做好灾害防护,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预警,减少工农业生产损失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原平市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平市位于山西北中部,春季干旱多风,年降水量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成活率低。介绍了该市自然气候特点,分析了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