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胎次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白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第一胎最低,随胎次增加繁殖性能提高,至第4~6胎达到高峰,以后逐胎下降。建议长白母猪在产完8胎后立即淘汰,以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嵊县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约克猪、斯格猪3个外来优良品种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嵊县花猪无论是纯繁还是与长白猪、大约克猪杂交,其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至第11胎时仍然较高;长白猪×嵊县花猪、大约克猪×嵊县花猪、斯格猪×嵊县花猪3个杂交组合7-9胎繁殖性能并无显著差异。嵊县花猪与3个外来优良种猪杂交,其产活仔数多、母猪利用年限长等优点都得到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3.
互助八眉猪纯繁与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互助八眉猪利用方向,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对互助八眉猪纯繁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3个外来优良品种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互助八眉猪无论是纯繁还是杂交,其繁殖性能各项指标第2胎至第10胎时仍然较高;3个杂交组合3~6胎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互助八眉猪与3个外来优良猪种杂交,其产仔数多、产活率高、杂交优势明显、母猪利用年限长等优点都能得到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青海八眉猪及其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青海八眉猪(本)以及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八眉猪纯繁时,它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仔数,断奶重,断奶窝重七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以3-6胎较高,长×本组合的7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以3-6胎较高。约×本组合的7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以4-6胎较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EZ猪场2005-2011年7年2万多条配种分娩记录发现,胎次对大白和长白母猪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1-9胎次母猪的受胎率相对比较理想,基本上在90%以上,4-10胎次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相对较高。胎次明显影响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1-5胎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逐渐增加,第4、5胎时总产仔数达到高峰(长白猪为11.49头,大白猪11.62头),长白母猪7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大白母猪9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为提高繁殖性能,EZ猪场的长白母猪以6胎后、大白母猪以8胎后淘汰为宜。  相似文献   

7.
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头胎及6胎之后的仔猪初生窝重(P<0.01)。3月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且11月份初生窝重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长白纯繁母猪在产活仔数方面极显著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在初生窝重方面,大白×长白杂交母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第2胎与3~4胎、第3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该猪场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1~4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配种方式以长白纯繁和大白×长白杂交为宜;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长白×陆川母猪杂交模式下胎次及分娩季节对陆川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华南地区某猪场834窝长白×陆川母猪繁殖模式的产仔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川母猪第1胎产仔数最低,2~6胎龄繁殖性能稳定,第8胎龄繁殖性能达到高峰,从第9胎龄繁殖性能开始有下降趋势,畸形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明显增加。陆川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但夏季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秋季、冬季和春季,可能与陆川猪在华南区域特殊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10.
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对青海互助八眉猪保种场2011年春季八眉猪经产母猪纯繁和杂交的繁殖性能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八眉猪纯繁组显著高于与长白、大白的杂交组(P<0.05);初生重杂交组显著高于八眉纯繁组(P<0.05),初生窝重杂交组虽比纯繁组有所提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重和21日龄窝重杂交组略高于纯繁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和断奶窝重(长白×八眉)组和(大白×八眉)组最高,显著高于八眉猪纯繁组(P<0.05),但(长白×八眉)组与(大白×八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仔数八眉纯繁组略高于各杂交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10):46-49
根据山东正阳牧业有限公司2012年的935头太湖母猪(与配长白猪公猪)1 502个产仔胎次的繁殖记录,分析了太湖母猪不同产仔季节、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太湖母猪的第1胎产活仔数最低,29胎次的产活仔数较高,说明太湖母猪的有效利用年限较长;29胎次的产活仔数较高,说明太湖母猪的有效利用年限较长;28胎次太湖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日龄窝重、断奶窝重均表现良好,而第9胎后其生产水平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不同季节、不同胎次对太湖猪的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将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按不同胎次进行分组,在每组中随机抽取30头母猪生产记录,统计分析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母猪的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重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到第4胎达到高峰,以后随着胎次的增加繁殖性能缓慢下降,呈一定的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中梅山猪保种场中梅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以保种有限公司中梅山猪场3年所测的7个繁殖性状为依据,分析不同年份、利用方式、分娩季节和胎次对中梅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梅山猪1~8胎平均窝产仔数13.61头,产活仔数12.92头,变异系数分别达25.44%和24.08%;中梅山猪4~8胎平均窝产仔数14.76头,产活仔数13.74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80%和23.93%,变异程度均较大。纯繁时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杂交,而杂交后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极显著地高于纯繁(P0.01)。不同季节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中梅山猪4胎时窝产仔数显著高于1~3胎(P0.05),而与4胎后的其他胎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梅山猪繁殖性能好,杂交会降低窝产仔数,4胎时窝产仔数最高,4胎后窝产仔数稳定。  相似文献   

14.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其中胎次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胎次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四川阆中大北农猪场500头二元繁殖母猪(长白作为父本,大白作为母本)的产活仔数、总产仔数等数据进行了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第1~4胎次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第5~7胎次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呈下降趋势,其中第4胎达到最高峰;第1~4胎次的弱仔数、畸形数、木乃伊数和死胎数呈下降趋势,第5~7胎次呈上升趋势,其中第4胎最低。因此,胎次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明显影响,第3~5胎的繁殖性能较好,第4胎繁殖性能最佳,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猪场对第3~5胎二元母猪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生产,合理淘汰高胎次母猪。  相似文献   

15.
提高全群母猪年产仔数的技术指标是年产胎次和胎产仔数,而胎产仔数决定于母猪的排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成活数。因此,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优良品种的无疫病健康猪群十分必要。1提高全群母猪年产仔数的总则1.1选择优良品种种猪购买或繁育生产性能好、繁殖性能好的二元母猪做母本。如美系、法系的长大或大长母猪,经产猪窝产仔数在10~12头。我国地方品种梅山猪产仔数高,经产猪窝产仔数13~15头,梅山猪与长白、大白生产的二元母猪是很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楚丹  陈斌  冉茂良 《中国猪业》2019,14(6):11-15
胎次和配种月份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于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湖南某猪场共计3 636头长白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畸形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弱仔数、死仔数和初生窝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和配种月份对长白二元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从第1胎至第3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逐渐递增趋势,其中,第3胎次最高,3~5胎次繁殖性能趋于稳定;第1胎的死胎数、畸形数、弱仔数最高;第5胎的木乃伊数最高,但畸形数最低。长白二元母猪在每年2—4月的配种繁殖性能最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5—7月。结果表明,长白母猪第2~5胎次繁殖性能较好,且适宜配种月份为2—4月。  相似文献   

17.
以杜洛克、巴克夏为父本,采用陆川猪、莱芜猪、湘西黑猪及圩猪为母本,进行黑猪杂交组合试验,对其杂交组合当胎繁殖性能及后代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屠宰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方品种杂交当胎的产仔数与其杂交父本杜洛克及巴克夏无关,而仅与其本身繁殖性能相关;地方猪种杂交繁育时,较纯繁产仔数有所降低;4个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杂种优势明显,在其父本一致的情况下,其繁殖性能受母本影响较大,即母本繁殖性能高,则其后代繁殖性能也高。杂交后代出现毛色分离现象,即一致性较差,尤其是杂交后代进行横交时,由于其遗传性能不稳定,毛色分离更加突出;杂种猪胴体及肉质性状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重视猪种的选择工作,把选出的优良猪种进行纯繁与杂交,纯繁是为了得到优良猪种,为杂交利用提供最佳的亲本。如世界著名的瘦肉型品种大型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猪的年繁胎数均在2.3窝以上,产仔数18~22头,仔猪成活率95%左右,6...  相似文献   

19.
民猪纯繁与杂交的繁殖性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98 1~ 1985和 1996~ 2 0 0 0年间纯繁与杂交的民猪繁殖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无论纯繁或是杂交 ,民猪的繁殖性能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都有明显的降低。 1981~ 1985年民猪 3~ 8产经母猪纯繁的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为 14 .35和 12 .83,杂交时的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为 14 .70和 12 .94 ,而 1996~ 2 0 0 0年间纯繁时的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为 12 .6 3和 11.39,杂交时的产仔数分别为 13.0 7和 11.96。同一年代纯繁与杂交比较 ,繁殖性能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黄卫平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0):23-23,26
在11个月的试验期内,对加系长白和英系大约克两品种间进行四种选配方式的纯繁和杂交,结果为长白(♂)×约克(♀)的杂交选配方式最优。用长白做父本的组合方式在纯繁和杂交中的繁殖性能及指标都高于约克做父本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