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玉米品种掖单13和鲁玉10进行剪叶剪穗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籽粒灌浆绍实期,群体源库两因素均是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库的作用更大。其主要机理是叶面积的减少,库容的相对变大增强了净同化率,促进了茎鞘物质向籽粒的运转,使花后物质生产量、籽粒库容及其活力的减少小于叶面积的减少量;籽粒库容的减少因单位库容及活力的补偿能力小,相对小的库容降低了净同化率,使花后物质生产量近于剪穗量的减少而影响产量。比较多花型掖单13和中花型鲁玉10两个品种,剪叶减产作用掖单13大于鲁玉10,剪穗减产作用掖单13小于鲁玉10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5000和75000株/hm2两个密度下,于吐丝期分别对大穗型玉米品种陕单902和小穗型玉米品种户单4号进行了剪50%叶、剪50%穗、断50%根等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库源调节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源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叶>根;源库变化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穗型品种为源>库,小穗型品种为库>源;在源库同时减少50%时,两品种籽粒产量下降约50%。源不变,库容减少,源库比增加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残留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下降20%~30%;库容不变,源减少,源库比降低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产留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同样下降20%~30%。始终维持源库在群体上的相对平衡是玉米高产栽培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为大穗型品种遗传改良及从栽培角度调控源库提高穗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01年、2002年分别以88个、12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重(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单穗重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各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结果】大穗型籼稻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系数、绿叶重及比叶重均较大,但结实期叶面积系数下降比例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叶面积系数有利于提高单穗重;大穗型籼稻品种结实期净同化率大于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库容量较大,适当增大穗重有利于库容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较大;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是抽穗期绿叶重、净同化率;影响穗重的主要库性状是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结论】大穗型品种叶面积系数及其构成、库容量及其构成(或库源比)显著大于小穗型品种,绿叶重、结实期净同化率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是影响穗重主要库容性状。  相似文献   

4.
1994~1995年在江苏农学院农场春播,用4个爆裂玉米材料与普通玉米高产品种西玉3号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爆玉米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爆玉米的出叶进程与对照相同,籽粒灌浆结实期比对照短7~10d;爆玉米叶窄长,苗期叶面积增加慢,最大LAI小,高值LAI稳定期短,花后LAI下降快,一生尤其花后光合势小;株细高,穗位高;根数少和粒重粒叶比低的特征进而强烈影响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籽粒产量是对照的38.66%~46.40%;植株一生的干物质积累尤以拔节前和吐丝后的生育阶段的积累量较低,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尤以穗粒的积累能力差;提高产量的途径是增加粒数和粒重并重;培壮茎秆,促进气生根发生,提高叶系尤其是花后叶系的净同化率,扩大籽粒库容量,增加粒叶比和提高花后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及籽粒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水稻(Oryza satiua L.)亚种间杂种一代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而提高,表明其产量库容具有主动调节叶片光合生产的能力,较大的叶面积负载具有强源畅流作用。但如库容过大,而“源”不能供给所有籽粒灌浆的物质时,籽粒充实度差。亚种杂一代孕穗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转运的量,比汕优63低,此期如适当限源控库,组成合理的苗株穗粒结构,可改善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亚种间杂种一代属“源限制型”,“开源畅流”是提高  相似文献   

6.
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力。而提高,表明其产量库容具有主动调节叶片光合生产的能力,较大的叶面积负载具有强源畅流作用。但如库容过大,而“源”不能供给所有籽粒灌浆的物质时,籽粒充实度差。亚种杂一代孕穗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转运的量,比汕优63低,此期如适当限源控库,组成合理的苗株穗粒结构.可改善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亚种间杂种一代属“源限制型”,“开源畅流”是提高其籽粒充实度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库容类型杂交早籼稻品种源库结构对垩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不同库容量类型早籼稻品种齐穗期源库结构对稻米垩白的影响。【方法】以18个杂交早籼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将供试品种按库容量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研究不同类型品种源库结构、灌浆特性和垩白的差异,分析源库结构对籽粒灌浆和垩白的影响。【结果】齐穗期LAI、灌浆期净同化率等大库容类型>中库容类型>小库容类型,而单位库容的叶面积、茎鞘重和净同化率等则相反;籽粒灌浆速率大库容类型<中库容类型<小库容类型,而灌浆历期则相反;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则表现为大库容类型>小库容类型>中库容类型。【结论】大、中库容类型品种,灌浆物质不足,灌浆速率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宜采取扩源措施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小库容类型品种灌浆物质充足,灌浆速率快,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也高,宜采取扩库措施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相似文献   

8.
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期剪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研究源供应强度对库器官分化形成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剪叶使后期既作为库器官又是主要源器官的角果数目减少,从而使总干物质生产量剧降,2)剪叶后,结实期间的净同化率随库源比升高而增加,茎秆和叶中的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开花前差异较明显,开花后差距缩小,3)剪叶处理对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的规律性影响,果柄的过氧化氢酶活必一起角果形成初期趋于增加,中后期无明显差异。4)在籽粒充实前期,角果皮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输强度以剪叶处理者为大,随籽粒发育差异缩小,后期则有低于CK的趋势。5)剪叶后,单株角果数急剧下降,每果粒数减少。且无叶片时结籽过程可能会产生某种障碍。  相似文献   

9.
对5个典型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物质生产优势主要表现在出穗后经济产量形成期,这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物质生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出穗前迥然不同;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库容优势也十分明显,就其总体而言,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与库容比例高于平展型(丹玉13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是在增加种植密度和扩大库容量的基础上,增强源的供应能力,保持一定的库源比值.  相似文献   

10.
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源库特征   总被引:99,自引:11,他引:99  
 对大量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种组合的产量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如果:亚杂组合的物质生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出穗后经济产量形成期,这与籼型三系杂交稻物质生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出穗前迥然不同;亚杂组合的库容优势也十分明显,就其总体而言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与库容的比例高于汕优63;大多数亚杂组合的光合产物向穗的运转不良,这是部分亚杂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也是限制亚种间杂种优势充分利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展望及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栽培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冀东地区春玉米的施肥模式,设计5种施肥模式:常规施肥(CB);常规优化施肥(CT);缓释施肥(SB);缓释优化施肥(ST),并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B、ST处理较CK、CB处理在生育后期可以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群体绝对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量;SB、ST处理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著低于CB处理;CB、CK处理灌浆启动快,但灌浆活跃期和灌浆持续时间短,CT、SB、ST处理虽然灌浆开始时间相对滞后,但可以有效延长灌浆活跃期和持续时间,提高平均灌浆速率;SB、ST处理的穗长、百粒质量、穗粒数、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显著高于CB、CK处理。综上所述,缓释施肥和缓释优化施肥均能提高花后同化产物积累转运,延缓植株衰老,优化籽粒灌浆进程,并提高产量。为追求产量最大化,生产上推荐采用缓释优化施肥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冀东地区春玉米施肥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14)C示踪方法对源库调节与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光合物质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晚播小麦在籽粒灌浆期旗叶的光合物质主要用于穗部籽粒生长;倒二叶光合物质亦主要供给籽粒,但向茎秆和根系中的分配增多;倒三叶是标记的三叶中光合物质向根系分配比例最大,向籽粒分配比例最小的叶片。研究表明,源库调节能影响到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物质分配。穗库容降低,各叶片光合物质向穗部籽粒分配比例减少,向根系、茎叶中分配增多;叶源量减少,一般则向穗部籽粒分配比例增多。不同类型品种叶片光合物质在植株各器官间的分配受源库调节的影响程度不同。晚播小麦源库调节对穗粒数、粒重及其它穗部性状的影响因不同类型品种而异。相对减少源对鲁215953、鲁麦5号、鲁麦7号和鲁麦14号的穗粒数、粒重影响较小,但使鲁麦15号和辐63的穗粒数和粒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夏玉米花后干物质运转的影响机制,为夏玉米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干旱敏感型品种伟科702(WK702)和耐旱型品种郑单958(ZD958)为供试材料,于玉米花期设4个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CK(对照,全生育期正常灌水)、T1(花前干旱胁迫)、T2(花后干旱胁迫)和T3(花期连续干旱胁迫),探究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花前干旱胁迫能抑制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而花后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但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花期干旱胁迫不仅显著降低夏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0.05,下同),还抑制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降低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使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减少。花前干旱胁迫对夏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的影响大于花后干旱胁迫。花期干旱胁迫导致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花期连续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最大,花前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大于花后干旱胁迫;ZD958在T1、T2和T3处理下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下降20.1%、15.6%和35.9%,WK702分别比对照降低32.3%、19.3%和51.3%。【结论】花期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夏玉米的植株形态、有效光合面积、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等,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对干旱敏感型品种WK702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抑制高于耐旱型品种ZD958。  相似文献   

14.
爆裂玉米高产生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1995年在江苏农学院农场春播,用4个裂玉米材料普通玉米高产品种西玉3号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爆玉米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爆玉同叶进程民对照相同,籽粒吉实期比照短7-10d;爆玉米叶窄长,苗叶面积增加慢,最大LAI小,高值LAI稳定期短,花后LAI下降快,一生尤其花后光合势小;株细高,穗位有数少和粒重粒叶比低的特征进而强烈影响生产和产量形成;籽粒产量是对照的38.66%-46.40%;植株一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剪叶处理对扬春158灌浆期物质生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不同剪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剪剑叶,倒二叶,倒三叶3处理的灌浆期物质生产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6.24%、15.41%、11.69%;(2)剪叶处理后由于净同化率的提高,对灌浆期的物质生产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净同化率的提高幅度为10% ̄15%;(3)剪叶处理对灌浆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单穗籽粒重,剪剑叶,倒二叶,倒三叶3处理的单穗籽粒重分别较对照降低33.64%、24.86%、17.7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中高产冬麦品种源库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华北地区70年代以来育成的中高产冬麦品种在库的遗传演变过程中,千粒重和穗粒数明显增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单株穗数变化很小。在源的演变过程中,花后净光合量在所有研究性状中增长幅度最大,对籽粒产量起主导作用。其中花后净光合速率的增长幅度较大,对花后净光合量和籽粒产量均起主要作用,而有效灌浆期延长的幅度较小。花后营养体贮藏干物质向籽粒的净转移量大幅度减少。生物产量显著提高,而收获指数变化不大。结果表明,源的改良比库的改良更重要,库的改良必须在源的改良基础上才能导致增产,源的改良似乎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特征,为新疆玉米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择5个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在3个种植密度条件下探讨各处理群体冠层光合性能指标、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构成的特征.[结果]耐密型品种中单909叶面积指数(LAI)大小适宜,LAI到达峰值的时间较早,抽雄前与灌浆后LAI变化速率较小;花后光合势的比例、净同化率较高,粒叶比较大,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时间较长,高密度下收获株穗数和产量较高;稀植大穗型品种中单808虽然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均较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大,但花后光合势所占比例、净同化率和粒叶比均随密度增加显著降低.在高密度条件下(13.5×104株/hm2),群体收获穗数及穗粒重显著降低,严重制约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结论]在新疆干旱气候生态条件下,利用膜下滴灌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优势,选用冠层光合性能强的耐密型玉米品种,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挖掘品种自身的高产潜力,最终实现大面积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6-BA对小麦花后C/N物质运转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以豫麦34和扬麦9号2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花后用0.01 mol.mL-16-BA分别处理穗部和旗叶,研究6-BA对小麦花后植株C/N物质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BA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质量和总淀粉含量,但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且旗叶处理比穗部处理的效果更为显著。6-BA处理显著提高了籽粒谷蛋白含量,对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影响较小;穗处理的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低于对照和旗叶处理,使穗处理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6-BA处理降低了扬麦9号籽粒支链淀粉含量,豫麦34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6-BA处理降低了营养器官花前贮存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与转运率,也降低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但提高了花后氮素同化量及同化氮素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与穗处理相比,旗叶处理降低了花前贮藏干物质和氮素运转量对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贡献率,但提高了花后同化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贡献率。上述结果表明6-BA处理促进了籽粒蛋白质的合成,但降低了籽粒质量和淀粉的合成,旗叶处理较穗处理作用大。  相似文献   

19.
小麦植株分布状况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密度相同而植株分布状况不同的试验处理,对小麦各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的非均匀分布导致群体头数、LAI、群体干物质积累量、NAR、CGR、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植株非均匀分布状况加剧而减少、这主要是生物产量下降造成的。当非均匀分布超过一定程度以后,经济系数的降低也成为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大穗型小麦162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减源对大穗型小麦干物质积累、运转及源库协调性的影响,为大穗小麦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减源导致植株干物质累积量和穗粒质量降低,减源越多其降低幅度越大,1624降低幅度低于小偃22;②减源促进茎鞘中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导致茎鞘质量减少,但对1624影响程度较小,1624具有较强的花后同化能力;③叶片减少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对穗粒质量的贡献率提高幅度较大,且叶片减少越多,贡献率提高幅度越大,在剪去全部叶片后,1624营养器官对穗粒质量的贡献率提高到46.3%,小偃22提高到47.1%,均较对照提高了3倍多;④大穗型品系1624源库协调性不及小偃22;⑤目前育种中对大穗型品系1624的源库结构进行改良的主要方向应该是适当缩小其叶面积,使其达到较高的粒叶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