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直接添加到奶牛日粮中的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很少。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反刍动物增重、产奶或产毛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因此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种氨基酸上。使用少量的瘤胃保护氨基酸不但可以代替数量可观的瘤胃非降解蛋白,还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从而降低饲料成本。因此,开发和利用过瘤胃氨基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奶牛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求。赖氨酸(Ly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饲喂玉米为基础日粮合成蛋白质时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反刍动物增重、产奶或产毛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因此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2种氨基酸上。使用少量的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不但可以代替数量可观的瘤胃非降解蛋白(UIP),还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因此,开发和利用过瘤胃氨基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过瘤胃保护蛋氨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反刍动物过瘤胃蛋氨酸,重点介绍了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氨基酸及氨基酸真胃灌注等过瘤胃技术、用过瘤胃氨基酸瘤胃释放率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来检验与评价过瘤胃氨基酸效果的方法以及影响过瘤胃氨基酸饲用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过瘤胃氨基酸对乳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8头荷斯坦黑白花奶牛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 蛋氨酸)对乳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瘤胃氨基酸组的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产乳量和4%FCM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95%和4.09%,但差异均不显著(P>O.05)。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但乳蛋白量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O.05)。其他乳成分并未因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而受到显著影响。瘤胃液的pH值、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及各挥发性脂肪酸摩尔浓度,过瘤胃氨基酸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O.05)。  相似文献   

5.
赖氨酸是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奶牛小肠吸收的氨基酸对于维持生长发育、繁殖和泌乳等生命活动而言极为重要.通常反刍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赖氨酸,需要通过外源补充以满足动物的需要.反刍动物小肠内的氨基酸来自瘤胃微生物蛋白和瘤胃未降解蛋白.目前常采用添加过瘤胃保护赖氨酸的方式来提高小肠代谢赖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国内外研究表明,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达到最大程度,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仍不能满足高产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必须增加进入小肠的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数量。随着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紧缺以及过瘤胃蛋白质局限性的不断暴露,人们认识到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来满足反刍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因此人们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过瘤胃氨基酸上。  相似文献   

7.
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瘤胃蛋白指饲料中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的蛋白质,是反刍动物吸收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通过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提高蛋白质的过瘤胃率,增加氮在体内的沉积,可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国内外对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各种热处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包被等,文章综述了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择体况、胎次、产犊时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盛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7头,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小肠可消化蛋白(IDCP)、中性洗涤纤维(NDF)对提高泌乳盛期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效果。结果表明:3因子的最优水平组合可比习用日粮提高乳蛋白率0.19个百分点(P<0.05),提高乳蛋白量121.34 g/d(P<0.05)。试验结果说明,在NDF 41%/DM日粮中,IDCP按我国《奶牛饲养标准》推荐量92%组合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8 g/d+过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32 g/d,可有效提高奶牛泌乳盛期的乳蛋白含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9.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 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 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 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 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响。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对血清总氨基酸水平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不同水平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尺、体质量相近的健康的泌乳牦牛40头,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RPLys和RPMet组成混合氨基酸5,10,15 g/(d·头)进行饲喂,试验的预试期为7 d,正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