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大丰收,其中大力推广应用农作物新品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种子企业经营种子和农民购买使用种子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在品种使用上盲目求新,致使品种未审先推、越种越晚,越区种植现象有所抬头。一些地区为了追求产量,违背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越区种植农作物品种特别是晚熟玉米品种,导致粮食含水量大,商品品质差,  相似文献   

2.
中国棉花品种和种子市场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2003-2010年全国审定棉花品种数量及棉花品种和种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在品种数量上,全国审定的品种和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基本上都是逐年增加;在品种比例上,常规品种逐年降低,杂交棉品种逐年提高,优质专用棉品种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种植面积比例上,常规品种逐年上升,杂交棉品种近两年迅速下降,优质专用棉品种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种子技术水平上,生产用种使用毛种子的比例逐年下降,包衣种子比例逐年上升;在供种方式上,农民自留种已降到10%以下,统一供种的比例也明显降低,市场化程度约60%.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数量、占品种总数的比例、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均逐年增加,美国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
于旗 《种子世界》2014,(11):3-4
<正>塔城盆地目前已经成为新疆第二大玉米种植区,面积仅次于伊犁河谷,2013年盆地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盆地农民已具备规模种植玉米技术、管理能力;玉米烘干厂遍布盆地,烘干能力已能够满足13.3万hm2以上玉米需求;玉米产业初步完善。种子在盆地玉米产业形成及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盆地玉米种子演变、更新史可以发现:我区现代玉米种子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云、贵、川等西南区域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西南市场对高产、优质、多抗晚熟玉米品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种子生产企业逐年将西南热带血缘的晚熟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云南、四川区域制种低产区逐步向西北的甘肃、新疆基地转移,以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种子。而在西北区域种子生产过程中时常存在种子芽率偏低、合格种子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主要是西北区域晚熟品种灌浆不能完熟与后期霜冻影响种子芽率,导致种子质量不合格。如何保证种子质量,尤其是芽率达标,在多年西北区域制种基地生产过程中,探索总结出西南晚熟玉米品种在西北基地生产、且能够有效保证种子质量的切实可行的生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给西北基地承接西南晚熟玉米种子生产提供强有力 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加大,玉米种子经营异常活跃,部分经营户为追求最大利润,未审先推、夸大宣传,想方设法谋取高利,这是短期经营行为。只有本着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宜、与生产条件相适应、良种良法相配套的原则,帮助农民科学选购种子,才是长期经营之本。现结合生产实际,对玉米种子经营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种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1.1未审先推屡禁不止一是利用农民求新心理,改头换面,越区推广;二是一些种子经营户急于推出新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在农业生产上,出现了玉米南种北移趋势。北移种子数量逐年增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并在生产上已起到显著的作用。 一、东北三省玉米南种北移基本情况1.黑龙江省1980年前就已在南部的双城、肇东等县、乡引种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正>玉米是我国产量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同时,玉米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是食品、化工、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因此,玉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发展玉米生产,种子是基础。玉米杂交种是我国商品化率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农作物种子,玉米种业的发展对我国种业以及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是山西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杂交棉三系不育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我国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长江流域棉区基本全部种植杂交棉,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棉种植面积达30%左右,新疆棉区也在积极推广杂交棉种植。但目前杂交棉种的生产成本逐年上升,销售价格逐年下降,种子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利润越来越少,发展三系不育系制种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疆伊犁垦区玉米叶螨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垦区是新疆主要对外生产基地,所制种子籽粒饱满、色泽好、质量高。但随着对外制种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变化,玉米叶螨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主要害虫,为害损失居首。笔者总结了66团玉米叶螨近几年的发生规律及玉米叶螨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戴栗红 《中国种业》2011,(11):37-38
锦单1021是2007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极晚熟玉米新品种。近2年来,在种植上具有一定的面积、随着生产上用种量的不断扩大,制种面积也逐年增加.但是在制种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以预防和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锦单1021种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还担当着重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角色,近在几年种植面积稳步扩大,2007年后种植面积已赶超水稻,达到5.5亿亩,东北三省面积近2亿亩,更是成为不折不扣的代表性玉米粮仓。据了解,玉米目前已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因此,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保障有效供给,已成为我国粮食稳定生产和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任务。面对玉米生产,我们不得不为那些"百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杂交稻、杂交玉米(以下简称两杂)种子库存积压问题长期困扰行业发展,去产能、去库存势在必行。种子生产虽涉及田间生产、晾晒烘干、加工包装等诸多环节,但长期以来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加工环节,且加工环节相对可控。本文通过官方发布的种子企业数量等数据,结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种子加工能力的相关规定,综合  相似文献   

13.
对2006-2016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的玉米品种数量也逐年增加,但主导品种突出,耐密品种占绝对主导地位,适合全程机械化的玉米品种更有推广潜力。针对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提出育种对策是不断扩增、改良和创新种质资源,改进育种方法,逆境筛选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正>1种植大户购买"白皮袋"种子问题逐年严重——"白皮袋"立案查处难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模式面临大转型,种子管理面临新挑战。据统计,2014年江苏省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为45%左右。实践中,少数不法分子迎合种植  相似文献   

15.
张乃雄  付宗刚 《种子科技》2012,30(11):44-45
宝鸡市灌区夏玉米是全市玉米生产的高产区和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总产占全市玉米产量的近70%。该区域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排灌条件良好,拥有种植玉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生产水平与全国和当地最高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智能化种子干燥及精细化选别装备技术研究由于玉米制种面积的扩大、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极端天气对种子质量安全构成威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玉米果穗烘干成为制种企业首选方案,目前玉米果穗烘干控制及信息化管理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现介绍如下:由于玉米制种面积的扩大,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极端天气对种子质量安全构成威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玉米果穗烘干成为制种企业首选方案,而加强果穗烘干质量控制,优化工艺,提高监管是整个玉米果穗烘干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目前国内  相似文献   

17.
1宁夏区农作物种子市场特点 1.1土地面积小,需种量有限 宁夏区土地面积小,据统计2010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84.4万hm2。种子企业供应的农作物种子主要集中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方面,全年三大作物生产用种3500万kg左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从3月份起,滇中百合产区又进入了种球移栽季节。据统计,2012年云南百合种植面积、平均售价、进口球和自产球数量明显增长。其中,切花百合种植面积3.24万亩,占全省鲜切花总面积的19.17%;产量6.92亿支,占鲜切花总产量的9.5%,分别较2011年增长15.71%和61.25%。百合切花单价创近年新高近10年,云南百合切花生产规模逐年增大,目前其生产面积已是2004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 ,对于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种子质量水平 ,推动种子产业化 ,促进种植业的发展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其品种管理而言 ,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 存在问题去年至今 ,据笔者对部分种子生产、经营者调查和大田品种考察结果统计 ,本县域内小麦推广品种 (繁育品种除外 ) 8个 ,其中未审认定品种 3个 ,种植面积占15 % ;玉米推广组合 18个 ,其中未审定组合 8个 ,种植面积占 3.8% ;棉花等其他主要农…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探索玉米增产新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对玉米丹玉69进行不同种植形式及播种方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明确大面积玉米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