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久前,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农业厅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农药贸易管理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国家农药管理相关部门的领导、东盟各国农药管理部门官员及农药生产和贸易销售企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2.
<正>6月13日,以"产能、经贸、技术合作,中国—东盟发展对接"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农业农资产品、产能、技术对接交流会在浙江杭州成功开幕。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中国的多个政府部门、合作社、商协会、重点企业代表、农业经贸领域专家及媒体等120多人参加会议。同期,2019澜湄农业农  相似文献   

3.
<正>9月19日,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东盟农资产业高峰会议在南宁举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肖仲凯,  相似文献   

4.
11月1日,首届中国-东盟农药贸易管理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各国农药管理部门官员、国内外农药生产和贸易销售企业人士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人员普遍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农药在东盟国家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泰国驻成都总领事郭梅特近日在成都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透露,泰国正寻求和四川合作,计划在华建立第三个泰产品分销中心。"泰国愿与四川省合作,打造辐射中国西部地区的分销中心。这将是除广东、广西之外,中国第三个泰国产品分销中心。"郭梅特在致辞中说,四川将成为泰国联系中国西部的重要门户,同时泰国也将成为四川省联系东盟国家的门户。中国—东盟双向贸易投资合作近年来不断扩大。今年1-8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3 028.4  相似文献   

6.
初秋南国,花团锦簇分外妖娆;绿城南宁,装扮一新喜迎盛会。今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10周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这"三个10周年"时机特殊、意义特殊。广西农垦从第一届博览会开始,已经连续10年积极参与博览会的系列活动,并借助博览会这个重要平台,展示了农垦新形象,实现了与东盟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木薯是世界公认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工业原料,全球每年木薯贸易额达200亿美元。而广西是中国木薯种植最大的地区,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优势非常明显。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泰国曼谷淀粉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签订了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泰联变性淀粉项目,并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公司目前已完成部分厂房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桂,即广西壮族自治区。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中国-东盟博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既是东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又是泰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广西与泰国双边经贸合作发展飞快,要拓宽经贸领域,饮食领域不容小觑。几十年来,广西各高校积极加强与泰国高校的合作,并与泰国多所大学签订协议,建立互相派送留学生和教师学习交流的体制,使得从泰国来广西的留学生逐年增加。留学生饮食已经成为餐饮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研究他们的餐饮喜好,不仅能为广西的餐饮业发展提供建议,也能为在桂的泰国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饮食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相对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探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及相似程度,广西与东盟大多数国家相比,在丝绸、活猪、蘑菇罐头和药材等农产品出口上优势明显,但是在蔬菜、水坚果、茶叶和活家禽等产品受到来自东盟的挑战,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竞争性明显。广西应抓住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的机遇,在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色,优化农产品出口战略。  相似文献   

10.
张刚 《中国农资》2001,(5):29-29
<正> 中国贸易促进会化工分会近日组团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越南河内国际贸易博览会,并通过与越南化肥协会、越南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越南国家植保院、越南化工研究院等政府和民间化工机构广泛接触,对越南的经济、对外贸易、特别是农用化工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2018中国-东盟农资产业高峰论坛12月7日-12月8日北京·丽景湾国际酒店论坛内容1.专题报告: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农资、经贸合作机遇与前景;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及影响;东盟等国家农业、农资、经贸政策、市场形势、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等。2.行业成长:研讨中国农资行业的转型发展;发布"2017年度中国肥料进出口贸易百强企业""2017年度中国水溶肥十强企业"。3.大会交流分享:优秀企业境外拓展、投资、合作经验分享;企业、产品、需求、合作项目等推介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引导我国优势农产品加工业面向东盟区域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与深化农产品加工业与东盟区域的交流与合作,近日,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东盟区域贸易经理人培训班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来自河南、山东、广西等省区的80多名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负责人及农业部门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五周年以来,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相互投资合作不断加大,双方加工农产品贸易规模连年攀升,投资合作日益扩大。据统计,2005~2013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09,15(5):43-43
为了拓宽中泰企业商品交易与双向投资渠道,促进中泰贸易发展,值此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夕,由泰国国际贸易商会、工经联合(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商务交流网主办的中泰经贸论坛暨商品交易与双向投资洽谈会于2010年3月21-23日在泰国曼谷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引导我国优势农产品加工业面向东盟区域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与深化农产品加工业与东盟区域的交流与合作,近日,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东盟区域贸易经理人培训班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来自河南、山东、广西等省区的80多名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负责人及农业部门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五周年以来,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相互投资合作不断加大,双方加工农产品贸易规模连年攀升,投资合作日益扩大。据统计,2005~2013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缅甸政府宣布加强同韩国的贸易合作,尤其是加强增值产品的合作。这一决议将在下个月生效,适用于东盟经济共同体。9家缅甸企业参加了2015年东盟博览会,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100多家企业也参加了于11月18-21日举办的东盟博览会。缅甸贸易中心领导人Daw Mya Mya Sein于上周访问了首尔,这是他的第二次韩国之行了。他称,通过此次对韩国的访问,缅甸政府了解到了韩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以及韩国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2014年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化肥生产与国际贸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相关协会、化肥生产企业、化肥贸易企业以及咨询机构的代表近1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8日-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行。广西农垦借助中国—东盟关系迈进"钻石十年"的重大机遇,借势而上,再下一城,在本届博览会上共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折合人民币72.95亿元。据统计,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博览会,广西农垦累计签约项目376项、投资总额约1443.28亿元,与东盟国家贸易额已占整个广西农垦进出口总额的35%以上。依托博览会合作大平台,东盟已成为广西农垦"走出去"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06—2016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数据,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及其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表现出虚拟水净进口状况,中国农产品虚拟水的净进口量在-121.8157亿~722.0710亿m3,且中国的净进口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虚拟水流动频繁的国家主要是越南、泰国、新加坡和缅甸;中国虚拟水出口主要是蔬菜类(大蒜和干豆)和水果类(苹果和柑橘类水果)农产品,进口则主要是谷物类(大米)和水果类(香蕉和杧果)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农产品对东盟出口的总体情况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简称,于1967年8月成立于泰国首都曼谷。东盟现有10个成员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东盟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农作物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盛产热带和亚热带作物,草本植物可终年常绿,对发展农业非常有利。自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迅速。2002—2004年,中…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举办的首次区域合作盛会。站立在"自贸区元年"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早已创出品牌效应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