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作了介绍,并对适地适树方案确定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在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作了介绍,并对适地适树方案确定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在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造林绿化地的地形、土壤、生物等立地因子的性能,对造林绿化中适地适树的标准和途径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才能够促进人工造林水平提升,首先要有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那就是适地适树造林原则,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中已经将适地适树作为人工造林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原则与手段,并经过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出:若是没有计划性的造林,不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盲目造林,那么其造林结果就会非常不乐观,不仅造林难度大,还会浪费时间、精力与财力。本文针对适地适树原则的意义与重要性,以及在人工造林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降水稀少,水土流失较重,土壤趋于瘠薄且持水能力差,干旱灾害严重,使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应加强适地适树和适地适林、合理配置林分密度、集水抗旱保墒造林技术等抗旱造林管理,并进一步推广应用固体水造林技术、生根粉、保水剂、基质激活造林技术等先进造林技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提高林木成活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正"适地适树"就是造林时要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在这种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树种。首先要掌握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特点;再根据立地条件与树种生态学特性正确选择造林树种。造林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造林时要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在这种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树种。所以说"适地适树"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选择造林树种方面的具体应用。但"适地适树"是相对的,"地"和"树"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因此,"适地适树"并不是仅仅把树种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部干旱地区适宜栽植的造林树种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究其适应性和多年引种驯化、抗旱造林试验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定西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驯化、良种繁育、抗旱造林基础上,经多年观测和总结提炼,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抗旱抗寒、耐瘠薄的优良造林树种,以丰富当地树种资源。并筛选适宜当地栽植的10多个树种进行生态调查,并提出在造林绿化中应注意问题,进而解决造林树种单一、群落不够稳定等缺陷[1],为干旱区的荒山绿化和造林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适地适树"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根据造林地区的气候、水分等自然条件,结合造林地块的海拔、土壤、坡度、坡向、坡位等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最合适该条件生长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称之为"适地"。根据造林树种生长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确定造林地块称之"适树"。因地制宜实现了地与树生态习惯的统一,使造林树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本文浅析了依据造林地区条件,通过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改良引进外来树种,达到适地适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天津市滨海地区主要造林模式,从天津市盐碱地造林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等三方面对造林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为盐碱地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适地适树是造林的基本原则,培育优质苗木是确保成林、实现造林的目的基础,细致整地、精细栽植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本文从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密度、精细栽植和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造林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北京市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方法]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低效油松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树高结构和直径结构。[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导致该林分低效的主要原因有林分过密、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和没有适地适树等。[结论]针对引起低效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营林和造林过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1、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造林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基础条件,它讲究"天、地、树"三者合一。所以,在造林前要全面了解改地的气候、气温、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掌握降水、温度、土壤、植被等信息。植树造林是当前林区造林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也就是把林木种放在苗圃中培养,待树苗长成后再将树种移栽到种植土地中,这种造林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要求较低,比较适合在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造林地树种选择的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三条基本原则的分析,详细介绍了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四种树种选择途径。其对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议造林中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适地适树的途径着手,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树木的生长特性,选择树种、适地适树,以期为我县提高绿化 造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造林质量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造林质量的概念与范畴;简述了我国造林质量的现状,指出我国人工林培育中在“适地适树”、良种化、造林密度、树种组成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谈香樟树在苏北地区的生长及引种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98-99
绿化种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引进树种为辅,苏北地区不宜盲目引进香樟树种,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少量引种,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方多在春秋二季植树造林。与春季造林相比,秋季造林因降雨量少、气温逐渐降低等原因,易受干旱、冻害影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林成活率明显降低。现将提高秋季造林成活率的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适地适树。这是造林成活的基础和前提。适地适树就是说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适合造林树种的生长。这些立地条件主要有土壤酸碱度、肥力条件、地形、海拔、气候等因素。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根据造林地的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造林树种。盐碱地不能种喜酸性土壤的植物(如柑橘),高海拔的山地不要种低海拔植物(如油茶),光照条件十分充足的山地不…  相似文献   

18.
从适地适树的概念与要求出发阐述了适地适树的现实意义,并对其三大数量标准进行了介绍,对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适地适树的意义与数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地适树的概念与要求出发阐述了适地适树的现实意义,并对其三大数量标准进行了介绍,对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龙江林区森林资源的特点是: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林分为冷、云杉纯林为本;成、过熟林面积占绝对优势;林分生长率低,自然枯损量高;林分分布不均匀,且以中等密度的林分为主、天然更新不良。针对这种情况,应制定科学的经营措施,加强更新造林、幼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适地适树,加大管护森林资源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