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和盛  王宝和 《种子》1998,(6):59-61
利用同质恢材料,选择具有广亲和基因的粳稻品种02428与之杂交,采用系谱法进行连续多代选择正常结实株,育成了偏籼型的广亲和同质恢复系T136、T137等。通过对当选材料的亲缘关系分析,利用籼型同质恢复材料(系)与粳型广亲和系杂交,可以将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聚合于一体,从而选育出广杂和恢复系,为三系法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探索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恢复系的选育是提高三系杂交稻产量和抗性的主要方面。贵州属云贵高原丘陵山区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8月中旬至9月易发生冷害(俗称“秋风”).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危及粮食安全。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稻作生态与气候特点.选用恢复系6078(重庆作物所选育)与幅恢838杂交,通过系谱法于2000年选育出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抗寒性强、花粉量大的新恢复系R866.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恢复系南恢536是南平市农科所利用强恢复系明恢86与优质恢复系多恢43杂交,育成的在产量、品质和落粒性等方面较明恢86有所改善的籼型恢复系,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南恢536配组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Ⅱ优536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万恢86是采用IR64、IR1544和圭630为亲本材料经南繁北育15代选育而成。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优、制种产量高、综合表现佳的特点。应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Ⅱ优86、汕优86已通过审定,并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7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桂362是用优质籼稻农乐1号为母本,以优质籼型恢复系桂99为父本进行去雄杂交,经7年13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属籼类型,恢复力和配合力强,株叶形态优良,穗大粒多,花粉量大,茎秆粗壮、抗倒性好,后期秆青粒黄。与联A、博A、龙特浦A、桂源A等野败型三系不育系配组,杂种产量优势明显,熟期适中,其中联优362于2011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1004号。  相似文献   

6.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严菊强  薛庆中 《作物学报》1995,21(2):247-250
选自杂交组合CPSLO17/明恢63的3个花培系(TG7、 TG8和TG11),与南京11、IR36(籼),巴里拉、秋光(粳)等广亲和测验种测交F1结实均正常,表现为优良的广亲和性。对珍汕97A、V20A、红突A(野败型)协青早A(矮败型),D297A(D型),Ⅱ—32A(印尼水田谷)等籼型和双百A(BT型),7627A(滇—Ⅰ型)等粳型不同来源的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025、秋优998、百优838等一批优质高产组合,促使广西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育的优质常规品种八桂香与闻香占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8.
重庆三峡农科所水稻研究室 ,1 982年春以IR64为母本 ,圭 63 0为父本杂交 ,经 7代选择稳定后 ,1 985年春用该材料F7作父本 ,再输入IR1 544的抗性基因 ,采用系谱选育 ,配合力育种 ,稻瘟病自然诱发和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于 1 989年筛选成型。 1 990年将其恢复品系定名为万恢 86。1 特征特性谷粒黄色 ,长粒型 ,无芒 ,稃尖无色 ,谷粒长1 0 .9mm、宽 2 .8mm ,子粒饱满 ,谷壳较薄 ,千粒重 3 4.4g ,出糙率 80 .9% ,精米率 72 .7% ,整精米率 70 .4% ;米粒透明 ,无心腹白 ,外观和食味品质上等。株高 1 1 0cm ,苗期长势旺 ,能早生…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新的杂交水稻强优恢复系,用2个配合力高的CDR22恢复系与3027恢复系杂交选育了强优恢复系TR16,本文对恢复系TR16的选育及应用进行了探讨。TR16恢复系为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创新,其组配的杂交水稻组合中优T16、金优T16、Ⅱ优T16已通过贵州省审定。  相似文献   

10.
对6个籼粳单(复)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所获花培后代株系用“三系”不育系与之测交,以鉴定各株系的恢复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20个单交花培株系中有27.50%的株系,35个复交花培株系中有44.00%的株系能使野败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正常;在149个株系配制的“三系”组合的优势鉴定中,有12.08%的组合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38%;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强优广谱恢复系测253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于 1 985年双季晚稻采用(IR36×田东野生稻 ) ;1 986年双季早稻采用(IR36×田东野生稻 )×IR2 0 61 ,当年双季晚稻采用[(IR36×田东野生稻 )×IR2 0 61 ]× (IR2 4×古1 54)。然后将其杂种后代反复进行株选、系选 ,于1 9 96年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性状稳定的强优广谱恢复系测 2 53。1 选育技术为获得 1 1号优广谱恢复系测 2 53通过野生稻作亲本进行远缘杂交 ,我们选用IR36、IR2 0 61、IR2 4、古 1 54、田东野生稻 5个血缘较近的育种材料。这些材料性状差异很大 ,杂交后代多仍产生疯狂分离现象。因此 ,如何…  相似文献   

12.
水稻粳型恢复系 C57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粳恢 C57具有较高配合力,杂种一代具有较强优势,花粉量大,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是当前较好的广谱恢复系。2.籼粳杂交复交与配子利用的“架桥”制恢方法,在杂种一代提供利用部分籼核的机率,丰富了遗传基础,为间接利用籼粳杂种优势及其优良性状开辟了途径。3.粳恢 C57对杂种一代的株型、叶型、高产的“库”和“源”以及适应  相似文献   

13.
水稻恢复系选育的轮回选择法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佴军  潘学彪  陈宗祥  张亚芳 《作物学报》2004,30(12):1199-1203
利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作为遗传工具,进行水稻恢复系的轮回选择。试验证明:(1)由于构建基础群体时,加入了一定比例具有保持系性质的常规品种,以及在后续世代中,不断将经过后裔测验,证实在主要恢复基因位点上均为杂合型的中选可育株种子返回群体,给不育株授粉,因而保证了每轮次轮回选择群体内不育株比例基本稳  相似文献   

14.
花药培养在水稻籼粳交恢复系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个籼粳单(复)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所获花培后代株系用“三系”不育系与之测交,以鉴定各株系的恢复度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20个单交花培株系中有27.50%的株系,35个复交花培株系中有44.00%的株系能使野败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正常;在149个株系配制的“三系”组合的优势鉴定中,有12.08%的组合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38%;在130个“二系”组合的优势鉴定中,有4%左右的组合比对照汕优63增产18—41%。经与籼梗测验种及“三系”不育系的测交鉴定证实: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3-4年)获得性状稳定的新广亲和系和广亲和恢复系。讨论了花药培养技术在水稻籼粳交恢复系选育上的可利用性,及由此而展现了在“三系”或“二系”上逐步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花药培养在水稻灿粳心恢复系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安中  向跃武 《作物学报》1994,20(6):758-761
对6个灿粳单(复)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所获花培后代株系用“三系”不育系与之测交,以鉴定各株系的恢复度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20个单交花培株系中有27.50%的株系,35个复交花培株系中有44.00%的株系能使野败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正常;在149个株系配制的“三系”组合的优势鉴定中,有12.08%的组合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38%;在130个“二系”组合的优势鉴定中,有4%左右的组合比对照汕优6  相似文献   

16.
万恢481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水稻三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花粉量多、品质优、综合表现佳的特点。2005年12月通过重庆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7.
稻褐飞虱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各省稻区中稻晚熟品种及晚稻品种的主要害虫。培育抗性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接虫鉴定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分别导入到自选恢复系赣恢2688、赣恢4864和中组14中,最终获得遗传稳定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三个改良恢复系都携带纯合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三个改良恢复系R1、R2和R3皆高抗褐飞虱;改良恢复系与4个不育系配制的组合之间抗性存在差异;农艺性状分析显示,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单穗重共7个农艺性状与受体恢复系差异不显著。证明本研究已成功获得了抗褐飞虱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为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黔恢3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当地强恢复系R 785和重穗型恢复系R 894杂交选育而成的重穗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植株壮实、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性;利用自育抗稻瘟病不育系黔79 A与重穗型黔恢35所配组合黔优35经过2年区试及生产试验,于2018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蓉恢90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明恢63作母本,特青早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强、米质优、与不育系地谷A配组育成的地谷A×蓉恢906于1995年通过四川省区试,与冈46A、Ⅱ-32A配组育成的冈优906、Ⅱ优906于1997年、1999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水稻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野败(WA)型、红莲(HL)型、包台(BT型)3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粳稻广亲和不育系苏秋A与19个籼、粳恢复系测交,筛选出对以上3种细胞质不育系均具正常恢复力的广谱型恢复系6078。通过回交,将广亲和品种Lemont的广亲和基因导入6078,育成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经测交鉴定,SWR78对WA型、印水(ID)型、HL型、BT型4种细胞质的10个籼、粳不育系均具正常恢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