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海南屯昌县天然次生林和不同种植历史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海南热带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橡胶以及橡胶不同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开垦后种植橡胶林造成了土壤剖面中第二层(10 ̄20cm)有机碳含量的显著减少,第一、三、四层(分别为0 ̄10cm,20 ̄50cm,50 ̄100cm)都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由天然次生林变成橡胶林是造成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橡胶林种植历史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西双版纳割胶、未割胶条件下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不同保护带种植方式(距瓣豆绿肥覆盖与野生杂草覆盖)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管理方式下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种植距瓣豆绿肥覆盖与野生杂草生长覆盖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一致。随时间变化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底层(40~60 cm)垂直差异。不同管理方式下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未割胶处理割胶处理,割胶条件下距瓣豆绿肥覆盖土壤野生杂草覆盖。橡胶林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具有相同的动态变化趋势,而与全磷动态变化趋势随时间而不同。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机碳/全磷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著正相关。表明割胶和植被覆盖对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具有较大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影响胶园土壤氮、磷、酸性磷酸酶变化。  相似文献   

3.
海南橡胶林历史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主要的橡胶产区,也是台风频发区域。了解橡胶林台风灾害的历史变化规律,对建立有效的橡胶林台风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南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情历史数据,选取16次对海南橡胶林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灾情数据,结合橡胶园风害等级标准,分析海南橡胶林台风灾损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损情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别,每次橡胶林灾损的严重程度分布均与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密切相关。36年间,全岛绝大多数的农场发生橡胶林灾损次数在4~8次之间;橡胶灾害等级也有所不同;(2)在时间上,橡胶林风害灾损的分布随着台风影响次数减少而减少,但橡胶林受损害程度在增加;橡胶灾害损失与台风等级密切相关,当风速大于10级以后,橡胶灾情与风速大小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国内橡胶种植园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农垦等集团系统胶园,如海南橡胶、云南农垦、广东农垦、中化国际等;二是民营中等规模胶园,规模一般在几百亩至数千亩;三是小微胶园,以家庭种植为主。其中,农垦集团和民营中等规模胶园需要雇佣工人割胶,并采取割胶分成的雇佣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植胶区465户橡胶种植户的入户调查,了解农户对割胶技术的认知情况,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割胶技术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是否村干部、性别及种植面积对农户的技术认知有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户对割胶技术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女性胶农较男性胶农对割胶技术认知水平高;村干部在橡胶技术信息获取方面比普通农户更具优势,使得他们对割胶技术认知程度较高;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对割胶技术重视程度更高,生产实践中对技术认知更清晰。  相似文献   

6.
利用海南琼中14个村委会15个代表性植胶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技术应用及需求,并从农户的视角评价科技推广工作。从农户的技术应用、科技推广工作评价、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橡胶生产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橡胶种植历史不长;农户橡胶栽培割胶技术仍以传统经验为主:胶园抚育管理差和割胶技术水平低是农户认为影响胶园产量的主要因素;割胶技术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农户技术需求重点是胶园抚育管理、死皮复割、根病防治和割胶技术。  相似文献   

7.
全国第一个输胶管道工程于2001年9月在云南橄榄坝农场问世,至今历时2年零2个月,替代人力输送胶乳550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西双版纳山多平地少,挑胶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的割胶工人。橄榄坝农场七分场一队一号林地,当地人称营部大山,海拔830米,相对高度350米,坡陡50度,种植358亩橡胶林,有35个胶工在这里割胶。有人计算过,从山底的收胶点到山顶的树位,往返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园大体可分为3类:一是农垦等集团系统胶园,如海南橡胶、云南农垦、广东农垦、中化国际等;二是民营中等规模胶园,规模一般在几百亩至数千亩;三是小微胶园,以家庭种植为主。其中,农垦集团和民营中等规模胶园需要雇佣工人割胶,并采取割胶分成的雇佣模式。据统计,2013年国产全乳胶产量为46万t,占中国国内天然橡胶总产量的55%。其中,海南农垦全乳胶产量为15万t,海南民营全乳胶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天然橡胶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海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产区之一,目前海南橡胶种植面积814.3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天然橡胶是海南省农村特别是省内中西部市、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随着海南橡胶林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橡胶高产新品种在海南得到了大面积示范与推广,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台风、寒害及旱害等气候灾害的频繁影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橡胶  相似文献   

10.
(一)橡胶林丛间,5月的夜色如墨。一尺方圆的光亮,俯仰之间,霞光万丈似地射向橡胶林的层叶苍穹。如果,割胶工人身体的俯仰只是阳刀与阴刀的动作变换,那么,其劳作的意义就如胶灯的光亮由低而高得以放大与升华。今夜,在祖国南疆近40万亩可开割的橡胶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南琼海、白沙、琼中、儋州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实地调研,定量分析胶农割胶制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开割规模、劳动力短缺程度、橡胶树龄、费用支出程度等因素对胶农选择割胶制度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水平、橡胶价格等因素对胶农选择割胶制度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推动新割胶制度传播的同时,需要提升割胶制度在民营橡胶的认知度;重视割胶制度传播队伍的建设,开展"田间培训"割胶制度模式;重视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对橡胶产业的农村教育;完善以胶农需求技术为主导的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运用Biolog-ECO技术对海南省大丰农场6个不同林龄橡胶林割胶前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增强,培养144 h后趋于平稳。橡胶林土壤微生物利用羧酸类、氨基酸类、胺类和糖及衍生物类碳源能力较强,而对酚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利用能力较差;除未开割的林龄5年橡胶林外,林龄10、13、18、25、30年橡胶林割胶后(11月)土壤微生物AWCD值、Shannon-Wiener指数、Mc Intosh指数和利用碳源能力均低于割胶前(5月),说明割胶引起了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下降。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微生物AWCD值、Shannon-Wiener指数、Mc Intosh指数和利用碳源能力的差异在割胶前后均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凌晨1点,夜已入深,暗黑的橡胶林里散落着零星的灯光。伴随着阵阵蝉鸣蛙叫,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江分公司割胶工人潘金吉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用指甲把凝固的胶线抠下来,手握胶刀熟练地割下去,摆好胶杯,通过手指指引使乳白的胶汁慢慢流进杯中……一年有270天属于割胶期,在这270天里,她每夜都在那片自己管理的胶林里忙碌着,直到早上7点才能把当天管理的400多株胶树割完。2005年3月,正值龙江分公司推行开割胶园家庭  相似文献   

14.
浅谈橡胶树不同割制的割面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割胶生产实践,从常规割胶、新制度割胶、阴阳刀割胶和气刺割胶等几方面来阐述不同割胶制度的割面规划及其要点与注意事项,以期对目前天然橡胶生产,尤其是民营胶园割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开展橡胶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2012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海南儋州试验场四队橡胶林中建立了1 hm2动态监测样地.基于海南儋州1 hm2橡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高程数据,介绍了R软件等高线图、三维立体图等方面的应用,希望对R软件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橡胶林胶菌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橡胶林下胶菌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是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从橡胶产业的自然、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分析入手,提出大力开发橡胶林下经济,创建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海南省农垦总局从2007年开始在海南西部的广坝农场、大岭农场,东部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海南省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是否可行,对林下套种马铃薯进行产量和品质初评;并对不同种植密度马铃薯长势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品种合作88折合净种产量为25 983.90 kg/hm2,与云南勐海净种差异不显著,而丽薯6号产量为20 155.35 kg/hm2,显著高于勐海净种;胶林下套种可显著提高合作88干物质含量;合作88适宜套种密度为株距20 cm,行距30 cm,丽薯6号适宜套种密度为株距30 cm,行距30 cm。说明海南冬季橡胶林下套种马铃薯存在较大可行性,这为橡胶林下复合种植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胶工短缺是当前我国橡胶产业面临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如何提高割胶劳动效率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和广东三大植胶区的橡胶生产中开展了包括橡胶树低频、超低频及气刺短线割胶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高效割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旨在为我国橡胶产业割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过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的技术方法,包括林地选择、品种选择、备耕整地、种子种苗准备、定植、日常管理、种子收集、地胆草的收获、林下间种第二年及其之后的管理等步骤。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既可保护野生地胆草资源,提高橡胶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割胶工人收入,也可作为林下覆盖作物,减少水土流失,较具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00年,我刚刚高中毕业,就从海南屯昌县家乡来到海南农垦,在海胶集团加钗分公司一区19队当上了一名割胶工人。这是我走出校园后的第一份工作。刚走上割胶岗位时,我凭着年轻人一时的热情,干劲十足。可是面对山区山高坡陡、割胶劳动强度大、每天割胶还遭遇蚊虫蚂蟥的叮咬等情况,说心里话,也曾有过动摇,甚至打算走出胶园另谋出路。然而,看到身边的老工人,胶树开割期每天凌晨一点就要起床上山割胶,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甘愿奉献。这种坚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我打消了离开大山的念头,一干就是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