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非贸易关注问题(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WTO主要成员在非贸易关注问题上的立场及其原因1.WTO主要成员在非贸易关注问题上的立场由于各国农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不同,其在农业多功能和非贸易关注问题上的立场也迥然不同。且而不风业划区施日本、韩国、欧盟、挪威、瑞士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是一种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单靠市场价格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多种功能的价值,从而也就无法确保农业非商品产出的供给。因此,主张对农业的支持和适度保护,包括在WTO中维持农业的特殊位置,将支持实现农…  相似文献   

2.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环境气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和完善,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市场自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环境安全的多次改革,其决策机制体现出不断增强的超国家性权力、愈发重视的农业生产以及注重防御的贸易安全特征,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驱动因素.对中国来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的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制度和农村发展政策都是值得借鉴的,中国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制定配套国内支持政策,利用农业领域的环境保护关注事项制造符合WTO游戏规则的发展标准,强调在环保基础上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业投入,重视农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WTO农业协定中的国内支持规则,并评估了有关WTO成员履行农业补贴削减承诺义务及政策调整情况,供国内研究WTO框架下农业补贴政策调整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欧盟农业支持状况演变及其政策改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农业支持指标体系对欧盟农业政策支持状况进行分析表明,欧盟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补贴与农业支持总量基本一致,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一直以来为较高水平;对一般服务支持总量变化不大,但结构上有一定调整;对农产品消费者的补贴则逐年提高,农业支持总量较为平稳。欧盟通过实施价格支持到收入支持的改革,农业补贴扩展到对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改革以及农业支持政策的市场化调整,适应了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革与挑战。欧盟农业支持水平及结构政策的演变和改革,为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农业支持政策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共同农业政策(CAP)是欧盟农业国内支持体系的主要载体,也是欧盟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方式。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欧盟CAP的发展历程,CAP发展分为4个阶段,从价格支持走向直接支付、单一支付,也是从黄箱政策走向绿箱政策的过程。最近一轮CAP改革是源自于欧盟《2020年议程》,确立了CAP补贴的单一化形式、强化对中小农户的支持、确立了绿色补贴体系以及继续强化对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的支持。综合分析新一轮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到CAP发展的绿色化、生态化、绿箱化和多功能性等趋势。欧盟CAP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对中国优化农业补贴体系和功能、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补贴体系,以及农业补贴体系法制化等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一、中外农业补贴的比较 1.支持力度比较。1998年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方农业补贴占WTO农业补贴总额的89%,其中欧盟占44%、美国占24%、日本占21%。1996~1998年,我国“绿箱”、“黄箱”支出合计约为200亿美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8.1%。2001年美国农业国内支持为970亿美元,相当于其农业总产值的50%。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总量约相当于欧盟的1/10,美国的1/4。美国新农业法计划在今后6年增加约1 900亿美元的农业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及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欧盟农业政策的演变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欧盟农业国内支持的水平和结构现状,提出了调整和优化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建议和措施.分析表明,欧盟使用了所有政策箱,其中"黄箱"和"蓝箱"政策仍是主要政策工具,而欧盟"黄箱"政策支持在产品上的集中程度很高,相对集中在弱势、敏感的几种产品.借鉴欧盟的经验,中国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农业国内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8.
欧盟25国农业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静 《世界农业》2006,(7):5-7,36
欧盟以同时吸纳8个中东欧国家和2个地中海岛国的惊人之举完成了第五次扩大,即欧盟东扩,使欧盟由15国变成了25国。东扩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v,CAP)对内支持与对外保护的特殊政策自动延伸到10个新成员国,大部分新成员国(尤其是8个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在其国内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与老成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它们的加入势必对欧盟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贸易能够促进粮食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措施的实施,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WTO成员就粮食贸易措施提出的建议主要以实现粮食安全为目标,包括永久取消部分农产品关税且不使用出口限制措施、限制使用出口限制措施、提升透明度、推动WTO体系内农业贸易制度改革等。粮食出口限制在价格波动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安全政策工具,取消出口限制并不必然会支持粮食安全。应考虑在WTO制度框架内对出口限制措施的实施加强纪律约束,确保其实施不对粮食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并考虑发展中成员的特殊情况。此外,支持各成员建设有韧性的农业部门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发展中成员应充分利用WTO给予的政策空间,加强此类措施的规范与实施,并继续推动WTO有关规则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实施以来,欧盟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其财政负担过重、农产品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共同农业政策经过多次发展与改革逐步趋于完善.本文介绍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起源、相关内容以及演变过程,指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给中国的启示是:提高农业支持与保护意识,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由欧盟、日本、韩国、毛里求斯、瑞士、挪威共同发起的“农业中的非贸易问题国际会议”于2000年7月1~4日在挪威举行。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主要是在“农业中的非贸易问题”上具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WTO成员。中国和中国台湾省因即将加入WTO,并将会在未来的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也被邀请参加了会议。一、基本情况和背景1999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因各国意见的分歧而未能成功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2000年3月份召开的WTO农业委员会会议要求各成员在年底之前提出自己关于下一轮谈判内…  相似文献   

12.
WTO新一轮谈判于2004年8月1日达成框架协议,农业谈判在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市场准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是后续谈判的基础.运用ATPSM模型,在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农业自由化改革模拟的基础上,探索了以框架协议为基础的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徐向华  徐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59-2860
加入WTO后我国严格遵循了对农业所做的承诺,由于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为应对入世对我国农业的长期冲击,笔者从政府支持和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两个方面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国内支持是各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必然手段;分析了加入WTO后,我省构建WTO框架下的农业支持政策的客观必然性;简述了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范围,并着重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中旬,按照WTO农业委员会会议要求,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了一份关于下一轮谈判内容的综合性提案。该提案是欧盟对其前期的一些单项提案的归纳和完善,代表了欧盟在新一轮WTO农业谈判中的立场。一、贸易问题1. 市场准入(1)关于关税减让。为了增加市场准入机会让所有WTO成员国从中获益,欧盟建议关税减让公式应该继续执行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减让方法,即承诺对总体平均约束关税水平的减让和单项关税最低水平的减让。(2)关于关税配额(TRQs)。欧盟认为,关税配额制度对增加市场准入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关税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WTO的农业国内保护水平测算指标进行了系统解析与比较,发现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WB)的指标相比,WTO的国内支持指标测算出的保护水平与一国实际保护水平可能相差较多,且缺乏灵活性。从指标的制定目标与负责机构角度分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WTO定位是国际贸易协调和管理机构,其指标主要是为了监督和削减成员的支持水平,而非关注成员的实际保护水平及影响效果。具体来看,WTO测算指标中的固定外部参考价格这一要求无法使测算结果充分反映当前政策扭曲水平,对保护价的收购量条款应当进一步明确,判定政策属性的依据主要是定性描述,没有定量要求,给指标测算带来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绿箱政策与加强中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方炎 《世界农业》2003,(2):4-6,48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绿箱政策1.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的建设符合绿箱政策《农业协议》规定了各成员的国内支持总量的上限,各成员承诺根据《农业协议》大幅度削减关税,取消不合理的非关税措施,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保护政策利用受到限制。但WTO《农业协议》也为农业支持和保护留下了空间,即“绿箱政策”。《农业协议》附件2中规定,政策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从消费者转移而来,没有或仅有很小的贸易扭曲作用,对农产品生产影响很小的支持措施均被认为是绿箱…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对西部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普及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探讨在WTO框架下如何加强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对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WTO农业协议允许政府加大国内农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及保护力度,特别是《农业协议》规定允许的“绿箱”政策范围的政策措施的保护力度。根据WTO农业协议国内支持条款的‘绿箱政策”规定,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作为一般性政府服务措施,是保护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属于加强的范畴。此方面在我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得到支持的空间很大。因此,加入WTO,总体上看,更有利于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所有WTO成员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削减。进口关税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通过关税水平、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来表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都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姚敏 《甘肃农业》2003,(7):12-13
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转折点。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化新趋势及加入WTO的新形势 ,为稳定国内粮食生产 ,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消极影响 ,保护农民利益 ,我国应正确选择农业保护与支持的目标和原则 ,充分利用WTO的农业规则 ,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农业发展的保护与支持力度 ,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及农业效率的提高 ,从整体上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