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制度从1956年开始实行以来,经历了起步、规章建立、改革发展和提高完善四个阶段。并且逐步行成了“五统一”的审定工作方法,即由省统一组织试验、统一试验技术规程、统一对照品种、统一汇总试验结果,由省统一审定、命名推广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在前一阶段良好的基础上,试验审定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2.
3.
黑龙江省新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2000—2004年黑龙江省审定的35个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品质总分没有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有74.29%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供试材料品质性状间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达到部颁优质米的一级标准;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糙米率因子、垩白度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因子、蛋白质含量因子、整精米率因子的特征根累计贡献率达82.5%。建立品质总分回归方程:Y=75.086+0.246 x1-0.932 x2 -0.577 x3 -0.124 x4 +3.072 x5。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制度从1956年开始实行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经历了起步(1956~1970年)、规章建立(1971~1978年)、改革发展(1979~1988年)和提高完善(1989年至今)4个阶段。共审定推广各类农作物品种836个,其中小麦品种91个,大豆品种147个,水稻品种79个,玉米品种122个.杂粮品种77个,经济作物品种91个,瓜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工作既是品种选育的最终阶段,又是品种推广应用于生产的起始阶段,对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对建国后我省品种试验审定工作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发展靠多种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起带头作用的是种子。目前,我省粮食产量已实现"九连增",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不断有新的突破。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良种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可见品种工作在 相似文献
7.
8.
以玉米为例,针对目前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中存在的问题,就品种试验审定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种业界同仁讨论。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种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种的创新。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客观评价农作物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其应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技术依据。随着新《种子法》实施,主要农作物种类大幅减少,品种试验渠道增加,试验周期缩短。但是对品种试验的要求更高,因此,为切实提升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的水平与质量,提高我国农作物良种区域布局规划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农作物的生产与种植质量,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作物品种试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分子植物育种》2016,(8)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审定的214份水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构建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的分子ID,为北方粳稻的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分布于水稻12个连锁群的131对引物,对参试材料进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根据品种之间扩增出条带的分子量大小的差异赋值。筛选出多态性好的24对引物对材料进行检测,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24个,每个引物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范围在4~8个,平均为5.17个。引物的多样性指数在0.486~0.817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697,最高的引物是RM206。品种特异性指数在70.451~553.727之间,平均值为141.000,最高的品种是东农428。将电泳所检测出的等位基因变异数字化,采用ID Analysis 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需要13对引物(RM206,RM453,RM430,RM9,RM249,RM481,RM21,RM241,RM486,RM26051,RM44,RM561,RM154)就可以将214份水稻参试品种完全区分开,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出一套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分子ID。 相似文献
14.
对1991~2010年间黑龙江省审定的适于第一至第三积温带的142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与审定年份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审定年份的推移,区域试验最高产量逐渐增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0.46%和7.40%,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增产幅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想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品种试验(引种试验)及品种审定是不可缺少的工作流程,通过审定的品种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品种审定前的试验及审定工作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加工.学刊》2020,(2)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审定大豆品种的演化趋势,对黑龙江省1990—2015年所审定的278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随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近26年分别上涨了11.6%和7.0%,产量也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株高与年代呈中等程度相关,百粒重与年代之间呈弱度相关,近26年分别上涨了4.4%,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随年份逐年递减,脂肪含量随年份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作为全国的水稻种植大省,自2006年-2017年选育审定水稻品种213个,通过对选育审定品种的数量情况、品种类型、适应区域、审定主体、选育方法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清楚认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在审定品种低水平重复、特用水稻品种供给不足、部分适应区域品种短缺、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育种方法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还需要政府、种业企业、科研单位等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